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4章 夜深窥人,海船难成!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他的心中虽然充满了不甘和遗憾,但他的面容却依然保持着冷静和坚定。
    行进中,他不时回头望向魏军粮寨的方向,那里的火光渐渐远去,但那份不甘与决心却在他心中愈发强烈。
    这次的撤退只是暂时的,真正的战斗才刚刚开始。
    他要带领这些九江郡士族子弟,证明给世人看,即使是最不起眼的星星,也能在夜空中绽放出最耀眼的光芒。
    荣华富贵,建功立业!
    吾辈自能取之!
    寒风凛冽,吹得战旗猎猎作响,士兵们的呼吸声与脚步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曲独特的行军乐章。
    胡遵骑在马上,眉头紧锁,目光如炬,不时抬头望向天空,似乎在寻找着什么线索。
    半个时辰过去了,他们已悄然抵达粮寨外围,然而,除了呼啸的风声,四周一片寂静,没有丝毫汉军的踪迹。
    “将军,当真有汉军来夜袭破寨?”副将忍不住上前,低声问道。
    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不安,毕竟,在这寒冷的夜晚等待未知的敌人,对任何人来说都是一种考验。
    胡遵冷哼一声,嘴角勾起一抹复杂的笑意。
    “看来今日是间军司对我的考验。”
    他的话语中带着几分无奈和自嘲。
    “夜袭破寨是假的,当然,也不一定是假的。若是我不发兵,他便真的去火烧粮寨了。哎~这是阳谋啊!”
    他的眼神深邃,仿佛能穿透夜色,直视那背后的阴谋。
    原来,胡遵原本策划了一场诈降之计,意图诱使汉军深入,然后给与致命一击。
    然而,汉军似乎提前察觉,用一个虚假的夜袭计划,不仅迫使胡遵不得不分兵防守,还巧妙地化解了他的诈降阴谋。
    这一手,让胡遵不得不佩服对方的智谋。
    “那现在我等该如何?”副将的声音里透露出一丝焦急,显然,这样的局面让他感到棘手。
    胡遵沉思片刻,眼中闪过一抹决绝。
    “当即让大将军除掉寿春城中我们已经掌握的那几个间军司探子。”
    这场较量已经不仅仅局限于战场上的刀光剑影,更是一场情报与智谋的较量。
    只有先拔除内患,才能安心对外。
    命令迅速传达下去,胡遵的部队开始行动起来,一部分人继续严密监视粮寨周围,以防万一;另一部分人则悄悄返回,准备执行那个冷酷而必要的任务。
    胡遵自己,则留在原地,凝视着夜空,心中五味杂陈。
    片刻之后,心心中不甘心的他,还是回到寿春城中,他要亲自问一问那些间军司探子。
    否则他心里的这口气,就舒缓不了。
    命令迅速传达下去,胡遵派出一队精锐士兵,悄然前往寿春城,目标直指那些已被掌握的间军司探子的住所。
    然而,当魏军士兵破门而入时,却惊讶地发现,这些住所内空无一人,只有几封遗留在桌上的信件,仿佛在嘲笑着他们的徒劳无功。
    胡遵闻讯后,立刻赶到了现场。
    他拿起其中一封信件,手指微微颤抖地撕开信封,抽出里面的信纸。
    只见信件中的内容:
    胡遵汝者,诈降之计,实乃不知好歹之举。昔日予你之良机,汝未把握,日后便唯有死路一条耳。至于寿春城中吾之探子,你不必徒劳寻觅,即便寻遍天涯海角,亦难觅其踪。即便侥幸得其一,尚有第二、第三个待命。
    今予汝一线生机,若汝能自派兵马,火烧粮寨,以示诚意,则今夜之事,吾便可当做未曾发生。否则,待寿春城破之日,便是你胡遵丧命之时,悔之晚矣。
    望汝深思熟虑,勿再行差踏错,以免招致不测之祸。言尽于此,好自为之。”
    胡遵阅罢此信,脸色顿时变得通红,咬牙切齿,心中怒火中烧。、他万万没有想到,自己精心策划的诈降之计,竟然被对方轻易识破,并且还反将一军,让他陷入了如此尴尬的境地。
    “这些该死的探子,竟然如此狡猾!”胡遵怒不可遏,他感觉自己仿佛被一只无形的手所操控,每一步都落入了对方的算计之中。
    然而,他也明白,此时并不是发怒的时候。
    他必须冷静下来,重新分析局势,找出对方的破绽,才能扭转这场战局的败局。
    “自派兵马火烧粮寨?”
    “哼,我胡遵岂是贪生怕死之辈?”他心中暗自思量。
    “我宁愿战死沙场,也不愿受这等屈辱!”
    然而,他也清楚,自己的性命并不仅仅属于自己,还属于魏军,属于大魏。
    他不能因一时的意气用事,而置大局于不顾。
    “罢了,罢了。”胡遵最终长叹一声,做出了决定。
    “我且先忍下这口恶气,待日后有机会,再与这些探子算总账!”
    翌日清晨,建业城边,大江水势汹涌澎湃,仿佛带着无尽的威势,拍打着岸边。
    而在码头边上,三艘巨大的船只已经建造完毕,它们矗立在那里,即便是与寻常的楼船相比,也显得相形见绌,宛如巨人一般。即便是艨艟巨舰,在它们面前也显得像是个小孩子。
    刘禅今日亲临海船建造之地巡视。
    他身穿龙袍,步履稳健地走在码头上,目光锐利地扫视着眼前的一切。
    当他看到那些负责建造海船的工匠时,工匠们纷纷大喊“万岁”,声音响彻云霄。
    刘禅微笑着摆了摆手,示意他们不必多礼。
    他走近一位老船匠,这位老船匠面容沧桑,双手布满了岁月的痕迹,但眼神中却透露着一种坚定和执着。
    “这么多日子过去了,才造了三艘海船?”刘禅的声音中带着一丝不悦。
    “限期之内,你们可否完成建造任务?”
    老船匠闻言,脸上露出迟疑之色。
    他抬头看了刘禅一眼,然后低下头,缓缓说道:“二十艘的话,恐怕有难度。主要是做龙骨的木材难寻啊!在海中行船,若是无上好木材做龙骨,几个大浪拍过来,船就散架了。”
    刘禅脸上的笑容顿时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抹凝重。
    他深知造船之不易,更明白龙骨对于一艘船的重要性。没有好的龙骨,船只就如同没有灵魂的躯壳,无法抵御大海的汹涌。
    他沉默片刻,然后深深地看了一眼老船匠,说道:“朕明白你的难处,但我大汉需要这些海船。你务必要想尽一切办法,找到适合的木材,完成建造任务。时间紧迫,不能再有丝毫的耽搁了。”
    “实在不行,便将河船改造一二,看是否能够入海?”
    “这个.”
    老船匠愣了一下,说道:“河船便是改造了,在海中行驶,极有可能船毁人亡。”
    “龙骨难寻,朕让各郡官吏寻找可用木材,得一根龙骨,赏钱百万,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朕倒是不信了,区区二十艘海船,还建造不出来?”
    老船匠闻言,眼中闪过一丝坚定。
    他点了点头,说道:“陛下如此重视此事,我等定当竭尽全力,为陛下建造出最好的海船!”
    洛阳间军司消息,曹丕的身子已经是一日不如一日了。
    或许在曹丕驾崩的时候,便是开启战端的时候。
    趁你病,要你命。
    灭国之战,可不需要讲什么仁义道德。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