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轩然大波(三章合一,有点长,求月票!)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陆金波也松了口气,这都自己当年成名的时候被问烂的问题了,应付起来自然很从容:“李寻欢是古龙笔下的大侠,号称‘小李飞刀’,他是我最喜欢的武侠人物。
    当初用‘李寻欢’做我的网络ID,其实就是为了表明……”
    双方你来我往几个回合以后,终于渐入佳境。忽然听到垂花门外的一进院传来一阵惊呼和喝彩声,两人面面相觑,白岩松笑道:“看来张潮的观点,不少人都赞同。”
    陆金波连忙道:“其实我刚刚在旁边也听得心潮澎湃,好像内心那颗早就熄灭的火种又被点燃了。”
    白岩松道:“张潮拒绝与马悦然院士会面,对你来说意外吗?或者说,是不是一种打击?毕竟我们知道马悦然院士的推荐,往往意味着作者或者作品会一跃成为文坛的热点话题。”
    陆金波露出一个非常职业的笑容道:“是一个意外,但不是一种打击——甚至可以这么说,听过张潮的表态以后,已经成为一种鼓舞。
    他让我相信中国文学的希望永远在年轻的作者手上,他的新就是一部践行了他创作理念的作品——用中国人的笔,写中国人的故事。
    哪怕这个故事大部分时候发生在美国,但却不是西方文化凝视下的产物,而是文学自觉、文化独立的代表。我相信,只有中国人才能真正读懂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44章轩然大波(三章合一,有点长,求月票!)(第2/2页)
    反过来,读懂它,也就读懂了中国人。”
    白岩松好奇地问道:“大部分时候发生在美国?这部越来越让我感到期待了……大概什么时候能出版呢?”
    陆金波胸有成竹地道:“下个月,下个月就与全国读者见面!”
    此时是九月初,对一部长篇来说,一个多月的出版时间是非常紧迫的,但是陆金波绝不允许自己错过这一波热潮。
    尤其是下个月张潮还要去日本,他有预感,张潮一定会再给自己一个“惊喜”。
    不过陆金波始终没有透露书名是什么——这也是所有编辑昨天试读会前签的一份保密协议里的要求。
    毕竟盗版太厉害了,知道了张潮新书的名字,别说一个月了,估计一星期后所有书摊都会摆上《原乡》,还会注明——「张潮新著」,或者「张潮大著」。
    两人又聊了一会儿,采访就顺利结束了。
    直到CCTV的人收拾好器材走人,陆金波脑子还有点晕乎乎的,一时间都无法消化这一早上的波澜起伏。
    张潮走进院子里,陆金波还愣愣地坐在石榴树下,一言不发的样子。张潮不禁纳闷,上前问道:“陆总……陆总……你怎么了?”
    陆金波这才回过神来,看到张潮,眼皮止不住地猛跳,良久才感慨道:“其实,你也可以昨天和我说的,何必瞒我到早上?”
    张潮笑道:“昨天不是看您兴致高昂,不忍心打断嘛。”
    路金波自嘲一笑,没有言语,心里知道自己还没有得到张潮的完全信任——不过不管怎么样,心里的一块大石头终于落了地,他可以安心地去「潮汐文化」签协议了。
    送走了陆金波,张潮又拉出了竹躺椅,摇着蒲扇靠在上面,不知在想些什么。时间已近中午,阳光如金箔般泼在青砖墁地的四合院里。正房檐下的彩绘雀替晒得发烫,石榴树在院心投下碎银似的斑影。
    东墙根儿堆着几篦子新晒的京白梨,裹着层细密糖霜;西厢房支起的竹帘卷着半幅青影,穿堂风掠过装饰用的葡萄架,悬着的紫玉珠子碰出细碎清响。
    “真是太惬意了……”张潮忍不住伸了个懒腰,“怪不得重生的前辈们都要买四合院呢,原来收拾好了住着这么舒服……”他一时间都不想让「潮汐文化」的小伙伴们搬进来了。
    《原乡》经过他的这一波操作,销量什么的已经完全不需要担心了。
    这时候手机忽然响了起来,张潮拿起来一看,正是Simon&Schuster出版社的大卫·米勒,他在电话里无奈地道:“张,不好意思,《原乡》是一部杰作,但你要的版税和首印实在太高了。
    要知道,这部和《大医》《消失的爱人》都不同,它几乎是完全提供给华人读者的……”
    没等大卫·米勒说完,张潮就打断道:“先别着急做决定,最近在中国,甚至在欧洲,关于我,关于这部,会发生一些小小的‘风波’。
    你让你的助理多关注这方面的情况吧,最好请一个翻译——苏珊就很好——告诉你发生了什么。”说罢,就把电话给挂了。
    只留下大洋彼岸的大卫·米勒,看着“嘟嘟”直响的话筒郁闷不已。
    当天晚上,第一波记者采访的报道刊发在网络和各大晚报上,立刻引爆了舆论,许多文章单单看标题就有点让人热血沸腾——
    《文学尊严高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