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章 花径不曾缘客扫(最后一天,求月票!)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习”今天的采访。
    这里的文化沙龙,已经来过了贾樟柯、梁晓声、西川……可面对今天的这位采访对象,徐知远却始终隐隐有种不安感。
    虽然这个人是自己的燕大学弟,自己也是通过这层关系请到了他,但他在面对采访时的强势却是有目共睹的,几乎没有一次采访,不是被他牵着鼻子走。
    所有试图用话术或者技巧控制他发言方向的采访者,最后都会反过来变成他陈述观点的工具人。
    徐知远甚至不敢提前放出自己将要在书店采访他的消息,就是害怕他的书迷把这里变成了追星会现场。
    对这个学弟,徐知远的态度也很复杂。
    一方面,他拥有徐知远认同的所有精英知识分子的素质,也有着魔术师一样的文学技巧,写出的书堪称上下两代中国作家的翘楚。
    另一方面,他也有着徐知远深感遗憾、惋惜的世俗与精明,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浪费在徐知远认为没有价值的商业活动、流行写作和舆论骂战上。
    徐知远最后又想起了自己崇拜的作家李敖经常引用的孟子的一句话:“虽千万人吾往矣。”顿时内心又充满了勇气。
    何况他还有一个帮手。
    在单向街书店里,一个20多岁的清瘦女子,正站在书架前漫无目的用目光逡巡书脊上的文字,却没有抽出任何一本来来阅读。
    这里没有教辅,也没有心灵鸡汤,而是一大堆由书店那个理想主义者的老板挑选出来的“经典”。
    其他书店里很难找到的冷门文学、哲学和历史图书,在这里的书架上却比比皆是。所以即使偏僻,每到周末,书店也会来不少从燕京各个角落奔赴而来的“文艺青年”们。
    上个月,她刚刚在单向街书店外的小广场上,进行了一场文化沙龙,主题是“我的写作”。
    这个月,徐知远又问她有没有兴趣来参加另一个人的沙龙。这个人,恰恰是她几年来一直回避的对象。
    即使这个人身上,有着和她类似的标签。
    不一会儿,她的目光就驻留在一道深蓝色的书脊上,上面是白色的三个大字:逐星者。
    这是那个人的书,她伸出手,犹豫再三,有些想抽出来,又有些不太敢。她知道这本书可能写得很好,但是毕竟她已经忍了2年多,不去看他的作品。
    尤其是在她获得了“2004年华语传媒文学潜力新人大奖”以后,更是一度成为媒体的众矢之的,认为她的获奖是那个人与南方系决裂以后的替代品。
    如果那个人从此以后沉寂下去也就罢了,偏偏那个人不仅十分活跃,而且引发巨大反响的作品更是一部接着一部,越发把自己当年领取的“大奖”,衬托得像个笑话。
    可当时自己也只是20出头的小姑娘啊!哪里知道这背后的弯弯绕绕?
    “你是张越然吗?”一个声音在她身边响起,她转头望去,是一个大学生模样的女生,惊喜地看着她:“你真的是张越然?!我喜欢你好久了!”
    张越然腼腆地笑了笑。自己被读者认出来,虽然不常见,但也偶有发生,所以她已经很有经验了——将手指放在唇边轻轻做了个“嘘”的手势,示意对方不要打扰到其他读者。
    女生明白了她的意思,虽然激动得小蹦了两下,但还是把声音压低了:“越然姐,你怎么会在这里?”
    张越然轻声道:“下午我在这里有个活动,所以提前来了。”
    女生期待地道:“是你的沙龙吗?上个月那场我有事错过了,这次终于赶上啦!你要讲什么?”
    张越然微笑着摇摇头,道:“主讲人不是我,我只是嘉宾。”
    女生好奇道:“能让你来做嘉宾?那是谁?怎么没有预告啊?”
    张越然犹豫了一下,没有直接回答,而是把手指向了刚刚让自己欲看还拒的。
    女生顺着她手指的方向,看到了《逐星者》,也看到了作者“张潮”的名字。
    女生的表情瞬间就从“惊喜”升级成了“狂热”,好不容易才压制住放声惊呼的冲动,过了好一会儿才轻拍胸口平复了内心的激动,然后用难以置信的声调向张越然确认道:“是真的吗?”
    张越然看着女生的神情,虽然已经有准备,还是难免泛起一丝嫉妒,不过表情上依旧云淡风气,回答道:“是真的。”
    女生先捂住嘴,继续控制自己不要惊叫出声,好一会儿才道:“天哪,你们两个竟然要同台对话了?我不是做梦吧?”
    这下轮到张越然疑惑了,问道:“我们两个的书,你都喜欢吗?”
    女生小鸡啄米般连连点头,道:“当然啦!你的凄美又浪漫,语言美得不成样子,对人物内心的刻画真的好细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90章花径不曾缘客扫(最后一天,求月票!)(第2/2页)
    他呢,风格多变,但总是有种冷峻、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