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钱财可够用?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平原忙碌春耕之际。
    外界风起云涌。
    渤海太守袁绍、冀州刺史韩馥、兖州刺史刘岱、豫州刺史孔伷,四人联合推举,幽州牧刘虞为帝,建立新廷。
    派前乐浪郡的太守张岐带着书信,前往幽州,向刘虞奉尊号。
    刘虞先礼数接待,得知其来意后,厉声痛骂袁绍等人,拒绝提议。
    袁绍一干人,被刘虞的推却,搞得猝不及防。
    董卓又开始新的报复。
    驻军梁县的孙坚,被率兵而来的徐荣击败。
    无奈领军退却,董卓还想斩草除根,彻底断关东联军一臂。
    旋命东郡太守胡轸,率步骑五千,由吕布任骑督,绞杀孙坚残部。
    没想到两人竟不合,都想让对方先上,自己保存军力,反折损了都督华雄,成全了孙文台的威名。
    还在雒阳的董卓收到消息后,怒掀案几,将简牍、纸张全扫落在地。
    拔刀将书信斩得稀烂。
    当众多凉州诸将的面,怒斥胡轸和吕布的无能。
    无独有偶。
    打算乘胜追击胡轸的孙坚,也收到消息,他的人马追出来,但粮食没追上来。
    功亏一篑的孙坚,只好仰天狂怒,率军返回大营。
    夜晚无睡,连夜奔驰鲁阳,晋见后将军袁术,强忍愤恨将其说服,再度领兵北上。
    与此同时,其他诸侯联军,依旧按兵不动。
    数月时间,一晃而过。
    进入六月后,青州的天气,变得更加炎热。
    乐安的黄巾杀入北海后,许多地方空虚了不少。
    刘备遂令,驻守在邻县的张飞率部前往乐安夺取两县,观察其动静。
    而就在此时,因得罪董卓,故意被派来青州赴任的北海相孔融,使幕僚前来求援。
    “北海国危急!听闻刘使君扫平济南黄巾,有赫赫之威,黄巾贼无不震慑,我主君孔文举,欲向天子表使君为青州刺史。”
    “还请发兵救援,救北海于水火啊!”
    孔融的幕僚,风尘仆仆绕路赶来。
    见面就拜伏在地,没有丝毫犹豫。
    刘备叫人将他托起,仔细打量,见幕僚衣衫褴褛,外表着实凄惨。
    就问起缘故。
    孔融幕僚解释道,他一路东躲西藏,穿过乐安、齐两地,不敢进城,怕被黄巾发现。
    夜晚睡在野外,渴了就喝露水,饿了就吃竹器里晒干的杂粮。
    身边的随从走散,一个人扙剑,走到了济南,才敢去表露身份。
    “倒是颇有胆略!”刘备心里惊叹道。
    设宴款待,交谈中得知幕僚名叫王脩,字叔治,北海营陵人士。
    又询问了几句北海相孔融的情况,王脩却含糊其词,不能立马作答。
    见刘备眼神凝住,令他心头一窒。
    立即施礼望乞恕罪,遂全盘托出。
    他王脩先前不过北海小吏,身材中等,为人正直,往日并不起眼。
    如今郡衙残破,新北海相孔融无人可用,也不知从何处着手,收拾烂摊子。
    他便站出毛遂自荐,声称:“平原刘玄德,有英雄之姿,豪气无双,屡破黄巾而威震青州。
    若诚请来,可解北海之难。”
    有长吏反对说,“平原与北海相隔两郡之地,中间还隔着黄巾贼,还不如去徐州、兖州请援兵。”
    王脩则笑说道:“徐、兖二州,断绝道路,防青州如贼还来不及,哪会来救?”
    “刘玄德有任侠之气,若真不来,还请主君许诺,向天子表他为青州刺史,使其无法推辞!”
    王脩面朝向西,恭敬揖礼说道。
    沉默良久的孔融,不顾其他庸吏劝阻,拍案答应。
    “设若能解北海之危,救生民之难,就算表他为刺史,又有何难?”
    “诸位毋复言!”
    将一切说明后,王脩只好向刘备请罪。
    却依然炽热,像看到奉为楷模的偶像。
    “使君义薄云天,王脩时有耳闻,济南无不赞扬刘君。时人威望,无胜君者。”
    “前刺史焦和对百姓索求无度,以至各郡民变,使君若为刺史宽厚爱民,黄巾可不战而平。”
    “使君不任刺史,舍苍生何?”
    刘备轻笑。
    觉得王脩这说客,吹捧的有些过了。
    他又不是谢安。
    了当实说道:“叔治,非不救北海,多再过半月,收割麦田后,可出兵乐安。”
    见他有话要说,刘备抬手止罢。
    说道:“厉兵粟马,所到之处皆在谨慎二字,不清周边之敌,趋师直行北海,轻则粮路不通,重可败军覆将。”
    “不仅难救北海,好不容易安定下来的两郡,那时也将乱起,百姓流亡他乡,难道是你想见到的吗?”刘备说道。
    “拿百姓与麾下士卒做注,以刺史之利去行险,我不愿为之。”
    “刺史确实诱人,可刘备宁可孔北海勿表我!”
    刘备最后,斩钉截铁拒绝,也不怕得罪,天下名士孔融。
    正如他所说,不会为了刺史,就拿过命的士卒冒险,出了差错,多年的根基没了,人也没了。
    谁能保证在厮杀的战场上一直走好运。
    去年征讨济南黄巾时,就连身为主将的刘备,也难免受伤。
    战场本是两军舍命厮杀之地,容不得疏忽大意。
    不顾后方险阻,赶去救北海,行军如同儿戏。
    一州刺史虽诱惑,以后也并非没机会获取。
    何必急于求成?
    王脩面露吃惊,没想到刘备会拒绝。
    等到听完解释,更引来他的钦佩。
    很高兴仰头笑起来,说道:“适才不过戏言尔!使君切莫责怪。”
    “脩没想到,使君果然仁厚,干练有度,重利诱之,不为所动。”
    “王脩不才,有一策献出,可使刘君和孔君,乃至青州百姓共赢。”
    刘备饶有兴趣,他知道历史上王脩也是曹魏不可多得的人才,爱护百姓,且忠贞无双。
    倒想听下他的说法。
    王脩见刘备自始至终没动怒,神色不惊,不禁感慨赞叹:“真英雄之器也!”
    身为郡相,对一小吏,也能礼遇如此,有耐心。换做其他郡守,想必早被乱棍打出。
    王脩道:“使君先用兵乐安,只须多赢几仗,声势越大越好,北海黄巾惊恐不定。”
    “我再说服孔北海,表使君为刺史,到时以北海、东莱,以及平原、济南之兵威慑,
    用刘君青州刺史之名,仁厚之实,招降黄巾,则青州可定!”
    刘备笑了笑:“就算招降,平原也挪不出三十万人粮食,支撑到明年,黄巾不会相信。”
    王脩道:“听说使君与商贾较好,若能找人搭上徐州麋氏、冀州甄氏购得粮食,便可行。”
    “再找到幽州公孙氏,购买羊畜,明年向各州郡买粮,只是这般,所耗钱财不知几凡,纵使千万钱家资,怕也是……”
    “敢问刘使君,库内钱财足否?”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