第200章 交口称赞,犯上作乱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做这个官。」
    还有两个月,就到万历年的第三科会试了,也是沈茧今年要参考的一科。
    面对父亲的斥责,沈茧连忙解释道:「大人,我不是这个意思。」
    「只是担忧届时一旦牵涉到百官私产,阻力过大,以致朝局动荡。」
    「大人又才为陛下夺情复起,更唯恐会波及大人。」
    沈鲤脸色这才好看些。
    要是才刚会试,就开始忧心财产的事,那还真不如不考了。
    好在没有长歪。
    他看着儿子,缓缓摇了摇头,语重心长道:「我此次以金都御史巡度田事复起,早就身在局中,还说什麽波及呢?」
    财产公示,重点是财麽?当然不是,重点在于后者,产!
    别看什麽金银珠宝丶布帛珍奇,听起来价值连城,富可敌国,都不过是浮财罢了。
    天下的根基是什麽?是田亩!
    天下之兴在于田亩,天下之乱也在于田亩。
    所谓公示,重头戏就是要落到田亩的确权上一一浮财尚且能藏在地窖里,神不知鬼不觉,田亩却是怎麽都跑不了,总有查到头上的时候。
    度田与确权,本就是一体两面,沈鲤这个金都御史巡度田事,怎麽可能置身事外呢?
    沈茧后知后觉反应过来,面色阴晴不定。
    他欲言又止:「大人—
    沈鲤摆了摆手,打断了他:「会试在即,你的心思应当多放在课业上才是,
    这次再考不上,下一科便再要添一门数算作为门槛,平添波折。」
    本就是生硬地将话题转移,他见儿子还要再说,沈鲤乾脆拿起车厢中的报纸,将头转了过去:「好了,这事至少要议到正月,还未有定论的事,急什麽?
    且到了京城再说。」
    说罢,他便靠着车厢壁,背对沈茧,装模作样翻看起新报来。
    半响之后。
    身后的沈茧也没了动静。
    沈鲤这才放松下来,转而看向手中的报纸,
    自沈鲤两耳不闻窗外事的状态被司马祉打破之后,各社的报纸,他可谓是期期不落。
    袁洪愈的《格物日报》更新最慢,也是最为晦涩。
    当初袁洪愈跟皇帝论道之后,潜心闭关了三年,如今将认识论与实践论相结合,创出了新的格物致知之说,他自称为「后理学」。
    沈鲤每每读到,便觉得有所感悟。
    就像上月的一篇文章,剖解认识论中「事物的联系,是孤立单一还是普遍共存」,直让沈鲤拍案叫绝。
    创立《东林学报》的钱德洪丶薛应旅这些年先后离世,报纸便交到了顾宪成的手里。
    或许是在四川被庶务磨砺数年的缘故,如今的东林学报,脱虚向实,竟然渐渐说起了民生疾苦,家国天下。
    尤其去年的一篇文章,解释所谓家国同构时,引申出所谓「事物发展乃是螺旋上升」的观点,一时令时人所赞叹。
    李春芳所督办的《南直隶日报》创立较晚,但因为有新闻版署背书,可谓是尺度最大的报纸,什麽政事丶黄腔,应有尽有。
    上月时,李春芳还因为调侃了新任应天巡抚孙不扬,被后者报复性地送了一盆盆栽。
    为此,外戚李春芳还多为时人所笑侃阴阳曰,不扬的栽种。
    总而言之,除了喜欢玩一些南直隶各府间地域歧视的恶俗笑话这一缺点外,
    南直隶日报最是诙谐有趣一一嗯,从某种角度而言,这种恶俗笑话,或许也不一定是无意的缺点。
    当然,若是论沈鲤最爱读的,那还是非《日月早报》,也就是俗称的新报莫属。
    兼具趣闻和严肃,文笔与内容并存,涉及到经学丶时政丶趣闻丶杂谈丶实践等方方面面,乃是当之无愧最受欢迎的报纸。
    也是沈鲤现在手上的报纸。
    只有看新报的时候,沈鲤才能感受到大明朝如今百废之下,同样有新芽,正在萌发生机。
    臂如皇帝出巡顺天府后,对一系列弊政的指示,这是新政的生机。
    湖广宗室所经营的汉阳钢铁厂对于炼铁技术的优化,这是宗室营商的生机。
    龙江造船厂所造海运大船的第一次试行,这是海运的生机,
    以及,万历十一年会试,将会增设的一门数学,嗯-—-这就难以苟同了。
    沈鲤不免摇了摇头,也不知道数学有什麽好的。
    不爱看什麽偏偏就有什麽。
    这一版新报正好刊印了一篇数学文章,占据了大量篇幅。
    标题就十分引人注目一一《关于千年以降的数学批判及其未来发展方向》。
    不喜欢归不喜欢,奈何会试即将增设。
    沈鲤也只能捏着鼻子沉下心看起平日通常会略过的数学一版一一免得儿子今年考不上,三年后要用到这些东西。
    这篇文章除了文章题目夺人眼球外,旁边还有一份表彰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