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华夷之辨(二)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屋,安居乐业。自己即便没有改变历史大势,但是至少改变了城池周边这些人的命运。
    “大人,乞活军内乱,非我本意。”
    石勒登上城头,双手抱拳,单膝跪地进行自辩。他不在乎其他人的看法,甚至对刘渊父子也毫无忠诚,但面对救他于危难,又教授他本领的城主,他却非常担心对方的误会。
    “你可还记得我说过的话,何为华夏?”
    尹青松没有回头,只是轻声问道。
    “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以礼仪治天下,则为华夏。”
    石勒这些年从未放弃过汉家学习,对六年前城主的话记忆犹新。
    “那你是华夏人,还是夷狄?”
    尹青松再问。
    “大人曾经说过,用夷礼则夷之,夷而进于中国则中国之。只要说汉话,守汉礼,尊汉典,便可视为汉人,只要尊华夏礼仪,讲德、忠、孝、节、义,便是华夏子民,我自是华夏人!”
    石勒斩钉截铁的说道。
    “记住今天的话,华夏之礼一失则为夷狄,再失则为禽兽。莫要让自己堕为夷狄,更不要滑落为禽兽。”
    尹青松把这句话曾经告诫司马腾的话又再次告诫石勒,希望他能牢记。
    “大人放心,此言,我必时刻谨记在心。”
    石勒闻听此言,明白自己已经获得谅解,再次叩首感谢。
    “把冉隆放回吧,乞活军只剩下这一个军帅了,得给他们留一支香火。”
    “是。”
    石勒满意离开,他得了尹青松默许,开始围绕顺德城打造自己的都城。还将自己的亲眷和部族亲眷迁居于此。
    “大人,石勒非池中物,有帝王之姿。任由他如此发展,好吗?”
    张角问道。
    “不然呢?杀他容易,可又有谁能保证做的比他还好?”
    尹青松有些无奈道。
    张角也是无语,乞活军的那些军帅各个不争气,私心太重,被石勒各个击破,根本没有能挑起大梁的人选。
    尹青松长叹一声,道:“华夏民族文化兼容并蓄,重建能力更是无人能出其右,只要保持文化不断绝,再给他们几十年和平环境,被八王之乱祸害的中原百姓迟早还会繁衍兴盛起来。
    一个民族最怕的不是伤亡,而是文化灭绝,若是连文字都消失了,传承都断绝了,脊梁骨也断了,即便人种还是那群人,与灭亡又有何异呢?
    存地失人,人地两失;存人失地,人地两全。只要人还在,江山就摆在这里。一切都有可能。”
    话音刚落,景色又变成黑白,尹青松无语之极。
    313年,石勒定都顺德,发展经济,安抚百姓。乞活军在冉隆和其子冉良带领下加入赵军,张宾和君子营众人也加入石勒势力,担任各级官员,让石勒势力暴涨。
    315年,石勒、张宾出兵幽州,击败刺史王浚,刘汉第二任皇帝刘聪任命石勒为大都督、骠骑大将军、东单于;
    318年,刘聪病死,太子刘粲继位,不久便被外戚靳准所杀,靳准自称汉天王。石勒进京勤王,击败叛军,羌羯四万多人向石勒投降,进爵为赵公。
    319年,刘聪之弟刘曜在赤壁即位为帝,改汉之国号为赵。任命石勒为大将军。石勒大怒,斥责刘曜数典忘祖,随即自立赵国,自命赵王。
    刘曜的前赵与石勒的后赵展开十年厮杀。
    329年,石勒在洛阳之战,大败前赵,生擒刘曜。继续西征,攻克长安,灭亡前赵,氐王苻洪、羌人首领姚戈仲闻风来降。
    至此,除关外前凉张氏、代北鲜卑拓跋氏、辽西慕容鲜卑三个政权外,后赵一统整个北方。
    330年,已经57岁的石勒觉得自己的成就,足以称帝。惯例进城祭拜城主大人的雕像,请求神启。
    他已经定都顺德18年了,虽然年年入城拜见,都不见大人踪迹,却依然未曾怠慢。不见城主,便在中心广场的雕像前焚香祭拜,仍无所应。
    久在上位的石勒再也无法忍受这种无视,怒道:“大人,我一直遵从您的教导,以汉立国,以太平道为国教,人丁兴旺,国力强盛,国土面积东至大海、西至凤翔,北至代郡,南至长江,人口已超千万。而那晋朝仍在内乱之中,数次口喊北伐,却越发畏缩不前,偏安江南,没有丝毫进取之心。我为何不能称帝?只因我的胡人身份么?您为何不能给我回应?”
    焚香青烟袅袅,现场无人作答。
    石勒愤怒而归。
    330年,二月,石勒称大赵天王,行皇帝事,立妃刘氏为王后,世子石弘为太子,并设立百官,分封一众宗室。九月,石勒正式称帝,大赦天下,改元建平,追尊其高祖以下庙谥,并立刘氏为皇后,太子石弘为皇太子。
    331年,迁都邺城,营建新宫作为新的都城。众多大臣极力反对,石勒坚决不纳。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