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怒骂朱元璋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你说什么?”朱元璋听到此话,一个愣神。
    “你一个小屁孩儿,凭什么妄议国事。”
    终于有官员忍不住开口说道。
    “陛下如此心系百姓,你一个小屁孩懂什么?”
    有人开口,底下的人立刻七嘴八舌的议论起来。
    朱元璋的脸色也十分难看,几乎是青一色,紫一色。
    他自然在治国理政方面和先贤有差距。
    所以他励精图治,几乎每天都花费在处理朝政之上。
    尤其是他农民出身,许多政策都是想要对普通老百姓有益处。
    所以他将普通的田税,设立的很低。
    几乎是所有税负中最轻松的一项。
    这也是诸多考虑之后定下的政策。
    却没想到文启居然说这种政策对普通老百姓没有丝毫的作用。
    如果是其他人说的倒也没什么所谓。
    他也根本不会在乎。
    但是这件事是文启所言。
    虽然文启刚刚成为大明的官员不久。
    而且根本没有参与到实际上的事务。
    但是就连朱元璋也不得不承认,文启在治国上面颇有自己的一套想法。
    无论是殿试的时候,关于税负所说的改革。
    还是和宋濂讨论儒学时批判儒家的思想。
    都让他感觉到这个小孩子和普通人的想法确实不同。
    似乎他的想法更加的超前,更加的有用。
    那些先贤,大臣,名儒想象不出的方法他就能够讲的出来。
    而且他也是刚刚知道应天居然有如此多的流民。
    如果不是文启说此事,恐怕他还被蒙在鼓里。
    他虽然不承认,但是心里也清楚,如果说一项政策真的能够在普通百姓有帮助的话,那么应天不可能出现如此的流民。
    但凡在自己的家乡能够活的下去,有一口饭吃,谁会让自己背井离乡出来讨生活呢?
    而且应天可是大明的首都,如果连应天都有那么多的流民,那么恐怕其他地方的流民也不在少数。
    “安静!”
    整个朝堂这人七嘴八舌的讨论开来,逐渐乱成了一锅粥,大多都是讨伐文启的。
    朱元璋实在听不下去了,便轻轻喊了一声。
    他的声音虽然并不大,但是整个朝廷立刻安静下来,可见他的威严。
    “你说咱家制定的政策对普通百姓没有丝毫的作用,咱家倒是要听一听,你何出此言?”朱元璋语气冰冷。
    他决心如果文启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就让人把文启压下去。
    “陛下所谓的利民政策不过是减轻田赋,可是真正贫苦的老百姓怎么会有自己的田呢?”
    “田赋如此低,唯一的效果便是不少地主。想要用各种方法来吞并百姓手里的地。”
    “如此一来,不仅百姓生活在水生火热之中,反而会起到反效果。”文启直言不讳。
    他死死的盯着朱元璋。
    全场寂静,朱元璋自己也沉默了下来。
    他的父母都是农民,他自然知道文启所说的不但没有丝毫虚假,反而真的不能再真。
    如果,那时候他的父母能够有自己的一亩三分地。
    并且有钱买种子的话,他父母也不至于饿死。
    可他们就算有地,也没有钱买种子,没有钱买种子只能去借钱,钱还不上地就会被地主收走。
    所以真正底层的农民连自己的土地都没有。
    所以无论他将田赋定的多低,这些人都不可能受到任何的利处。
    “小子,你不要信口胡言,你如果真是为了百姓,为什么不直接送呢?”
    见朱元璋沉默不语,显然是被文启说动了。
    徐达立刻感觉到大事不妙,立刻跟一位官员使了一个眼色。
    那位官员立刻也不顾及朱元璋刚刚专长所说的安静,立刻开口说道。
    朱元璋立刻也被他的问题拉了回来。
    即使文启所说的都是真的,那么也不能否认他将掺了糟糠的粮食卖给普通百姓的事实。
    如果正如文启所说,他是为了帮助普通的百姓,那么他为什么不直接送反而还要买掺有糟糠的粮食呢。
    “大人,如果这粮食都是免费送,那么真正需要的人反而拿不到一点粮食。”文启开口说道。
    “如果真是免费去送的话,一些即使不是真需要的人也会哄抢。”
    “反而让真正需要的人抢不到粮食。”
    “所以在好米中掺入糟糠,以一半的价格出手,才能让真正需要的人买到粮食。”文启反驳道。
    朱元璋再次沉默了下来,他知道文启所言不虚。
    就像朝廷每年发赈灾粮,如果都是好米好粮,那么下发的过程中几乎每过一道人的手便要被扣压下来一些。
    但是如果说在粮食里面掺入一些尘土,糟糠,那么那些官员,商贾也没有了兴趣。
    反而能够让真正需要的百姓吃到嘴里。
    他没想到文启年纪轻轻居然能够想到如此。
    实在是心思颇为缜密。
    整个朝廷之上都安静了下来。
    文启的事情大家讲到现在已经是僵局了。
    如果按照大明律法确实应该降罪。
    但是文启所说的不无道理,就连朱元璋都被说动了。
    但是,他不可能仅仅因为文启的这几句话就放过文启。
    如此的话,实在是过于草率了。
    而且既然这件事闹成这样,那么他自然还要再派人去做调查。
    既不能冤枉文启,也不能放过任何一个鱼肉百姓的贪官。
    谁知道文启是不是故意狡辩。
    所以整个朝堂此时都僵在了这里。
    徐达几人想要为此再加一把火。
    但是却又实在想不出什么反驳的理由。
    他们思绪电转,终究是没有开口。
    “陛下,大事不好了。”就在众人沉默之时,一位宦官尖锐的喊声打破了平静。
    朱元璋还在思考如何处置文启。
    被打断了思路自然不爽。
    但是他也知道,如果不是真的有大事,宦官也不可能在这种时候闯入进来。
    “大喊大叫,成何体统。”朱元璋低声责备,但是还是开口问道:“发生什么事了?”
    “陛下!”那名宦官喘了几口粗气,显然是慌忙跑来。
    “有屁快放。”朱元璋怒道。
    “不少刁民围了刑部,让刑部放人。”
    “放人?放什么人?”朱元璋问道。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