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朱标拜师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朱元璋看向众臣。
    众臣皆沉默不语。
    毕竟此时开口,若是赞同便是站在几乎所有官员的对立面。
    若是不赞同,便是和皇帝作对。
    朱元璋见无人说话,于是转向徐达。
    “丞相觉得如何?”
    朱元璋开口问道。
    他自然察觉到徐达对文启的态度十分不善。
    虽然不知为何。
    所以此次问徐达,也是试探一下徐达的态度。
    徐达沉思了良久:“陛下!微臣认为文先生所言,确实不失为良策。”
    朱元璋挑了挑眉。
    他没想到徐达居然会认可文启所说。
    “不过更改税制非同小可,需要从长计议!”徐达继续说道。
    朱元璋也轻轻点了点头,他自然也明白徐达所说。
    税制改革可并非一时为之。
    毕竟所牵扯的人实在是太多了。
    肯定需要更加详细的方案。
    “微臣认为可以先从一些县城试点,若效果不错,倒是可以逐步推广!”徐达说。
    “丞相所言极是!”朱元璋点点头。
    徐达露出得意的笑容。
    文启则是发出一声冷笑,暗道徐达是老狐狸。
    徐达看似认同他的想法,实则给他挖了个坑。
    以他的表现,此次殿试被钦点为状元无疑。
    之后便是安排进各部。
    以他表现的才能必会被安排在京城。
    除非·······
    他刚刚所言的税制改革,会被实行。
    如果真要在县城试点,那么谁会被派去呢?
    自然是他。
    而离了京城,天高皇帝远。
    他想要整自己在容易不过。
    不过他并未出言反驳。
    因为离开京城回县城未必不是一个好选择。
    毕竟眼看四大案就要拉开帷幕。
    他可不想被卷入其中。
    而县城倒也不失为一个好去处。
    只要不影响他调查母亲的事情便可。
    “我大明真是卧虎藏龙,第一次春闱居然就出现了如此人才。”朱元璋简单的夸赞。
    在场的诸位都知道朱元璋是在说谁。
    在场的除了文官也有一些武将是了解武举的结果。
    而且不少人也参观了文启那次沙盘。
    知道文启不仅精通武义,而且谋略极深。
    可看如今的架势,文启是要文武双状元。
    而且还是一个八岁的孩子。
    当然最可怜的是和他同届的这些考生。
    自从文启开口之后,他们始终闭口不言。
    并非是他们不想说话,而是实在插不上嘴。
    不少考生对于大明的税制还是相当了解。
    却从未思考过,大明的税制有那些弊病?
    又该如何改革。
    就算私下里思考过,他们也不敢当着皇帝的面来提。
    可文启不仅直截了当的指出,而且还提出了一系列解决方案。
    他们可是来考试的,可文启却是来掀起一场改革。
    本届春闱里不少考生都希望能够借过此次春闱一鸣惊人。
    而且有几人是真的有机会的。
    他们出身名门,从小接受良好的教育,寒窗苦读了十几年,就是为了这个机会。
    可惜他们遇到文启这个妖孽。
    八岁的文武状元。
    他们所有人的光彩都被文启一个人遮住了。
    随后,便是朱元璋亲自确定状元,榜眼和探花。
    毫无疑问,文启得了状元,而宋程和李祺则分别被钦点为榜眼和探花。
    随后便是给诸位考生安排到各部学习。
    即使他们满腹经纶,但是大多数的人工作不过是抄书罢了。
    随后朱元璋按照名单指派了各位考生。
    宋程作为榜眼,被分到了掌管国家财政和税收的户部。
    而李祺则被分到了管理官员选拔,任免和考核的吏部。
    最后所有人都被分了职务,除了文启。
    徐达心中一喜。
    莫非刚刚那一番话起了效果。
    朱元璋真要让文启离开京城?
    在场的不少人都有如此的想法,见诸位考生就连最后一名都分配了职务,却唯独没有文启。
    于是纷纷猜测朱元璋的意图。
    甚至不少人已经做好准备看文启笑话。
    朱元璋见名单上的人已经都安排好了。
    这才看向文启。
    “文先生,咱家就暂且不给你安排职务了。”
    “从明日起,你来负责教授咱家的几位皇子吧!”朱元璋开口道。
    朝堂上的所有人都傻了眼。
    没想到朱元璋居然让文启负责教授几位皇子。
    历来负责教授皇子的都是当代名儒。
    而且通常是皇帝十分信任的人。
    虽然从文启文章,谈吐可以看出文启确实有教授太子的资格。
    但是让一个八岁的孩子教授皇子,实在是有些匪夷所思。
    “遵命!”文启立刻行礼。
    让他教授几位皇子,岂不是让他抱朱标大腿抱的更牢些。
    更何况还有朱棣。
    此时,朱标忽然上前。
    “文先生通古晓今,是不可多得之奇才。”
    “若文先生不嫌弃余愚笨,余愿正式拜文先生为师!”朱标说道。
    朱标此话一出,在场的所有人再次震惊。
    刚刚还不过是让文启来教授皇子。
    如今倒好,朱标居然愿意拜文启为师。
    当着满朝文武的面,可不是开玩笑。
    以后,无论是几品官员,看见文启恐怕都要躬身行礼了。
    太子的老师即使没有职位,也得以礼相待。
    此时,脸色最难看的当属徐达了。
    若文启真当了太子的老师,恐怕日后他再见了文启也得称呼一声先生。
    同时他又心里骂了一遍,谢氏。
    若不是谢氏同意了文启的退婚。
    文启说不定会直接拜入他的名下。
    届时,文启成了朱标的老师。
    他恐怕真的能够权倾朝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可惜如今已经没了机会。
    二人婚约已毁。
    他总不可能求着文启娶他女儿。
    还是尽量找机会斩草除根。
    解决了这个祸患。
    这次就连文启都没有想到朱标居然会忽然拜他为师。
    下意识的想要拒绝。
    但转念一想,当朱标的老师恐怕好处多多。
    不仅有了朱标这个免死金牌,说不定还可以借助朱标的势力找到杀害他母亲的真正凶手。
    “文启才疏学浅,恐怕难以担任殿下的老师!”文启谦虚道。
    他知道不可能自己一拒绝,朱标立刻就改口了。
    虽然朱标也不比文启大几岁,但是城府极深。
    做事必然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