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骆驼X狮子X孩子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到了可以跳过的无聊内容了:
    下面内容来自知乎的用户哲道之修
    哲学家尼采在《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的书中例举了精神三辩理论:人类发展的经历刚开始是由精神变骆驼,骆驼变狮子,狮子变孩子。
    第一境界骆驼,忍辱负重,被动地听命于别人或命运的安排;
    第二境界狮子,把被动变成主动,由“你应该”到“我要”,一切由我主动争取,主动负起人生责任;
    第三境界婴儿,这是一种“我是”的状态,活在当下,享受现在的一切。
    ——尼采
    1.精神变骆驼
    骆驼给我们的印象总是甘愿地忍辱负重,默默地吞声忍气低头前行,换言之,骆驼是被人奴役了,处于一种被动的状态,总是听命于人——总有一个外界的声音给它说:“你应该怎么样做”。所以,精神变骆驼也就意味着人的精神处于“你应该如何做”的状态,这时人的行为被命令(比如社会大众的偏见或传统的道德观和价值观)操控去做事。于是人的精神就这样被这些观念所束缚,精神就像骆驼一样,只能在贫瘠的荒漠中行走,这就是社会的偏见和传统价值观对人们的一种生命的危害。
    因此,“精神变骆驼”意味着人处于被动接受命令的状态,它遵循着“你应该”原则,这是人类精神的第一阶段。
    2.骆驼变狮子
    随着我们在生活中不断地成长,我们的精神随着变化,由骆驼变成狮子。不可否认,除了老虎之外,狮子在人们的印象中是百兽之王。狮子比骆驼更有威严,更有力气。因为它气场散发出一种霸气,一种征服一切的态度。倘若要摆脱传统价值观和大众偏见的束缚,追求自由,人类的精神就必须经历一场战斗——与荒漠中的统治者巨龙之战,而这条巨龙的名称叫“你应该”。在某种程度上,这条巨龙也意味着是骆驼的化身,若要精神的骆驼变成精神的狮子,就必须战胜巨龙,于是我们能发现,精神的变化是一种超越自我的成长。
    巨龙意味着“你应该”,骆驼也是一样,看上去是两个对象之间的战斗,但其实是骆驼与自我的战斗,这条巨龙只不过是骆驼“唯命是从”的一种象征罢了。
    虽然尼采把这条巨龙描绘为一条金光闪闪的有鳞生物,每一片鳞甲上闪耀着金光闪闪的“你应该”,但这条巨龙正是骆驼的化身。倘若骆驼要改变和超越,就必须战胜巨龙,克服自身的“你应该”的特征,才能真正成为一头狮子,这样才能实现“我要”的状态。
    “我要”是狮子的本质,是精神的第二阶段。“我要”意味着从之前被动听从变为主动自由的状态——不去听命于传统的价值观和大众的偏见,把这些东西消灭,强调活出自我的个性。
    由此可见,狮子的作用在于打破旧观念——破除传统的价值观,从“你应该”变成“你要”,这其实是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创造”的一种主观信号,或者是你此时已经有个梦想,但只是暂时还没有真正实现。于是,这就到了精神发展从狮子变孩子的第三阶段。
    3.狮子变孩子
    为什么精神的第三阶段是狮子变成孩子呢?尼采说:“孩子是纯洁,是遗忘,是一个新的开始,一个游戏,一个自转的车轮,一个肇始的运动,一个神圣的肯定。”
    这意味着孩子就像一张白纸,具有可塑性,对所有可能性保持敞开的状态,精神变孩子,也意味着精神恢复原点,不再受旧的价值观和道德观所束缚,一切重新开始。
    所以孩子的状态是“我是”,这是一种新的价值观,“我是”意味着对当下状态保持肯定的态度,能拥抱不确定性,接受无常,无论境遇是好或是坏都能全然接受,“我是”也意味着知道我是谁,了解自己的禀赋,才能和热爱,并在了解自己的基础上活出自己,做自己喜欢做的事。
    所以“精神变孩子”是精神达到非常高的境界,是需要通过一定的淬炼和修为才可以达成的。
    这就是尼采著名的“精神三变理论”,从骆驼(你应该)到狮子(我要成为)再到孩子(我是)。每一个阶段的脱变都隐藏着自我超越性,人只有在了解自我的情况下,才能自我成长,自我超越,挖掘内在的潜能,发现一个全新未知的自己。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