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了,一头淑女长发的洛洛走了进来,对他道:“笛安来了,你现在要见她吗?”
小四闻言连忙放下支在下颌的手,说道:“赶紧让她进来吧!”
笛安是他一直想签的作家,不仅文字风格与自己的杂志非常搭,关键是长得也非常青春靓丽,特别适合包装成美少女作家,卖卖周边。
自从《青春派》之后,几乎所有的青春文学杂志都着力打造偶像作家的招牌,各种玩偶、贴纸卖得不亦乐乎。
最收敛的反而是始作俑的《青春派》。22岁强制“下线”的机制,让他们退出的偶像作家的“保质期”都只有3到5年。
过了22岁这个“大限”,都要尝试转型去《青春派·大观》或者其他文学杂志做“成年人作家”,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成功。
转型失败,或者不愿意转型的,基本都会被《最》系列,或者《花火》等杂志疯抢。
但奇怪的是,这些被“抢过来”的“前《青春派》偶像作家”们,都无法再延续之前的辉煌,几乎没有读者愿意跟着他们转成《最》系列或者《花火》的读者的。
张潮当初提出的“作家要与读者一起成长”的理念,似乎真的改变了年轻读者的阅读习惯。
所以这一两年,大家都在尝试推出自己的偶像作家,打破这种青春作家“红不过三五年”的怪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24章绝唱!(第2/2页)
笛安去年才从英国留学归国,今年1月份就在《钟山》上发表了中篇《莉莉》,《最》系列杂志很快得到授权进行了转载,建立良好的合作基础。
这才促成了笛安的来访。
不过笛安进门寒暄完后的第一句话,就让小四有些崩溃:“恭喜你啊,入围了「茅盾文学新人奖」的初选!”
小四死死盯着笛安的眼睛看了几秒,才确认她不是在讽刺,而确实是在真诚地祝福,不禁有些迷惘:“你不觉得……我入围这个奖,有点……有点荒谬吗?”
笛安错愕地道:“荒谬?为什么是荒谬。这是个荣耀啊!说明我们的青春并没有被认为是一场瞎胡闹啊!无论是你,还是韩涵,又或者是其他人,甚至是我,都是这场‘青春狂欢’的组成部分。”
随即她又知道了小四的心结所在,宽慰道:“你的顾虑……是他?”
小四没有说话。
笛安道:“其实他的「潮汐文化」之前也找过我。”
小四闻言一下紧张起来,望向笛安的目光都锐利了一些,当初去东北抢签双学涛的场景再次浮现在脑海当中,声音忍不住再次变得有些颤抖:“你答应了?”
笛安摇摇头:“没有。如果答应他们,我怎么会来你这里?”
小四的心略微放下了,不过疑惑地问道:“为什么不答应?「潮汐文化」不都是第一选择吗?”说到这里,小四的语气有些苦涩。
笛安笑了起来,有些骄傲,她说道:“凭什么‘长大了’,就不能写「青春文学」了?他说的话就是圣旨不成?我不服气。
青春是文学永恒的主题!他不想写,只能说明他的心已经早早地老去了!他还想按着别人的手不让写,太霸道了——其实他也言不由衷,今年还出了一部「儿童文学」呢!
他又不是孩子,怎么写「儿童文学」去了呢?”
小四闻言心里一振,仔细打量了一下眼前的年轻女子,她眼里的光芒远比自己更加耀眼,也更加有活力。
小四心里想到了刚刚电话里那个人的一句话:“你真的怕了?”顿时有了答案。
然后露出了久违的笑容,对笛安道:“我们来谈谈你今后的发展吧……”
除了韩涵、小四,其实他们最关注的那个人也悄悄来到了上海,并且就在距离他们不远的《新芽》杂志社的办公室里,和一众编辑开会。
一年一度的「新理念作文大赛」又到了要举行复赛的时候了。
如果不是赵常田的一个电话,他几乎都要忘了这件事了。这件事情是由他开头的,去年他还信誓旦旦地和记者说今年他要给复赛出一个特别“便宜”的题目……
所以不可能就这么甩手不干了。
赵常田其实去年已经从《新芽》杂志的主编位置上退休了,不过因为在赛事组织和审阅稿件方面的丰富经验,现在是大赛的特别顾问。
2007年的「新理念作文大赛」终于彻底摆脱了低迷,重新回到了巅峰——在初赛截稿日前,一共收到了33万份来自全国各地的稿件。
经过漫长的交叉审阅,确保每份稿件至少得到了2名初赛评委的打分之后,最终筛选出了342名复赛选手,比去年多了近百位。
复赛选手人数的增加,不仅意味着比赛规模扩大,同时还把一道难题摆在了所有人面前:奖项怎么评?
是按原有数量,还是按比例扩大?——这在之前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