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这个世界从来不曾完美,更不存在永善。
有一种勇气,就是在看清自己的不完美,认识到生活的无可奈何之后,依然能够积极面对,不退缩,不逃避。
这是一种坚韧的精神状态,也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
所谓的恶魔,就是针对人性之中的弱点进行放大,针对生活中的不如意进行激化,引导人走向极端的东西。
纳垢在平衡的时候呈现出的是生命和博爱,可一旦走极端就变成了疾病传播和绝望毁灭的溃烂。
恐虐在平衡的时候呈现出的是勇气和荣誉,可一旦走极端就变成了残暴杀戮和无法停息的战争。
奸奇在平衡的时候呈现出的是智慧和探索,可一旦走极端就变成了卑鄙阴谋和永无止境的变化。
色孽在平衡的时候呈现出的是艺术和优雅,可一旦走极端就变成了无耻放荡和肆无忌惮的猎奇。
这次面对的敌人是色孽恶魔,它们没有远程攻击,从战术上来说更好对付,但从心理上来说,却比其他几种恶魔更加难缠。因为这种心理上的侵蚀,悄无声息,又无处不在。
这次战斗结束之后,尹青松从被俘的娜塔莉.守秘者身上获得了许多关键情报,还复制了对方几个光环和技能,尤其是“自恋之味”、甜蜜忧伤”这两个光环,一旦装备,敌人对你的伤害,非但不会觉得疼痛,反而会有种酥酥麻麻,愉快升天的感觉。
伤的越重,愉快的感觉越强烈!
这也是色孽派系的恶魔们不喜欢远程攻击,反而都穿着轻薄的铠甲与人肉搏的原因----不怕受伤,还蛮舒服呢,死了又能复活。这简直就是瓦尔哈拉的待遇。
所以,要不要将光环使用上?
经过一番思索之后,尹青松选择了放弃。
因为受伤、痛苦固然会增加战士们的压力,但也让他们所有“敬畏”。一旦将受伤、痛苦变成一种“快乐”,那这样的部队在前期可能因为“安慰剂”的刺激而战斗力爆棚,但长期看必然走向极端,战斗力衰落。
就拿“安慰剂”在军中使用的历史来说。
自从人类开始有战争以来,将军们就一直头疼一个事情:如何让士兵在平时冷静镇定,在作战时又悍不畏死?受伤了还甘之如饴?
最早,有人尝试用酒精。
比如开战前喝一碗壮行酒,酒精可以干扰神经系统,使个人处在异常兴奋的状态,从而显得无所畏惧、奋勇直前。这也是军中壮士多饮酒,甚至酗酒成风的原因。
但是,酒精这东西起效慢、持续时间短、影响肢体反应速度,喝多了还容易发酒疯、成瘾。从古代很早就有人意识到它的危害,下令军中禁酒。
只是成效不佳。甚至在某一个阶段,军中都以能不能喝酒作为提拔的一个标准,为此喝死的将领不计其数。
之后,有人发现了牙片。
满清贵族没事吸一口。八旗子弟和绿营将领也是双枪在手,一手花枪,一手烟枪,打仗之前吸一口,精神抖擞,天老大他老二,见人杀人,见佛杀佛。结果数年后都成了痨病鬼,花枪耍不动,只能躺在炕上抽烟枪,遇到英法联军逃的比兔子还快。
再然后,有人发现了大嘛。
1879年,英国军队在南非和当地祖鲁人爆发激战,在伊散德尔瓦纳战役中,上万名祖鲁战士冒着英军的弹雨,悍不畏死地冲锋。1300名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英军,居然被拿着短矛盾牌的祖鲁武士全灭了!
打遍天下无敌手、手持热兵器的英军为何会败给非洲的祖鲁人?
英军期初怎么也想不明白,后来经过调查,英军发现了祖鲁人的勇气来源——非洲野生大嘛。祖鲁战士在作战前,都服用了草药、酒、大麻配置成的止痛药,服药后瞬间化身无畏战士,这才能无所畏惧、前仆后继地冲杀向英国军队。
知道了来源就好说了,英军也开始尝试使用这种野生大麻来作为“安慰剂”,就这样,西方也踏上了嗑药、再嗑药、不停嗑药的道路。
一战时,英国人发明了口卡因。
这是一种用口卡因和可乐果混合制成了“急行军药片”,据说服用后会非常镇定,毫无畏惧,并且还能有效消除疲劳。英军在堑壕战冲锋时,往往要求士兵服用这种药片来增加勇气。这种药物一经推出不但受到了军队指挥官的肯定,甚至在民间市场也很受欢迎。当时英国伦敦不少药店都会出售含有“急行军药片”的医疗包,很多女性都疯狂抢购,然后寄给他们在前线的男友、丈夫或者儿子。
二战时,德国人发明了兵毒。
1938年,德国发明了一种甲基苯丙胺药物,这个名字相当拗口,所以很多人简单称呼它为——兵毒!
甲基苯丙胺相对用口卡因制成的“急行军药片”可谓更加先进,服用后,对动作敏捷性毫无影响,不会有恍惚的感觉,夜晚服用警觉性提高,更加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