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下三滥

章节报错(免登陆)
正确、无广告内容,点击下载APP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这个林志恩之前就故意用“异域文化”来激怒张潮,现在又这么直白地抛出这样的问题,目的就是想让张潮口不择言。
    通常来说,上电视澄清什么传闻,电视台要是和嘉宾关系不差的话,都会选择用其他话题铺垫一下,然后尽量用有利于嘉宾组织语言的提问方式,一点点把问题分解回答。
    哪有上来就让嘉宾答“是”或者“不是”这么直接的,这是人物访谈,又不是法庭审问。
    就连TVB节目现场的导演都懵了,愤怒地通过耳麦不断呼叫林志恩:“你搞乜啊?颠啊?按脚本来!”
    却只见林志恩很自然地微微抬手,按了一下耳麦的开关,直接把导演给屏蔽了。
    一个在现场的编导战战兢兢地问道:“怎么办?”
    导演一摔麦克风:“林志恩发癫了!现在是直播,绝对不能中断,你现在接手,我去汇报。”
    而聚光灯下的林志恩,心里则不断得意的冷笑。自己千辛万苦得到这个机会,就是为了这一刻。哪怕直播结束以后,他马上就被炒鱿鱼也值了。
    因为回到台岛,就有一个会让别人羡慕到眼睛发红的职位留给自己。TVB出了名的人工低,自己辛辛苦苦一个月也不过2万多港币,哪里有回台岛舒服?
    不过他不知道此刻张潮不仅没有被他激怒,反而已经完全冷静下来。林志恩的提问与事先沟通过的脚本完全不同,但张潮是不能逃避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30章下三滥(第2/2页)
    理清了思路以后,张潮诚恳地对着镜头说道:“据我了解,这些情况属实。”
    一言既出,现场和电视机前的观众,全都哗然了。就连林志恩也懵了——他看过张潮之前的访谈,觉得张潮最厉害的就是各种闪转腾挪、偷换概念、避重就轻。
    张潮一旦用出这些惯用的伎俩,他已经想好了几十种办法把张潮逼到死角,给他打上“包庇同谋”的标签。
    但是所有的构思当中,都没有张潮大大方方、坦坦荡荡承认确实有不公发生的选项。
    林志恩有些慌,近乎于本能地追问了一句:“没有其他解释了吗?”
    张潮有些奇怪地问道:“不公平就是不公平,有什么好解释的?我们没把香港的初赛办好,挨骂不是应该的?靓坤都说过——有错就要认,挨打要立正。
    知识分子总不能连古惑仔的担当都没有吧?”
    “有错就要认,挨打要立正”张潮是用粤语说出来的,他在酒店房间里练习了上百遍,终于能做到字正腔圆。
    这句话出口,效果奇佳。不仅摆明了态度,而且不失幽默,让不少观看直播的香港人都一边笑,一边点头。
    林志恩脑子开始宕机了,他下意识地翻了翻自己的手卡,不知道下一步该问哪一张上的问题。
    张潮从林志恩开始作妖,就把之前准备的很多内容都放弃了,包括向公众解释出现资源集中在BAND1学校这个现象的原因。
    因为他想明白了,个中缘由其实每个关注过事件的香港市民都能猜的八九不离十,无非就是社会分层、资源择优倾斜那一套,早就见怪不怪了。
    所以与其长篇大论地解释原因,不如爽爽快快地承认错误、担起责任。大家是想从张潮的回答中,获得情绪上的安抚,如果张潮后面还能提出好的弥补方案,那么风波也就过去了。
    有些问题,看起来复杂,是因为总想逃避责任。这次的事情虽然是潘要明弄出来的,但张潮却主动把黑锅背了,以后只要潘要明还要这张老脸,那张潮在香港要做什么事,他这个头衔多得一张名片塞不下的文坛大佬,基本都要鞍前马后地给张潮办好。
    直到双方都觉得彼此的人情还清了为止。张潮想来想去,发现自己这个黑锅背得妙,因为人人都能看出来自己是主动接锅,反而没有人会真的觉得是他的责任。
    关键是这黑锅几乎不会对他造成任何实际损失,无非就是一点差旅费和一块物有所值的田黄石。
    “好啊,好啊!”金镛在自己的办公室内,对着电视连声赞叹。然后又转身对潘要明道:“你看这个张潮,处理方法就比你好得多嘛。”
    潘要明老脸一红,小声说道:“我也不知道现场临时换了主持人。”
    金镛道:“换的好,换的好。要是按你和TVB那边沟通的那样,把问题问得扭扭捏捏、吞吞吐吐,市民又不是傻瓜。群众的眼……”说了半句,又吞回去了。
    潘要明有些狐疑地道:“直接承认,不会让舆论影响更坏吗?”
    金镛道:“事情做错了,就要承认。不承认,就永远是你的弱点。你之前老是想捂住错误,内部消化、内部解决,结果呢?还不是被人捅了出去。
    张潮这一招,是‘以拙破巧’‘以直通曲’!”
    潘要明这才恍然大悟,脱口而出:“‘珍
章节报错(免登陆)
正确、无广告内容,点击下载APP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