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 脸,岂是如此不便之物!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前的陆原:“……老师,你骗我……”
    电视机前的其他观众:“……还是熟悉的配方,还是熟悉的味道……”
    燕京办公室里的孙云霄,随手飞起一本手边的书,就把显示器砸偏了脑袋。还好用的还是CRT显示器,玻璃屏幕,皮实得很,没有出现花屏。
    办公室外面的小伙子听到动静赶忙进来,不敢多说什么,连忙给孙云霄摆正了显示器,又把书捡起来,放在办公桌的一角。
    封面赫然是孙云霄的靓照,和“如何教育孩子”几个大字。
    孙云霄看到以后又想发作,但是最终只是挥了挥手,让小伙子出去,他自己要一个人静一静,现在他已经顾不上自己媳妇旅游公司的夏令营门票能卖几张了。
    还有,最让他感到恐怖的一点是,张潮怎么知道“补助”的事?虽然夏令营和“补助”无关,但是确实有人找他谈过这事……
    张潮的语言上爽了一把之后,心态终于平稳下来,恢复了淡定的神情,对肖亚娟道:“不好意思打断你了,你继续说。”
    肖亚娟也缓和了一下紧张的情绪,这是她第二次专访张潮,但面对“战斗状态”的张潮还是第一次,难免被这个年轻人的咄咄逼人给惊到了。
    等张潮重新把话头抛还给她,她才道:“刚刚你说‘日本80后这代的孩子,不是我们的对手!’有点像是一句气话,还是你真心就这么觉得?”
    张潮道:“当然不是气话,我就是这么觉得的。不知道你有没有听过一个说法,叫‘昭和男儿,平成宅废’?”
    肖亚娟道:“在网络上看到过,但是没有深入了解。”
    张潮道:“这两句话的意思是日本昭和时代(1926-1989)培养出来的男性都是‘男子汉’,而平成时代(1989~)培养出来的都是‘宅男’‘废物’。
    这描述的是日本当代年轻人的一种特质,他们不关心恢弘的时代命题,没有努力奋斗的欲望,不结婚,不买房,只喜欢宅在家里。
    这个词到底是日本人自己提出来的,还是中国网民的戏谑之作,我没有考证过。但是大家可能都误解了这两者,以为‘昭和男儿’和‘平成宅废’是对立概念。”
    肖亚娟惊讶道:“难道不是吗?一个是‘男儿’,一个是‘废物’。”
    张潮摇摇头道:“其实‘废物’恰恰是‘男儿’的延续。没有那些‘男儿’造就的畸形的社会文化,何至于让一代人都走向‘宅’和‘废’的道路?
    在日本的人群观念里,不同年龄、不同阶层的人,就应当‘成长’为某种固定的样子。虽然不同社会、不同文化的人群,都有类似的倾向,但是日本受到其传统的影响,显得格外刻板一些。
    例如孙教授眼里‘完美无缺’的日本小学生,吃苦耐劳、团结友爱、礼貌恭敬……每天上校车前要在路边一鞠躬,放学回家戴着统一的帽子、背着一样的书包,过马路也要给让行的车辆一鞠躬,可可爱爱、绝不搞怪。
    但是就是这么一群小学生,怎么长大以后就创造出了亚洲最叛逆的流行文化,和全世界数一数二的情色产业呢?”
    肖亚娟道:“所以,所以你认为儿童时代的‘完美’,不代表成长不会出问题?”
    张潮点点头道:“儿童一方面是最容易受到引导的,但‘容易引导’的另一面,就是‘容易被压抑’。在《夏令营里的较量》我们就可以窥见一些端倪。里面很多日本小学生的‘吃苦’,都已经违背了人类本能了。
    弹簧原理我们都清楚,压得越深、反弹越厉害。所以我们可以看到日本有很多悖离传统观念和秩序的艺术家,无论名气多大,都游离在主流认可之外。
    即使如村上春树,也被认为是一个‘太过美国化’的作家而被日本的主流文坛排斥。其实无非就是他不爱用日本文学传统的手法和审美,也不爱刻画日本的亚文化人群而已。
    所以‘无法成为其他人所预期的那个人’,是纠结在许多日本人心中的一种难以释怀的痛苦。当然,我是从外人的角度来看待,未必能得到他们自己的认可。
    当‘昭和男儿’们塑造了一个他们认为的完美社会和崇高秩序给下一代的时候,实际上就已经注定了‘平成宅废’的诞生。”
    肖亚娟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又问道:“那中国这一代的年轻人呢?”
    张潮坦然道:“我们成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也很多。80年代出生的一代人,有不少在童年时代挨过饿,基本的温饱都只能勉强保障,更别提优秀的教育条件。
    而像我这样生活在县城的孩子,虽然衣食无忧,但是对‘现代文明’也认识浅薄。你知道小时候我妈让我看《夏令营里的较量》的时候,我的第一反应是什么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68章脸,岂是如此不便之物!(第2/2页)
    肖亚娟:“是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