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上游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却是一根鞭子。他们合了两遍,乔如夫在潜意识中与梁桐云相比,最后放弃了这首。
    冯吉杏叹了口气,潘春吟拍拍她的肩膀:“辛苦了!”
    冯吉杏笑笑,脸圆得像年画里的娃娃。
    乔如夫想在国庆晚会上向观众呈现古筝琵琶二重奏《渔舟唱晚》,又怕有人闹不愉快耽误进程。离国庆晚会只到十天,很多演奏员还兼着外面的工作,实打实的排练时间其实没多少了,现在怎么稳妥怎么来,所以潘春吟和冯吉杏二重奏《渔舟唱晚》没有太出彩的地方,他立马决定放弃这个节目。
    晚上排练结束后,乔如夫骑自行车回去。他住在昌安东村,从剧院过去大概要二十五分钟。为了更方便地和同事联系,他买了部手机。在路上骑车,不少年轻人高举手机和对象或朋友打着电话,他心想,这个小玩意那么流行啊!
    唐战歌来电话告诉乔如夫邹东浦的手机号和家庭住址,说着说着讲到了邹东浦喜欢吃香榧,乔如夫赶紧拿笔记在本子上。他有一本教书时发来的牛皮本,每天出门必带,有什么大事小事都记在里面,晚上回家后坐在书桌前翻看一天的要事琐事,颇有成就感。
    注视着“邹东浦香榧”几个字,乔如夫脑里有了灵感:到邹东浦家拜访的时候可以带上几包香榧作为见面礼。既然是请人家来观看晚会,送去的礼品就是面子。前些天路过炒货店看见有卖坚果,那里的东西价格也许便宜,但质量如何就无法保证了。枫桥的香榧口味最好,市面上很多商店打着它的牌子,真假难辨。想买到正宗的枫桥香榧,得找懂行的人。
    苏缘因为孕检请了两个上午的假,正埋头补落下的工作。乔如夫腋下夹着笔记本,进卧室说:“我想买点枫桥香榧,你知道哪里买比较正宗吗?”
    苏缘的桌上堆满新引进设备的报表,眼睛没离开纸面:“枫桥本地的最正宗,外面卖的都是掺的。”她累了,打了个哈欠,这才抬头看乔如夫:“你要吃香榧?”
    “不是我吃,给朋友买。”说着,乔如夫走进卫生间洗漱。
    第二天一早,乔如夫从客运中心坐大巴去枫桥。马上就是国庆节,客运中心人挤人,远远望去,像蚂蚁群一样。天气闷热,他咽了口唾沫,嗓子干得发痒。他要坐的是最近一班的大巴,正打算去小卖部买瓶水,检票口的工作人员举起喇叭说:“到枫桥的车开始检票了,到枫桥的车开始检票了。”怕错过发车时间,他立马排进长龙似的队伍中。
    途中有一段路在施工,铺了水泥,地平凹凸不平,司机是个急性子,碰到凸起的泥块没减速,车子像人崴脚似的往上前倾了一下,又猛地前冲,十分不稳。同车的大多是民工,戴着头盗,灰蓝的工装上沾满星星点点的泥浆,身上散发出刺鼻的油漆味。刚才在候车大厅就觉得又闷又干,油漆味一刺激,乔如夫突然觉得恶心。中途不能下车,他紧闭嘴唇,努力忍住胃里涌上来的东西。
    终于到站了。一下车,乔如夫就满头大汗地找卫生间。因为实在受不了了,他没来得及推开大便处的门,就吐在了卫生间外的洗手池里。一股脑吐出胃里残留的早饭后,这才觉得浑身都通畅了。为了不影响别人洗手,缓过劲儿来后,他绕了两圈车站找到清洁工,麻烦她前去清理,然后出门转车。
    从枫桥赶回来,歇了不到三个小时,乔如夫就前去拜访邹东浦。邹东浦家里只有他一个人,进了门,乔如夫感慨时间过得真快,一眨眼今年只剩三个月了。
    “我听战歌说你不当老师了。”邹东浦眼睛小,看什么都好像没集中注意力,但讲话的语气很诚恳。
    “诶,是。”乔如夫应道。
    “回绍兴也好,可以照顾照顾小缘。”邹东浦比乔如夫年长几岁,所以叫苏缘“小缘”。
    “诶,对,她怀孕了,这几天还要忙单位里的事,蛮辛苦的。”乔如夫说。
    “怀孕了?那是好事啊!你们两个年纪不小了,生个小孩不容易啊!”邹东浦笑着问,“想要男孩女孩?”
    “我无所谓。她说只要聪明就好。”
    邹东浦听了直笑。
    乔如夫把话题转到重点:“邹主席,我们鉴湖民族乐团国庆长假,也就是下礼拜五晚上有个晚会,到时候如果你能来的话,最好不过了。”
    邹东浦挠挠鼻头:“嗯,上次吃饭时战歌跟我提过——你们乐团在绍兴剧院排练是吧?”
    “对对对。”乔如夫点头。
    “好,我知道了,礼拜五的话——”邹东浦回头看了一眼日历,“哎呀,我老表下礼拜五叫我去他家吃饭。”
    乔如夫心一紧,“邹主席,吃饭的话推迟一天也行,我们那儿到时候很热闹的!”
    “我老表这人脾气不好,临时改主意,他又要说我了。”
    乔如夫正想思索怎么接话,记起白天跑去枫桥买了香榧,于是把袋子从身体一侧拿出来,放在沙发前面的茶几上。“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