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归律庭’,凡愿执笔为证、开口为誓者,请赴此地集合。我们将以和平之姿,行守护之实。若彼以刀剑相加,我们亦不退一步。”
响应者如潮。
老兵来了,带着锈迹斑斑的战旗;医师来了,携着记载瘟疫年间真相的医案;诗人来了,怀抱写满禁诗的竹简;就连曾参与清剿的士兵,也有数百人倒戈而来,跪地忏悔:“我们烧错了房子,杀错了人……但现在,我们想做对的事。”
七日内,十万民众汇聚记归镇,组成“忆卫军”??不持利器,不披铠甲,每人手中仅握一本《拾忆录》,肩扛一面铭牌。
敌军压境之日,双方列阵于平原。
对面统帅策马上前,怒斥:“伊凡!你煽动民心,扰乱秩序,罪无可赦!”
伊凡缓步出列,手中无兵,唯有陶壶一只。
“你说的‘秩序’,是晨星议会屠杀贤者的秩序吗?”他声音不高,却清晰传至每一名士兵耳中,“是强迫百姓忘记亲人的秩序吗?是让母亲不敢提儿子名字、妻子羞于念丈夫姓氏的秩序吗?”
他举起陶壶:“我手中的茶,是归春使留下的最后一味。它不杀人,不夺权,不征税。它只做一件事??提醒人们:你们曾经爱过,被爱过,活过,痛过。这样的‘暴政’,你要剿灭吗?”
万名忆卫军齐声应和:“我们要记住!”
声浪滚滚,撼动天地。
就在此刻,天空裂开一道缝隙,七十二颗遗魂之星同时闪耀,降下无数光点,落在每一本《拾忆录》之上。书页自行翻动,浮现出从未记载的内容??某年某月某日,谁在哪座城签下效忠契约,谁为保护孩童挡下利刃,谁在深夜偷偷掩埋无名尸骨……
敌军阵中,一名年轻士兵突然扔下长矛,痛哭失声:“我想起来了……我爹不是叛徒……他是为救人才被处死的……”
一人动摇,百人跟随。
整支军队开始崩溃。不是败于武力,而是败于记忆的觉醒。
统帅咆哮着下令冲锋,可无人举剑。最终,他孤身冲来,却被一道碧绿火焰拦住??少女横笛而立,玉笛奏响《安魂调》,旋律所及之处,黑影消散,人心澄明。
他跪下了。
不只是他,三千铁骑尽数下马,摘盔卸甲。
战争,以最不可思议的方式结束。
战后,拾光会召开大会,提议拥立伊凡为“记忆之主”,统领诸域。
他拒绝了。
“权力易腐,记忆却需自由生长。”他说,“我不属于任何高位,我只属于这条路。只要还有一个地方忘记,我就必须走下去。”
于是,他又一次离去。
带着陶壶、玉笛与弟弟,行走于山野之间。
春夏秋冬,寒来暑往。
十年后,青梧界的老桃树终于开花。
粉白花瓣随风飘落,覆盖那口古井,拂过“待君”之砖。归春使的残念最后一次显现,她望着盛开的庭院,轻声道:“茶凉了也没关系,只要人心还热着,就足够了。”
然后,她的身影化作点点荧光,融入春风,消散于天际。
伊凡站在树下,仰头看花。
洛言走来,递上一杯新沏的茶。
“她说得对。”少年笑着说,“我们不需要神龛,不需要雕像。只要每年春天有人记得来栽一棵树,来烧一壶茶,来讲一个故事……她就从未离开。”
伊凡接过茶,轻啜一口。
苦尽甘来。
他知道,这场漫长的回家之旅,终于走到了可以歇脚的地方。
但他也知道,只要世间仍有遗忘,便无人真正到家。
所以他会继续走。
守着这一份秩序??不是统治的律法,而是人心深处,对真实与爱的坚守。
风起时,幡旗猎猎作响。
上面八个大字,依旧清晰可见:
**“信者前行,疑者静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