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苏诩定是幕后操盘手;嬴政问战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不久后。
    秦国朝堂。
    王翦带着前线消息一同归来。
    在众多大臣的注视下说出了前线之事。
    提到李牧意图举兵攻伐赵邺城。
    也提到了燕国伐赵之事。
    听完消息,
    大臣们全部都有些吃惊。
    同时心中还升起了庆幸之意。
    “真是天佑我大秦。”
    “还好天佑我大秦,在这种最关键的时刻,燕国伐赵给我们解了围。”
    “李牧作为赵国战神,如果攻打我秦国边境,对于我秦国必定是一场灾难,哪怕边境有王翦大将军的守卫,恐怕也会死伤惨重。”
    众大臣们纷纷感叹不已。
    觉得秦国国运昌盛。
    有先王庇佑。
    这才能够有如此幸运。
    不过,李斯的脸色却有些古怪。
    因为他清晰地记得在不久前苏诩找他要了口舌之辩极强的张浦。
    而且当时送张浦跟一些官员离开时。
    便是前往燕国的。
    这两件事情联系在一起很难不让人怀疑其中的关系。
    毕竟,
    苏诩以计谋擅长。
    其中的关系很有可能,便是苏诩的计谋。
    燕国法照恐怕也在苏诩的计划之中!
    看着龙台上稳坐的嬴政。
    他心中这个念头更加坚定。
    这肯定是苏诩的某个计谋。
    他之前也意识到了吕不韦的葬礼是一个局。
    但他只以为是为了抓捕张耳等人。
    可尉缭在抓捕吕不韦的死忠残党后,也跟他聊过:吕不韦的葬礼与吊唁其实都是一场计谋。
    苏诩的目的是抓捕吕不韦的死忠残党。
    近三万人之多!
    抓捕多少人不是重点,
    重点是苏诩的计谋,就连他也看不透!
    苏诩的运筹帷幄,不是他所能想象的!
    因此,
    很难不让人怀疑。
    这所谓的国运庇佑其实也是在苏诩的计谋之中。
    李斯转头看了一眼右位上的苏诩。
    苏诩打了个哈欠,然后便闭上了眼睛。
    一副闲淡随意的模样,完全不将朝会放在心上。
    这番行为,比之以前总爱闭目养神的吕不韦,还要更加过分。
    不过,
    嬴政对吕不韦有愤恨。
    但对苏诩的行为却毫不在意。
    很是偏心。
    从苏诩的脸上看不出有任何关联。
    李斯只能将注意力放在嬴政身上。
    龙台上,嬴政目光如炬,扫视群臣,待众人声音渐小,方缓缓开口,“诸爱卿,安静。”
    他的脸色古井无波,完全看不出半点喜悦之色。
    不过这也刚好说明了一件事。
    嬴政知晓燕国伐赵!
    所以,才能这么淡定。
    只是看这样子,
    嬴政似乎并不打算说出,
    苏诩才是这一切的幕后主持。
    或许,是苏诩不想暴露吧。
    就像是坊间误传他是吕不韦死党那样。
    苏诩其实是个很低调的人。
    并不在乎多少名声。
    台下众臣安静下来,所有人都看着嬴政,等待着嬴政的发话。
    嬴政缓缓开口道,
    “虽说有国运庇佑我大秦,但我们必然不能全部依赖国运。”
    “而且,赵国胆敢攻伐我秦国,罪不容诛。”
    “我大秦岂能坐视赵国挑衅而无动于衷?”
    “诸位爱卿觉得,我们应当如何?”
    朝堂上,
    议论声此起彼伏,
    诸多大臣们各抒己见。
    有的主张立即出兵,以雷霆万钧之势扫平赵国,
    有的则认为应当先稳固内政,待时机成熟再行征伐。
    还有主张应该与赵国进行和谈的,通过外交手段解决争端。
    嬴政听着众臣的议论,心中已经有了定见。
    秦国的国力虽强,但连年征战也使得百姓疲惫,国库空虚。
    他需要一个更为稳妥的策略,既能巩固秦国的霸业,又不至于过度消耗国力。
    无论是怎样的提议他都能接受,
    但前提条件是,秦国要获得最大的利!
    就在此时,苏诩缓缓睁开眼睛,轻咳一声,朝堂上顿时安静下来。
    众臣的目光都集中在他的身上,期待这位秦国的智囊能给出怎样的建议。
    而李斯更是专注地看向苏诩。
    竖耳认真听。
    “陛下——”
    苏诩缓缓开口道,“赵国虽强,但燕国既已伐之,我们何不借此机会,来个左右包夹,让赵国疲于应对?”
    “而且,赵国攻伐我们秦国赵邺城,我们若是不还以颜色,岂不会被他国认为软弱?!”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