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二章 韩遂:这是要逼我拼命!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袭击了曹魏的一处辎重营地,并缴获了一批重要物资。这个消息极大地鼓舞了蜀军士气,同时也进一步加剧了司马昭的焦虑。
    夜幕降临,战斗暂时告一段落。司马昭坐在营帐中,望着地图上的标注,心中充满了矛盾。他清楚地认识到,如果继续强攻下去,自己的军队很可能会全军覆没。而如果选择撤退,则意味着承认失败,这对于他个人乃至整个曹魏来说都是一次沉重的打击。
    经过一夜的思索,司马昭终于做出了决定。第二天清晨,他派人送来一封求和信,表示愿意暂时停战,条件是蜀汉必须割让部分土地作为补偿。
    刘谌收到信件后并未急于答复,而是召集大臣们共同商讨。有人主张接受对方提议,以换取宝贵的喘息时间;也有人坚决反对,认为此时正是彻底击溃曹魏的最佳时机。
    最终,刘谌做出了一个折中的选择:同意停战,但拒绝割让土地。他提出,双方可以签订一份互不侵犯条约,以此换取和平共存的机会。司马昭虽然不满,但鉴于当前局势,也只能勉强接受。
    随着停战协议的达成,剑阁之战终于落下帷幕。尽管蜀汉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但他们成功保卫了自己的家园,并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去恢复元气。
    然而,这场战争也让刘谌深刻意识到,仅仅依靠军事手段无法长久维持国家的稳定。他开始更加注重内政建设,大力发展农业、商业和文化教育,努力提升百姓的生活水平。同时,他还积极寻求与其他势力的合作,试图构建一个更加稳固的联盟体系。
    岁月流转,蜀汉在刘谌的带领下逐渐展现出新的活力。虽然外界依旧充满挑战,但人们相信,只要有这样一位英明果断的君主在位,他们的未来一定会充满希望。
    刘谌的命令迅速传达至各处,蜀汉的军队开始紧急调动。然而,南方城池失守的消息如同一道晴天霹雳,让本就紧张的局势更加严峻。姜维在剑阁接到消息时,眉头紧锁,他深知自己肩上的责任重大。此时此刻,司马昭的大军仍在剑阁外虎视眈眈,而粮草短缺的问题也愈发严重。
    “将军,我们还能撑多久?”副将张翼忧心忡忡地问道。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疲惫与无奈,连日来的鏖战已经让这支原本精锐的部队显露出疲态。
    姜维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转身望向剑阁之外那片浓雾笼罩的山谷。敌军的营帐隐约可见,旗帜随风飘扬,仿佛在嘲弄着他们这些困守孤城的士兵。“只要一天不倒,我们就还有希望!”他的语气坚定,却也透着几分压抑的愤怒。
    与此同时,成都城内,刘谌正召集大臣们商议对策。蒋琬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陛下,眼下局势危急,唯有出奇制胜方能扭转乾坤。我建议派遣一支小股精锐潜入敌后,扰乱曹魏大军的补给线。若能成功切断其粮道,则可迫使司马昭撤退。”
    此言一出,满座哗然。有大臣担心此举太过冒险,毕竟以目前的兵力状况,贸然分兵可能会导致更大的危机。但刘谌却陷入了沉思,他明白,如果继续被动防守,蜀汉迟早会被各个击破。
    最终,刘谌拍案决定:“好!就依蒋大人之计行事。由谁担任此重任?”
    蒋琬推荐了一位年轻将领??马忠。马忠虽然资历尚浅,但他机智果敢,在几次小规模战斗中表现出色。刘谌当即下令,命马忠挑选三百死士,秘密潜入敌后执行任务。
    另一方面,为了应对东吴的偷袭,刘谌不得不从北方抽调部分兵力南下增援。然而,这一举动无疑削弱了对鲜卑部落的防御力量。果然,就在蜀军主力转移之后不久,鲜卑骑兵趁虚而入,直逼益州北部边境。
    面对三面受敌的局面,刘谌显得异常冷静。他将地图摊开,仔细分析每一处战场的形势,然后逐一部署:“北境交由霍弋负责,务必坚守到底;南方则由吴班率军迎击东吴;至于剑阁……”说到这里,他的目光落在地图上那个至关重要的据点,“朕亲自前往督战!”
    群臣大惊,纷纷劝阻:“陛下万万不可轻身涉险!倘若您有何闪失,蜀汉必将土崩瓦解!”
    刘谌摇头笑道:“诸位不必担忧。朕并非贪图一时之勇,而是要鼓舞士气。将士们看到朕亲临前线,定会倍加奋勇杀敌。再者说来,朕亦是先帝血脉,岂能让祖业毁于一旦?”
    见无法动摇刘谌的决心,众臣只能含泪遵命。很快,一支护送刘谌的队伍悄然出发,朝着剑阁方向疾驰而去。
    当刘谌抵达剑阁时,姜维早已率领残兵在此苦守多日。见到君主亲临,众将士无不激动万分,士气顿时高涨。刘谌登上城楼,俯瞰敌阵,随后对姜维说道:“爱卿辛苦了。如今朕已来到此地,你可放心放手一搏。”
    姜维感激涕零,随即制定了新的作战计划。他利用剑阁的地势优势,设置更多复杂的陷阱和伏击点,并安排弓箭手集中火力打击敌军指挥官。同时,他还派人密切监视曹魏军队的动向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