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候最难忘的一件事。轮到小月时,她犹豫了一下,然后缓缓开口:“小时候,我父母工作很忙,很少陪我。有一次,我独自在家画画,直到半夜才发现停电了。当时特别害怕,但又舍不得停下,就用手电筒照着继续画。后来,那幅画成了我人生的第一件作品。”
听完她的故事,大家都沉默了一会儿,随后爆发出热烈的掌声。这一刻,彼此之间的距离似乎拉近了许多。
---
###一百二十九、跨越国界的友谊
就在团队逐渐步入正轨的时候,一封意外的邮件打破了平静。发件人是一位来自非洲加纳的教育工作者,他自称偶然间看到了“希望之光”的相关报道,希望能够借鉴他们的经验,在自己的国家推广类似的项目。
小月和林晓峰商量后,决定派遣一支小分队前往加纳进行交流。虽然时间紧迫,但他们相信,这是一次不可多得的机会,可以让“希望之光”的理念传播得更远。
经过数周的筹备,小月带着几名骨干成员踏上了飞往非洲的航班。抵达加纳后,他们受到了当地政府和学校的热烈欢迎。然而,当地的实际情况比想象中更加严峻:物资匮乏、师资短缺,甚至连最基本的教材都难以保障。
面对这些困难,小月并没有退缩。她和团队成员一起,因地制宜地设计了一系列简单易行的教学方法。比如,用废弃的塑料瓶制作画笔,用树叶作为天然颜料等。这些创意不仅解决了实际问题,也让孩子们感到新奇有趣。
在一次公开讲座中,小月分享了自己的成长经历以及“希望之光”的发展历程。台下的听众被深深打动,纷纷表示愿意加入这项事业。
“艺术是没有国界的。”小月总结道,“无论身处何方,每个人都可以通过它找到自己的价值。”
---
###一百三十、永恒的光芒
半年后,小雨阿姨安详地离开了人世。临终前,她拉着小月的手,再次叮嘱道:“不要放弃,要让‘希望之光’永远照亮那些需要帮助的孩子。”
葬礼结束后,小月召集全体成员召开了一次特别会议。她宣布,为了纪念小雨阿姨,团队将设立一项年度奖学金,专门用于资助那些因经济原因无法继续学习艺术的孩子。
“阿姨教会了我们很多东西,其中之一就是坚持。”小月的声音低沉却坚定,“从今天起,让我们以实际行动延续她的精神。”
接下来的日子里,团队继续扩大规模,吸收了越来越多志同道合的人加入。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希望之光”的足迹遍布各地,影响着无数人的生命轨迹。
而小月,则始终站在最前线,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什么是真正的传承与责任。
夜幕降临,工作室的灯光依旧明亮。墙上挂着的《希望之光》画作,在柔和的光线映衬下显得格外耀眼。这幅画不仅是小月的成名之作,更是她一生追求的目标??让每个孩子都能拥有追逐梦想的权利。
“我们会一直走下去。”她低声对自己说,目光坚毅而温暖。
###一百二十六、新的起点
春天的气息弥漫在城市的每一个角落,小月站在工作室的窗前,看着街道上熙熙攘攘的人群。她深吸一口气,心中涌动着一种复杂的情感??既有对未来的憧憬,也有对过去的怀念。
林晓峰的到来为“希望之光”注入了新的活力。在他的带领下,“云上课堂”项目迅速扩展到全国多个偏远地区,孩子们通过网络接触到了从未见过的艺术形式和知识。然而,随着项目的不断推进,团队也面临着更多的挑战与抉择。
这一天,小月收到了一封来自某国际艺术基金会的邮件。对方表示愿意资助“希望之光”,但条件是将项目的一部分内容转向商业化运作,并要求团队提交详细的盈利模式规划。这个提议让小月陷入了深深的矛盾之中。一方面,这是一次难得的机会,可以解决长期困扰团队的资金问题;另一方面,她担心这样的转变会背离“希望之光”的初衷。
晚上,小月约林晓峰一起吃饭,把这件事告诉了他。“你觉得我们应该怎么做?”她问道。
林晓峰沉思片刻后回答:“如果接受这笔资助,我们确实可以获得更多的资源,但也可能失去一些东西。不过,如果我们能找到一个平衡点,既能保证项目的公益性,又能利用这些资源帮助更多孩子,那为什么不试试呢?”
小月点了点头,眼中闪过一丝坚定。“你说得对,关键在于如何把握分寸。我们可以尝试制定一份双轨制方案,一部分继续坚持免费公益,另一部分则探索合理的收费机制。”
两人讨论到深夜,最终敲定了初步的计划框架。他们决定先从试点做起,在几个条件较为成熟的地区试行商业化的课程模式,同时确保其他地区的公益活动不受影响。
---
###一百二十七、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