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旗开得胜,嘉谋善政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所谓夏至三庚数头伏,过了夏至,天气便越发燥热起来。
    因为天气炎热,在五月初时,皇帝便从了经筵官所请,经筵暂免。
    并且更定以后经筵,春讲二月十二日起,至五月初二日免;秋讲八月十二日起,至十月初二日免。
    永为定例,不必一一题请。
    换句话说,小皇帝放暑假了。
    可惜,放暑假不是享乐的。
    正因为皇帝停了经筵,内阁请皇帝多去文华殿听政的次数,以及跑来西苑奏对的大臣,都明显变多。
    譬如今日,朱翊钧还在吃午饭的功夫,张居正跟王崇古就已经在承光殿候着了。
    见皇帝进来,二人连忙行礼:“陛下。”
    朱翊钧摆了摆手示意两人起身。
    施施然坐到御案后,歇了一口气才开口道:“元辅与王阁老来得急,是有什么要事?”
    两人对视一眼,张居正颔首示意王崇古先行奏对。
    后者从善如流,上前一步。
    王崇古入阁之后,颇有些意气风发。
    一身边塞气质,都略微沉淀了些许,显得老练稳重了不少。
    他面露笑意,高声贺道:“陛下!大捷!”
    朱翊钧立刻反应过来,开口问道:“是朵颜卫再度犯边了?有何战果!?”
    语气之间,不乏惊喜。
    王崇古对皇帝玲珑心思见怪不怪,挑着紧要地方,将事情禀报了一遍。
    朱翊钧认真听着王崇古说话,不时颔首。
    五月初,朵颜卫的使者回去之后,将消息也带回了部落。
    朝廷虽是封赏了朵颜卫,却是封赏的名义上的酋首长昂。
    并未封赏朵颜卫如今的实权人物,董狐狸。
    这也就是罢了,朝廷还是封赏的银两。
    至于粮食、布匹之类,一概也无——想要粮食,需得长昂出面,向大明朝边镇购入。
    事权就是权势,长昂借着这个由头,便开始拉拢部族长老,收服人心。
    董狐狸自然不会坐视。
    此时,董狐狸主动向大明朝靠拢,也未尝不是一条出路。
    但他选择了另一个方向——那就是对外战争,来转移内部矛盾。
    古老的手段却经久不衰,正是因为,其效果几乎如同客观规律一般,从来没有失效过。
    游牧民族稳固权势最好的方式,自然是一场成功的劫掠。
    无论是人口,还是粮食、粗盐。
    只要劫掠成功,在部族中的声望地位便水涨船高。
    内部威胁,也不攻自破。
    可惜,董狐狸算盘打得好,运气却不好。
    这一次犯边,他正好遇到了守株待兔,戒备十足的戚继光。
    王崇古还在眉飞色舞:“董狐狸达贼四千馀骑,从潘家口、龙井关等二路入犯,正好撞上了戚继光。”
    “此一役,边军斩敌三百余,伤贼无算,鞑酋折可鲁兰勒授首!董狐狸仓皇逃遁!”
    潘家口、龙井关?
    朱翊钧一怔,有些出乎他的意料。
    他怎么记得……历史上董狐狸是从界岭、桃林犯境的。
    他此前还特意嘱咐此处加强兵备。
    想到这里,朱翊钧突然反应过来——合着自己好像是刻舟求剑了!
    都特意增兵了,人家斥候又不是傻的。
    朱翊钧有些尴尬地摸了摸鼻子,还好外人不知道。
    心中也暗暗给自己提了一个醒。
    水无常形,兵无常势。
    自己生在和平年代,哪里懂什么打仗。
    尤其涉及到兵事,历史上的事,也未必做得准。
    既然不懂,还是不要搞什么微操了,不然容易变成常凯申。
    除了信任戚继光这等宿将,在庙堂上给予其支持外,更应该依靠国朝深厚的积累,用煌煌大势碾压敌方。
    朱翊钧深吸一口气。
    吾日三省吾身呐。
    王崇古不知道皇帝在想什么,仍然一板一眼禀报着这一战的详情。
    说到最后,他便开始请功:“内阁与兵部以为,此战发纵指示者、破敌冲锋者、同事驰驱者,遥为声援者,均当论叙。”
    “尤推总理戚继光,兵备徐学古为首功。”
    打了胜仗不论功行赏,是没有战斗力的。
    至于验证复核,自然由兵部跟御史去做。
    朱翊钧自然没有不同意的道理,欣然从之:“可!”
    当然,王崇古此来,也不是单为了请功这等小事的。
    他顿了顿,又开口道:“陛下,此战之后,颇有些影响。”
    “听闻,长昂如今被董狐狸软禁了起来。”
    “而朵颜卫首领,夷酋兀鲁思罕、夷妇伯颜主赖宣谕,将原掳大明人口送还,并绑缚造孽部落伯颜阿都赤二名进献,乞宥罪复通贡赏。”
    “兵部以为,事情在两可之间,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