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不归设计师来背。
【配图】
周长风随后见到了安装有新炮塔的四式丙型中型坦克。
棱角分明,大倾角正面,他感觉这才有了一丝现代坦克造型的味道。
幸亏当初特意预留了直径更大的炮塔座圈,具有升级潜力,否则眼下大家就要头疼了。
在更换新炮塔的同时,车体悬挂设计也截然不同。
之前的平衡式悬挂被清一色的独立式悬挂取代,行驶平稳性更好些。
另外,正面装甲也进行了加强。
车体正面原本为50、45°倾角的轧制均质装甲钢,现在新增了一块10的附加钢板,通过焊接或螺栓连接加装,能够更好的抵挡谢尔曼的攻击。
面对谢尔曼发射的M61型75穿甲弹时,这厚度50+10、45°倾角的装甲钢近似等效约95,值得信赖。
除此之外,四式丙型还有十几处小细节修改。
其一,发动机散热器的风扇尺寸变大,以增强散热能力。
其二,第一对负重轮的外圈橡胶层加厚,缓解全车变重引发的磨损加剧。
其三,大灯增添了防空遮光罩,减小在夜间被敌机发现的可能性。
经过这么大的变动,四式丙型的空车重量从20.7吨上升到22.6吨,机动性略有下降。
周长风赞赏道:“有车重和车宽的限制还能搞出这样的车,好的很,有功!”
这么轻的重量还同时具备打穿谢尔曼和防住谢尔曼的能力,值得好评。
打穿!防住!串烤馒头!
遵从皇帝的旨意,改头换面的四式获得了兵部给予的“云豹”之官方别称。
朱泠婧认为纯粹以年份来命名武器装备太呆板,应当附加一些绰号和别称,从而提振士气。
太平洋之虎?太平洋之豹!
大明陆军在拉奈岛之战中结束后意识到美军新型坦克存在不可小觑的威胁,之后印杜战线也可能会遇到,所以他们立即订购了2300辆。
前线官兵舍不得短八炮那威力强劲的大装药杀爆弹,因此陆军方面千叮咛万嘱咐,要求长八炮的杀爆弹要和旧型号使用相同的弹头。
沈阳兵工厂把新型号杀爆弹的发射药重量减了又减,降低膛压以免炸膛,可算满足了要求。
一机公司的众人接下来还引领周长风参观了正在研发中的重型坦克。
相比起当初规划的、集众多尖端科技于一身的技术验证车,目前这一型重坦阉割了一些不成熟的设备,更侧重实用性。
毕竟那个技术验证车甚至连液力变矩器和机械增压器都加上了,光是听着就觉得不靠谱。
大明陆军其实对重型坦克的兴趣不大,嫌弃其成本高昂、部署困难,因而不打算大量下单,凑够一两百辆就行了。
他们甚至在考虑从德社外购重型坦克,因为德社同意以70%的稀有资源折价抵充,其余30%使用贵金属支付。
钨、镍、钼、云母晶体、天然橡胶等等资源对于大明而言便宜得可以忽略不计,因此从德社外购一部分武器装备实在是太有吸引力了。
造不如买!
VK4501的原型车已经通过测试,德社人民军首批订购了1060辆,预计在一年内制造完毕。
这么多重型坦克…德国人自己根本用不完,未免也太浪费了。
对四式中型坦克和实验型重型坦克的视察结果让周长风很安心。
陆战兵器都挺不错,终究是传统陆权大国,这些武器装备都很拿得出手,硬指标绝对过关。
只是一想到飞机方面的差距,周长风的心情就不免沉重几分。
希望多砸钱、多投资源能及时见成效吧,至少保证四六开的局面。
元旦前夕,他返回了应天。
尽管东梢间上下都十分努力,但对美军通信密码的破译工作一直成效不大,通常只能破译少数字词,每次好不容易有些眉目的时候美国人又定期更换了新密码。
对于近期频次陡增的情况,他们对截获的大量电讯进行了严密的分析,通过已破译的少数字词尝试解读,估计美国人正在针对马绍尔群岛和吉尔伯特群岛做谋划。
大都督府情报处无比重视这个情况,提醒海军方面及早做好准备。
但是靖和元年的倒数第二天,在澳洲,一架从布里斯班起飞的美军联络机坠毁在了日本仆从军的控制区,搜索小组在上边找到了一名美军中校参谋的尸体,以及他随身携带的公文包。
如获至宝的明军立刻开始分析缴获的文件,其中一张电报纸显示对澳军事援助接下来两个月将有所减少,因为更多资源要被投入到夏威夷和阿留申。
前线的情况似乎也印证了这一点――美澳联军的空袭骚扰减少了,一连好几天都见不着。
因而大都督府情报处认为己方将要挥师阿留申荷兰港的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