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为鉴湖民乐团第一位首席,她只能更努力地弹琴来报答他。
潘春吟家里条件不好,父亲的胳膊还有伤病,娄钟文母亲任绍英不是很同意她们两个结婚。他们家在柯桥做纺织生意,两个月的收入就快赶上父母一年的收入了。任绍英懂俄文,和外国人做过生意。娄钟文父亲去世得早,母亲任绍英揽了家里大大小小的事。在他们面前,潘春吟有大学生的名头,这才把家里条件差扣的分补上了,要不然,她肯定不会让她坐上娄钟文的车。之前有不少人给娄钟文介绍对象,家里都是文化人,可娄钟文看不上,只中意潘春吟。别看他老实,可脾气也倔,任凭任绍英劝,就是不听她的。他们领了证,但还没办过婚礼。娄钟文在东双桥公寓有一套一百五十平的房子,潘春吟要照顾父母,所以还住在王衙弄。她说等到他们正式办了婚礼,再住进新房子里。
一周后,乔如夫召集乐团所有人开会。其他人显然没从国庆长假的状态中脱离出来,和旁人聊着游玩的事。秋天的第一场冷空气就要来了,梁桐云早早地戴上了丝巾。那条丝巾是她去苏州旅游时买的,印着荷花,质地柔软。她是团里最会着装打扮的女人,她的服饰就是风向标。骆飞扬也来了,一个多礼拜不见,肚子显大了。她说再过一个多月就要待产了,同事们好奇地问她怀孕的感觉,互相打趣着。
步人正题。乔如夫先礼貌地关心大家国庆长假玩得可好,然后就剧院的实际情况提出安装监控的想法。他没有透露这个意见是谁提的,直插中心。“我的意思很简单,装监控的费用平摊。不想平摊的可以,以后有什么事情自己解决。你们有什么想说的,现在就可以提出来。”
冯吉杏在下面小声问潘春吟:“你觉得怎么样?”
潘春吟说:“可以。”
冯吉杏对乔如夫说:“乔团长,我没问题。”
骆飞扬皱了皱眉头:“乔团长,监控马上就能装上吗?”
“可能没那么快,我还要和唐主任他们商量一下。”
“那我就先不出了,因为再过一个多月,我就……”
“你的话之后再说吧,我问一下你们对这个决定有没有疑意?”
听到骆飞扬暂时可以不出费用,梁桐云说:“既然监控是大家一起用的,怎么可以不出钱?难道你以后不回来了吗?”
骆飞扬说:“我不是不出钱,我这个情况也来不了几次了。”
梁桐云打心眼里不喜欢被人盯着,于是说:“乔团长,我觉得还没到要装监控的地步吧。我们是一个团体,不能因为一点儿风吹草动就相互怀疑。现在费用倒是其次的,到底合不合适才是最重要的。我们女同胞难免会在排练室或化妆间换个衣服,地方不够的时候,也会在走廊上换,如果装了监控,我们隐私都没了。”
“这个问题不用担心,平时也没人会看监控啊。”乔如夫解释。
梁桐云双手抱胸,脸上写着不愿意:“那也不行,团里女同胞那么多呢。”
潘春吟对骆飞扬和梁桐云的说法发表意见:“装监控是为了集体。有了监控,出现问题时能更快地找到源头,这不就等于从侧面保护我们的安全嘛。装监控保护的是集体的安全,不管来不来,都要出力。”
骆飞扬叹了口气。
梁桐云对潘春吟说:“话是没错,可监控已经拍到了我们,谁能保证没有第二个人偷看呢?”
潘春吟往前坐了坐:“这种事情怎么说得好?”
“那不就完了。”梁桐云说,“乔团长,我们之前确实发生过一些意外,但不能因为这种小问题影响同事之间的信任。我就一句话,不同意。”
乔如夫朝梁桐云点头,表示她的意思他都明白。思考片刻后,他说:“行,你们的意思见我都记下了,回去之后我再和常老师还有唐主任商量商量。”
潘春吟对这个结果不满意。装监控明明是为了大家好,怎么还有人不同意?隐私固然重要,但生命安全永远是最重要的。要不是那么多人在场,她早就反驳梁桐云了——你要是怕暴露隐私,干脆躲在家里拉上窗帘得了,还出门干吗?
结束这个话题,乔如夫说:“在这里宣布一件事情,经过我和几位老师的商量,决定从今天开始,由潘春吟同志担任首席古筝,大家掌声鼓励!”
还没等潘春吟回过神来,耳边已经响起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见此,她朝乔如夫和同事们鞠躬。乔如夫看着她,用眼神示意她讲两句。她看向同事们,诚恳地说:“我会好好弹的。”话音落地,同事们再次鼓掌表示祝贺,发出赞叹的声音。
喜事降临,同事们拉着潘春吟聊了好长时间。回家后,她坐在窗前,回忆这一路上的点点滴滴。她满杯期待着以首席的身份表演的那天到来,又提醒自己不能被荣誉冲昏了头脑,当上了首席,更要沉下心来,弹出应有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