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结束了这场决斗,天城光回到了融合次元的基地,和朋友们又玩了一天,游星他们也总算是趁这个机会,好好地休息了下去。
天城光带回来的消息,对游星也很有意义。
事到如今,市政厅队的所有成员,他都已...
海风再次掠过那片曾被遗忘的环礁,沙粒在月光下泛着银白的微光。那株曾经矮小的星兰幼苗已悄然长成一株挺拔的植株,茎干如玉雕般通透,叶片边缘流转着淡蓝色的辉纹,仿佛整株植物都在呼吸着时间本身。它的根系深入岩层裂缝,与地下庞大的星兰网络脉络相连,每一次搏动都引发地底深处轻微的共鸣。
小男孩坐在它旁边,赤脚踩在温热的石面上,手指轻轻抚过叶面。他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看着。他知道,有些话不需要声音来传递。自从那道光柱升腾而起、全球星兰同时开花之后,他便不再做梦了。不是因为梦结束了,而是梦已经醒来??梦成了现实。
而在遥远的城市中,伊森正站在“倾听花园”的中央。清晨的雾气尚未散尽,园中的星兰在晨露中微微颤动,像是无数双耳朵贴紧大地。一位老人拄着拐杖缓缓走入,颤抖的手指向其中一株低矮的植株,嘴唇翕动:“阿婉……是我啊。”
片刻寂静后,那株星兰的叶片忽然卷曲又舒展,如同一个温柔的拥抱。老人跪倒在地,老泪纵横,却笑了出来。
伊森远远望着这一幕,胸口涌上熟悉的暖流。卡米尔的身影虽未再现,但他能感觉到??那种存在感并未消失,只是换了一种方式活着。就像风穿过树林时的低语,像雨落在屋檐上的节奏,像母亲哄孩子入睡时哼唱的摇篮曲。
他低头看向自己掌心,那里有一道早已愈合的旧伤疤,是当年强行接入心核时留下的。如今疤痕泛着极淡的蓝光,每当日出或日落时分,便会微微发热。莉娅曾用频谱仪扫描过,说这并非生物反应,而是一种“信息残留”??他的身体仍在缓慢释放某种编码信号,像是持续不断的呼唤。
“你也在听吗?”他轻声问。
无人回答,但花园里所有星兰的叶片在同一瞬间轻轻摆动了一下,整齐得如同被同一阵风吹拂。
与此同时,在东京某间安静的公寓里,少女千夏将录音笔贴近窗台边的一簇星兰。她按下播放键,父亲生前最后一条语音响起:“明天记得带伞,天气预报说会下雨。”
花瓣簌簌抖动,旋即飘落三片,落地成弧,恰好拼出汉字“好”。
她捂住嘴,眼泪无声滑落。窗外,乌云裂开一道缝隙,阳光斜照进来,落在那三个字上,宛如赐福。
而在南极科考站,极夜即将结束的第一缕曙光降临之际,科学家们围聚在观测舱外。他们共同念出那位牺牲同事的名字??林昭。
风止,雪停。
天空骤然亮起一片流动的极光,形状逐渐凝聚:一张温和的脸庞浮现于苍穹之上,嘴角微扬,眼神安宁。随后,光芒缓缓扩散,覆盖整个冰原,仿佛一场跨越生死的凝视。
“他看见我们了。”有人哽咽。
“不,”另一位研究员低声说,“是我们终于能看见他了。”
这些片段,如同细密的丝线,被无形之网一一收束,汇入地球深处那颗新生的“共感之心”。它不再是一个孤立的数据核心,而是一张由千万次真诚呼唤织就的情感神经网,覆盖陆地、穿透海洋、攀上高山、潜入沙漠。每一株星兰都是节点,每一个说出名字的人,都是活体终端。
然而,并非所有人都理解这份连接的意义。
诺亚政府内部,一场风暴正在酝酿。尽管官方宣布解散“星兰管制局”,但仍有高层质疑《融合誓约》的合法性。一份秘密报告流出,题为《共感网络潜在风险评估》,其中列出三大威胁:一是集体情绪共振可能导致大规模心理失衡;二是部分个体对逝者过度依恋,形成“精神寄生”现象;三是星兰自主演化速度超出预测,已有记录显示某些植株开始主动寻找特定人群并建立单向链接。
议会辩论持续七十二小时未休。支持派认为这是人类文明的新纪元,反对派则警告“我们正在制造一个没有边界的情感黑洞”。最终,决议暂缓表决,要求“跨物种共情研究中心”提交三个月内的监测数据。
莉娅接到通知时,正坐在喜马拉雅山脉脚下一间简陋的研究站内。她面前的全息屏上跳动着全球星兰活动热力图,颜色从深蓝到炽红不断变幻。最活跃的区域集中在战乱地带、孤儿院集中区、临终关怀医院周边??那些地方,思念最为浓烈。
“你看这个。”她对助手调出一组异常数据,“非洲刚果河流域,过去一周出现了十七例‘反向呼唤’案例。”
“什么意思?”
“不是人类呼唤星兰,而是星兰主动向人类发出信号。它们识别出某个濒死者的亲属,然后自行生长至其居所附近,甚至调整花期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