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贾诩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执金吾衙门。
    偏厅。
    堂上,李桓大马金刀的跪坐在位置上,不适应这种坐姿,又累又不舒服,但是他还不想去改变,得入乡随俗,等到什么时候自己能改变的时候,他会第一时间改变这种不舒服的坐姿。
    堂下,毕恭毕敬的站着是一个年纪不小,甚至看起来有些体态苍老的中年人。
    “你是贾诩?”李桓的目光很尖锐,仿佛想要看透这个中年人,他以为的贾诩,应该是三十来岁的,但是没想到是一个四五十岁的老头了。
    他能从历史书上翻到了,在汉末三国的整个时代而言,风起云涌,越乱越是能体现个人价值,一场场的大战,让一个个的武将,谋士,脱颖而出。
    谋士者,文能安朝廷之政,智能运筹帷幄决战千里之外。
    谋士不少。
    但是大谋士就不多了,那都是卧龙冢虎级别,能在历史上留下自己的名字,每一个都是战功赫赫的。
    而整个西凉出的武将数不胜数,前期来说,西凉武将占了天下半壁,后期还有马超这等五虎上将级别的武将扬名立万,但是谋士,却少之又少。
    因为西凉是一个荒凉贫瘠的地方,读书人那是万里挑一了,除了一些地方豪族能培养出一些读书人,寒门之中,能出读书人的,是屈指可数。
    而大谋士级别了,就出了两个名留青史的。
    一个是李儒,李文忧。
    一个就是贾诩,贾文和。
    李儒是少年就闯出了名头,在西凉名声本来就不菲,只是他随着董卓的崛起而风光,又随着董卓的覆灭而销声匿迹。
    董卓之后,有人说他死了。
    也有人说他隐姓埋名了。
    反正汉末的军阀争斗,他亲自拉开了这个开端,但是开端之后,就再也没有他的消息了,他是汉末三国这个大乱世大时代之中,冒头最快的一个谋士,也是第一个陨落的。
    而西凉的另外一个大谋士。
    就是贾诩,贾文和。
    贾诩和李儒不一样,贾诩是一个大器晚成的代表,他少年无名,读书本就艰难,靠着东拉西扯的关系,举孝廉,出仕途,从小官吏开始做起,有点随波逐流的感觉,上半生是寂寂无名的。
    他第一次登上天下的舞台,是在董卓死了之后,他给西凉军阀们出谋划策,攻破长安。
    但是事实上,他也没有受到重用,坐拥长安的李傕郭汜,都没有重用他。
    最后他还只是跟着张济。
    张济死了之后,就跟着张济的侄子张绣。
    而让一代枭雄曹操兵败宛城,丢了自己最勇猛的大将,丢了自己的儿子,丢了自己的侄子,就是他功成名就的开始。
    算计曹操不算本事。
    算计完曹操之后,还能投靠曹操,从而得到重用。
    他也闯下了一个名头。
    毒士。
    还有,他有西凉人都没有的一个优势,活得长久,现在的他看起来,和董卓的年岁都差不多了多少,但是他能活,活到了七十七岁,绝对是这个时代的长寿。
    …………
    “武威贾诩,拜见使君!”堂下,贾诩微微的躬身行礼,语气顿挫有节奏,不卑不亢的,他今天见过一次李桓了,本以为要失望了,但是没想到,再一次被召见了。
    “你南下投奔我而来,是牛辅的命令,还是你自己的意愿?”李桓的问题很直接的。
    “我是自己愿意的!”
    贾诩小心翼翼的打量了一眼李桓,想要揣摩一下李桓的心思,但是摸不出什么来了,想了想,心里面就有了主意了,他拱手说道:“牛辅将军在营中挑选读书人南下协助使君治理长安,我自动请缨南下!”
    “你是牛将军麾下的讨虏校尉,按道理来说,牛将军现在手握河东,正准备征讨白波谷,前途无量,你为什么要离开河东,来追随我呢?”李桓眸子划过一抹明亮的光芒,一闪而逝,很快就凭平静下来了,淡淡的问。
    送上门来的,能让人高兴,但是也让人有些戒备,因为人,都是对天上掉下来的馅饼充满戒备的。
    “牛将军更喜欢主动一些的,勇武作战的校尉,而我……”贾诩低沉的说道:“我更喜欢坐着不动!”
    “坐着不动?那就是运筹帷幄!”李桓眯眼,试探的问。
    “没这本事,自保而已!”贾诩却摇头:“我没有练兵的本事,更没有带兵的本事,所以自保已经是极限了,这校尉也是一步步熬出来的,没有什么战绩!”
    “明哲保身?”李桓又换了一个词。
    “留有用之身,方能做有用之事!”贾诩咬咬牙,他知道他的这种风格,和整个西凉都是格格不入了,西凉将,勇猛好战,在战场上杀出来的地位。
    “好好一个读书人,为什么要领兵?”
    李桓叹气,又问。
    他觉得贾诩这半辈子都没什么成就,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