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选择好以后,大家才发现这个界面是个游戏内的商店橱窗,除了已经解锁的太极剑和八斩刀外,竟然还有二十多个打着问号的小格子,就不知道是哪些神兵利器了,肯定是需要创造更高的成绩才能解锁。
从武器选择界面退出以后,克莱文又点击了一下“向你的朋友炫耀一下”。
随即游戏就给他生成了一张包含“成绩”“地区/世界排名”“所用兵器”在内的海报图片,并且提供了一个链接:
您可以将图片分享在全新的社交APP「WeMessage」的朋友圈里。
克莱文将信将疑的点击链接,手机立刻从游戏界面跳转到AppStore界面,接着又自动进入「WeMessage」的下载界面。
克莱文一看就乐了——这不就是他一直在用的「微博网」吗?图标一样,细看出品公司也一样,应该就是「微博网」为苹果手机特地推出的版本。
他毫不犹豫地点击了下载,很快App就在手机上安装好了。点开来用「微博网」的账号就可以直接登录,界面十分整洁,并且弹出提示:
是否导入你的微博好友?
克莱文点了一下“是”,瞬间他的好友列表中就出现了上百个联系人。
这时候「WeMessage」又引导他把刚刚的那张图片分享到了App当中的「朋友圈」。
……
“张潮这个年轻人,不讲武德!来骗!来偷袭!”
深圳企鹅公司的大厦里,QQ业务的负责人手里拿着最新款的iPhone3G,在玩了两下「FruitKungFu」和体验了一下「WeMessage」以后,近乎失控地吼出了这句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98章狗日的张潮!(第2/2页)
就在这一两个月,他们内部还在讨论张潮里「微博传信」楔入人们日常生活的构想,能不能成为QQ今后的发展方向。
这还没几天,「潮汐文化」自己的社交软件上马了?
由于iPhone手机始终没有正式进入国内,所以「WeMessage」的中文名字叫什么还不确定,但是根据网络上的反馈,大概率是叫「微信」了。
作为企鹅核心业务的QQ,立刻就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压力。
QQ团队并不是没有对「潮汐文化」借助「微博网」杀入即时通讯软件领域有所防备,相反,他们内部开过多次讨论,最终得出的结论是:
「潮汐文化」作为一家专注于文学、文化产品代理、开发的公司,「微博网」更多是其进行宣传的平台,想要跨界到即时通讯软件几乎不可能成功;相反,如果这么做了,会拖累他们其他业务的发展。
因为在国内,作为社交工具的即时通讯软件,QQ一统天下,飞信、UC聊天等各司其职的格局已经形成,别说后来者,就连起步更早、并且背后是巨头微软的MSN,都只能丢盔弃甲。
原因无他,这种软件一旦形成了稳固的用户基本盘,更换平台的成本极高——大家最后总是会倾向于只使用一个,至多不超过两个即时通讯软件。
所以要想撬动这块市场,投入资金的多少是其次的,关键在于怎么说服用户放弃原有习惯,更换新到新的聊天平台。
只要这个理由足够充分,并且真的行之有效,那么钱就会像洪水一样涌入这个新平台,根本不会存在任何资金问题——历史已经无数次地证明了这一点。
QQ凭什么能在世纪初聊天软件竞争的红海里脱颖而出?更方便的注册方式(不需要绑定邮箱),陌生人社交(可以随意搜索添加好友),支持多人聊天(MSN要装插件),支持断点续传,可以直接显示图片……
这些今天看来司空见惯的聊天软件功能,几乎都是QQ第一个做出来,或者整合进来的。
从“社交聊天软件”这个本质上说,2004年左右的QQ和2024年的微信没什么两样。
所以要想从“功能”这个角度来挑战QQ,几乎没有任何可能,何况它在2008年还拥有总用户8.9亿、活跃账户3.7亿这个恐怖的体量。
唯一的办法,可能就是投入海量的资金,通过各种宣传和优惠活动,一点点积累用户量,最终看能不能从企鹅那里磕下一些用户。
但「WeMessage」却从“玩法”层面完全颠覆了QQ团队对社交聊天软件的发展路径认知。
首先是张潮用两篇,引发了国内数以百万计的文学爱好者以及吃瓜群众对于未来生活的畅想,将一款压根都没有发布的软件深深“植入”到用户的脑袋里。
然后是「潮汐文化」用一款新颖、有趣得超乎所有人想象的手机游戏,几乎让每一个买了iPhone的用户都迫不及待地下载了这个游戏,并且通过「WeMessage」分享自己创造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