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7【1.1亿】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润。
    “哈哈!!正好送笔资金给我收购大新公司。”李文迪爽朗的笑起来。
    几天之后,怡和公司通知大新公司,他们正式退出大新公司的收购案,惹得蔡昌家族的成员破口大骂。
    蔡骏捷的五官端正,神态有些严肃,加上魁梧的身材,似乎给人一种保镖的错觉。
    由于事情的失算,蔡骏捷只能求见李文迪,主动商量大新公司收购的事情。
    李文迪给蔡骏捷倒上一杯茶水,礼貌性笑道“蔡生,请喝茶!你的来意我已经清楚了。在商言商,当初长新集团很乐意接手你家族手里的大新公司股份,可惜价格不太合适,加上怡和公司横插一脚。”
    “蔡生现在想要什么价格出售大新公司的股份呢?”
    蔡骏捷面不改色道“大新公司市值6亿3000万元,我家族握有大新公司46%的股份,即是2.9亿元。”
    李文迪失笑道“蔡生,大新公司的股价虚高,难道你不知道吗?我想集团的高董已经和你商议过了,2.9亿元是不可能的。”
    “如今的大新公司已经不同往日,香江四大百货公司已经名不符实,长新集团最多按照春节前的市值进行收购,如果蔡生有异议,长新集团可以再等等,或者撤销收购的计划。”
    闻言,蔡骏捷的脸色微变,“春节前的股价有些低了,不如按照4月份的股价计算吧?”
    “行啊,不过你的家族收购美丰纤维公司需要溢价3成收购集团手里的股份。”李文迪回击说道。
    “李生,这恐怕不太公平吧,一边是前一月的市价,一边是溢价3成,我们的交易能是对等的最好。”蔡骏捷自然不会放弃自己家族的利益。
    “我最后说个方案吧,集团按照大新公司的实际资产值来进行收购,美丰纤维公司按照当前的市价来交易。”李文迪收敛起笑容,语气略微深沉的说道。
    显然,李文迪已经不太想谈下去了,如果蔡骏捷不答应,只能离开。
    “李生的方案我是赞同的,不过我还需要回去和家族成员商议一下。”蔡骏捷依旧不是很满意这个方案,仍想挣扎。
    “好,我希望明天能收到蔡生的好消息。”李文迪将茶水一饮而尽,有些逐客的意思了。
    “我尽量明天给李生答复。”蔡骏捷放下茶杯,道一声告辞,便离开了。
    不多时,高艺来到办公室,“老板,您和蔡骏捷谈的如何?”
    李文迪便将谈话过程简短的说给高艺听,“.蔡骏捷还是抱有侥幸之心,想待价而沽,忘记了大新公司的百货业务亏损,仗着有些物业优质,漫天要价。”
    “我和他商谈的时候,已经明确说过,集团不可能按照现在的市价进行收购的,他非要面见您,可能认为能说服您吧。”高艺解释说道。
    李文迪摆了摆手“没关系!过一阵子,我们的资金充足了,永安集团更适合我们,大新公司始终是差一点。”
    香江四大百货公司中先施集团和永安集团轮流坐第一把交椅,永安集团甚至在中环有两座商厦,比大新公司优质太多了。
    高艺微微一愣,原来老板看上了永安百货公司,那可是一个好东西,对长新集团是如虎添翼。
    “需不需要我现在对永安百货埋伏起来?”高艺略微兴奋的问道。
    李文迪笑道“现在我们的摊子太大了,根本没有多余的资金埋伏永安公司,而且永安公司市值不低,收购需要几个亿的资金,加上大股东持股接近47%,我们暂时没有机会。”
    第二天下午,李文迪接到了蔡骏捷的电话,说他的家族已经同意按照大新公司的实际资产值、美丰纤维公司的市价进行交易。
    于是,高艺带领资产清算团队进驻大新公司,对大新公司的财务等情况进行摸底清查,而蔡昌家族也开始进驻美丰纤维公司,展开他们的工作。
    最终经过清算,大新公司的实际资产值只有4.8亿元,包括对百货产业的估算,蔡昌家族持股46%,即是长新集团需要支付蔡昌家族2.2亿元,为此节省了7千万元。
    这笔2.2亿元的资金从投资部调来8千万元、铜锣湾住宅项目回笼7200万元资金以及美丰纤维公司出售的资金6800万元筹集妥当。
    实际上,长新集团在收购大新公司的事件上仅仅出资1.1亿元,其余的皆是从股市上赚来的利润。
    5月下旬
    股市恒生指数突破500点,一些经济专家开始在新闻纸上大肆吹嘘经济的好转,股民们也是有些兴奋,不过并没有太多的股民涌进股市,而是观望的态度。
    李文迪知道78年的香江股市虽然有明显的好转,但是也有些许反复,并不是大举投资股市的时机。
    相对于股市,地市已经呈现一副生机盎然的样子,地皮、物业的价格都在节节上涨,没有丝毫往下跌的趋势,这也是港府愿意将金钟地王拿出来拍卖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拍卖会上,大部分的地产公司都派代表参加,不少地产界的大人物亲自出席,如置地公司的鲍富达、太古地产公司的施怀雅家族成员、新世界发展公司的郑玉同。
    “李生可是有好手段,狙击怡和实业公司收购案应该收获不菲吧?”鲍富达对着李文迪一顿冷嘲热讽。
    李文迪笑道“如果不是怡和公司插手大新公司收购案,我又怎么会发现怡和公司要收购怡和实业呢?说起来,还是要多谢纽壁坚先生和鲍富达先生了,不然长新集团不会以比较小的代价拿下大新公司的。”
    这番话气得鲍富达嘴角抽抽,“李生,以后的日子里我们很多过招的机会,怡和公司输了多少次还是怡和公司,反而是长新集团,要是输了,恐怕会很麻烦吧。”
    李文迪回击道“看来鲍富达先生还是不了解我啊,我想鲍富达先生还是要认真做一做情报的工作。”
    英国佬和大多数的华人都在旁观,见两人说的有来有往,一些人很惊讶,一些人很自豪。
    对于华人来说,这无疑是给了他们很大的信心,让他们有足够的胆量挑战英资公司在香江的地位。
    很快,拍卖会便开始了。
    首先出场的是尖东内陆地区的一块面积为4.8万平方尺的商业地皮,起拍价是3800万元。
    这块地皮与尖东填海地皮不一样,只能算作市区的一块寻常地皮,不过面积不小,引起一些中型公司的注意。
    “老板,我们要不要竞拍?”王倜传问道。
    李文迪想了想,虽然这块地皮不是在商圈之内,但是价值不错,即使不适合长期持有,也能获利不少。
    “竞拍吧!”李文迪点点头。
    于是,王倜传举起45号的牌子喊价“4200万!”
    最终被长新集团以5300万的价格拿下,每平方尺超过1100元。
    而那块金钟地王则被留到了最后,起拍价竟然是1.9亿元,每平方尺的价格超过9000元。
    “1亿9200万!”第一个出价的是太古地产公司。
    有不少的地产商将目光投向太古地产公司所在的位置。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