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八二章 鏖战布里斯班;第二轮太阳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查看完整内容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天白云间全都是密密麻麻的雪白伞花,遮天蔽日,然而实际效果却大跌眼镜,伞兵二团还没来得及完成集结就和南撤的澳军先头部队撞上了。
    急于逃出生天的澳军见状拼命突围,连续冲散明军伞兵好几个仓促构筑的阵地。各自为战的明军伞兵陷入苦战,损失巨大,众多军官非死即伤。
    好在登陆部队及时赶到,甲字一九分舰队也以舰炮火力提供支援,堵住撤退之路的瓶塞才没有被冲掉,但是伞兵二团付出了折损过半的巨大代价。
    此战除少量残敌向西翻越大分水岭逃跑以外,澳军第10步兵师、第5步兵师、第7步兵旅、第11野战炮兵旅全军覆灭。
    实际上当时美军大红一师就在南边,相距只有两昼夜路程,但是道格拉斯-麦克阿瑟不同意让大红一师北上解围。
    许多澳军将领指责他心胸狭隘,还记恨之前有人拿马尼拉一事讥讽他,这进一步恶化了双方关系。
    周长风长期以来都主张避免进行大规模空降,营连级战术空降是最恰当的,师团级空降意味着调度极为困难,而且大量伞兵落地后需要花费好几倍时间集结重组,迟钝且脆弱。
    不过很明显,大明空军不信这个邪,于是伞兵部队又一次被揍得满头包。
    “部队受损只要补员便能恢复,但被歼后却要从无到有重新编练,此战歼敌多部,打得不错。”
    朱泠婧抬眼看向周长风,语气很是轻松。
    后者颔首道:“是这样,澳大利亚师级单位一共就十来个,经不起这一遭。”
    “还要多久?现在到哪了?”
    “大概刚过甘肃地界,要到明天了。”
    火车行驶在从兰州至亦力拔里的兰亦线上,但目的地显然不是那儿。
    塔剌木盆地东北方向有一条无分支河流,名曰孔雀河,它最终流入一座叫作楼兰湖的小湖泊。
    那座小湖泊就是目的地。
    翌日早晨。
    火车减速驶上了两年前才新建的岔道口,沿着一条普通地图不标注的铁路向南驶入一片荒芜之极的地方。
    最终,一座戒备森严的简陋火车站映入眼帘。
    到处都是荷枪实弹的步兵和宪兵,高大的四脚钢架哨塔上架设着重机枪,两辆荒漠涂装的四式轮式侦察车从旁边驶过,掀起大片扬尘。
    锦衣卫是唯一保留古典编制名称的单位,也就是小旗和总旗,一共有十二个总旗,此次出行只有两个总旗约百人随行护卫。
    类似于英国皇家卫队,锦衣卫在紫禁城值守时穿着的是正经传统形制的飞鱼服,但是现在外出护卫自然换成制式军服,与禁军无异。
    特别农作物研发会主席、空军准将法才良上前两步,倾身抚胸行礼道:“参见陛下,一切事宜全部料理完毕,请检视。”
    “试爆作业都就绪了?”朱泠婧边问边眺望着远方一望无垠的荒漠。
    “回陛下,只等您指示,马上就能开始最后准备。”
    “要多久?”
    “六个钟头。拂晓的时候试验最好,这样对比度高些,方便摄影记录观测分析威力。”
    “那便定在明日凌晨。”
    “遵旨。”
    皇帝陛下的专属座驾――那辆大轿车装载在军列的一节平板车上,进站后就卸下了。
    金乌计划的反应堆工厂代号“红沙堡”,而现在这座试验基地则叫作“漠水榭”。
    朱泠婧所在的车队缓缓驶入几公里外的漠水榭,这儿有大片的简易木板房和帐篷,仅有个别钢筋混凝土建筑,总共驻扎着数千名科研人员和军人。
    得知陛下将要亲临,工兵部队几天前连夜赶工修建了一间大木屋,安上了浴池和马桶,还搭了环绕的围墙。
    周长风就没这待遇了,不过他也不介意和其他人一样住帐篷,反正这些年下来早都习以为常了。
    很明显朱泠婧的兴致相当高,下榻后她就换上了一身戎装――灰绿色的夏季常服,显得英姿干练。
    “来人,备车,四处看看去。”
    等到下午时分,她执意要巡视周围状况。
    “陛下穿军装还挺少见的,没见过几次。”周长风惊奇道。
    面带微笑的朱泠婧不置可否,只是指着旁边的越野车令道:“你开车。”
    于是乎,一行人就驱车驶入了这荒凉的大漠间。
    试爆中心已经立起了一座铁塔,有意思的是大明核计划使用的试爆铁塔并不是钢架塔,而是三根钢柱倾斜搭在一块,有点像战列舰的三脚桅。
    从爆心向外依次摆放了各种各样的试验品,坦克、装甲车、木屋、钢筋混凝土楼房、碉堡,还挖掘了许多条堑壕。
    现在,几辆装载着活物的卡车停在附近,士兵和军医正在将那些捆绑着的鸡、狗、猴、猪移下车,放置在预设试验品里边,同时也有暴露于空旷地带的。
    在预估的最大杀伤半径以外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查看完整内容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