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三章 一念生电弧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就如此,除了还有些尾巴要乔银隔三差五跑一趟外勤,洋务衙门基本上又结束了一年的差事。
    新大陆的“泯东省”是在新政体制上建立起来的,衙门架构清晰明了:省府下辖三座州府,每座州府下辖三座县城,每座县城下辖三座乡镇,乡镇负责管理周边农村。
    因此乔银需要运送的流民并不多,也就一京三府九县二十七乡镇而已。偶尔一天送两三趟,有时候一天只送一趟,半个多月就全部完成。
    工程队进驻新大陆后,很快结合当地情况划分城区,开始整地伐木,盖房铺路。因为有发展经验,所以规划起来比在泯南的时候还要方便。
    而泯南这边,也在组织一些基层产业向新大陆分流,首先就是各乡镇的食品加工厂。
    整个泯南省也是三府九县二十七乡镇的架构,除了源州有高校,各州府县也普及了中校,各乡镇农村更是普及了蒙学,基本达到了全民教育。
    但现在离十年义务教育的口号还很遥远,每年从蒙学毕业,却没能考上中校的人有几十上百万。这些人也是各个产业低层工人的主力军。
    因为人口太多,基层产业不可能全部消化。因此衙门开始着手向外分流,很快确定了二十七个海外食品加工厂的计划,有意愿迁居海外的人竞相应聘。
    有了食品加工厂作为先例,诸多基层企业也都纷纷效仿,向海外输出过剩产能和人口。
    同时,乔银从海外带回的精密机械已经开始影响机器的革新了。机器制造局生产的新机器,比老式机器更精密好用,很多还能用的老式机器面临淘汰。
    因此向海外输出的,正好还有这些低端产业。既不浪费,又能发挥剩余价值,可谓是两全齐美。
    于是之后这段日子,乔银便又把这些基层产业连人带设备一批批投送到新大陆的乡镇之中。正赶上当地基建热火朝天,刚好筹建新厂,只等收粮后投入使用。
    不过给当地百姓盖新房,现在还无能为力。公共工程署用的是工程款,民用工程署需要老百姓自己出钱,那里的人现在还是赤贫,除非找银行贷款。
    至于学校等其他设施,现在暂时就别想了。反正蒙学田间地头都能学,真需要学校至少要五年以后,那个时候估计该有的设施全能建好。
    等忙完这些事,时节已到了年底。乔银回到源州,再次调整休养,巩固身心修为。
    除了乔银,洋务衙门的其他人也都在修炼,争取早一日突破极限,跨入新的境界。
    圣地。
    太平庄的静室中,一枚造物主念头悬浮于顶,尊由人仙拳意和诸多念头融合而成的法阵正在微微旋转。
    祁云伟,卢源和宁远各自在静室的一角盘膝打坐,参悟武道。
    他们偶尔会在无法无念的状态中站起身来,出拳出脚,似乎领悟了一些什么,随后重新沉寂陷入思索。武道境界正在一点一滴的积蓄着。
    港口上的钢铁大舰内,祁小怜在压舱底的食指山中感悟着西方星象中的“星命点”。
    食指山如今被开辟出了大千空间,能够非常直观的观察到九天之外的星座。
    祁小怜穿着那套摩羯座的黄金圣铠,盘膝默坐于空间之中,身上的某些部位与天上星辰呼应,闪烁着若隐若现的光芒。
    冬季,正是观察摩羯座星象的最好时机。
    祁小怜能融合出人仙化身,但她并不是灵肉合一的真正人仙,更没有拳意。因此乔银让她参悟西方星座,或者学习忍术,能最大限度的发挥人仙化身的作用。
    夜晚,钢铁巨舰在港口上静静飘浮着。而在远处,一列轨道车也轰轰向着州府之外驶去。
    钢铁巨舰竣工后,大肃的轨道车也同样建造完成。多年前,大肃人就从东瀛人那里得到了轨道车产业,煤矿就一直在用它运煤。
    之所以这么多年才将轨道车建好,是因为大肃人想用汽轮机开动轨道车,而不是用马拉。经过多年努力,这个愿望终于变成了现实。
    大肃现在的车船,都开始脱离了对自然力量的依赖,军舰可以无视风向在海上纵横,轨道车也能依靠汽轮机转动车轮,在轨道上飞驰。
    能完成这样的壮举,丘小珍绝对是当之无愧的先驱,她发明的法阵极大提升了汽轮机的功率。
    而且随着乔银逐渐参悟光暗曼荼罗,丘小珍现在研究的法阵构造也开始涉及到更高的境界。不难想象,这个领域如果取得突破,必然又是一次产业浪潮。
    在其他产业中,医疗领域也同样有了新的突破。郎先生带领团队悉心钻研,终于找到了血液的秘密,输液从椰子针正式跨入到了血液领域。
    郎先生通过研究东洋和西洋的论著,将人的血液分为了四种类型,即甲型,乙型,甲乙型,还有丙型。相同血型的人可以通过输血补充自己的血液。
    不过在所有人取得的成就中,最耀眼的依然还是孙连城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