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4章 把波音逼上绝境(第一更,求订阅)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等一下,您是说超音速飞机吗?」
    林康伟之所以会提到超音速飞机,因为现在这是世界上最火热的话题。
    尽管c707已经让跨洋旅行变得以小时为计,但人们还是觉得这个速度太慢了。人们迫切需要一款超音速客机来满足欧洲大陆和美洲大陆之间的旅行。尽管大家都知道研制一款超音速客机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丶物力和财力,但不管是美国丶欧洲亦或是苏联的航空专家都毫不怀疑地认为——超音速客机一定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在世界各国纷纷押宝超音速客机的时候,婆罗洲航空工业公司并没有完全参与到这场竞赛之中,反倒是推出了全世界第一款超音速商务飞机——环球快车。
    就是一款仅仅只是为富人服务的飞机。至于普通人基本上是没有机会做这种超音速飞机的。
    现在阁下提到了差异化竞争,在林康伟看来肯定就是超音速客机了。
    摇了摇头,李毅安说道:
    「无论超音速客机多麽出色,但到最后他都只是有钱人的玩意,无论是现在还是为了航空,都不是有钱人的专利,而是普罗大众的出行方式。我们所需要的是一款可以应对波音飞机冲击的宽体客机。」
    在李毅安提到宽体客机的时候自然想到了空客公司的成功。
    「200座级的707飞机,在400座飞机的面前,是没有任何优势可言的。所以,从理论上来说,这种400座以上的大型飞机确实具有非常大的市场前途。
    但是我们必须要注意到一点,就是够起降那种大型飞机的机场是非常有限的,至少就目前来说,只有少数枢纽机场能够起降那样的大型飞机。」
    指出这一点的时候,李毅安自然而然的想到了后来a380的失败。
    诚然A380载客量大,单人油耗更经济。但是,忽略了国内航点—洲际枢纽—洲际枢纽—国内航点运输模式中频繁转机带来的时间和燃油经济成本。终于,当一大堆航企纷纷用B787丶B777丶A350丶A330远程宽体客机开通二线城市—洲际枢纽/二线城市的国际航线时,A380的竞争优势荡然无存……
    这和技术进步,尤其是发动机技术进步有很大的关系,但是,目前来说BMW公司的发动机技术还是非常先进的,哪怕是有一定的差距,但是,进行适当的技术攻关。然后研制出可以满足类似空客A330之类的双发远程客机还是非常现实的,
    毕竟,他本身就是80年代的飞。从技术上来说,在未来的十年内推出这款飞机,并不是没有可能的。
    想到这李毅安说道:
    「我们需要的是一款航程够远,载客量够多的双发喷气式客机。」
    「什麽!」
    林康伟有些大惊失色的说。
    「现在即便是最大胆的设计师,设计出来的也是三发客机,一来即便是有一台发动机出现故障,凭藉两台发动机他们仍然可以全的降落在机场上。」
    这也正是三发喷气式客机流行的根本原因,相比于四发飞机,他少了一台发动机,成本降低了不少。
    但是,也就是那样了。
    毕竟两台发动机更省钱。这也是后来为什麽双发飞机成为商业航空主流的根本原因。
    原因无他就是因为省钱。
    对这样的质疑,李毅安说道。
    「那麽截止到目前为止,有没有一架客机在空中飞行的时候有发动机停止工作过?」
    阁下的反问让林康伟沉默了一会儿,说道。
    「应该还没有这样的案例。」
    确实没有这样的案例,因为所有的发动机在投入使用之前都会经过长时间的实验,除了耐久性实验之外,还有就是在各种恶劣工况条件下的实验,是因为有了充分的实验,所以航空发动机的无故障使用期限远远超出普通人的想像,况且每一次起飞之前,地勤人员都会针对发动机进行及其严格的检查。
    正因为这种软体和硬体上的过硬,才使得航空发动机的故障率是非常低的。
    「那不就得了吗?双发宽体式客机无论如何肯定有着对三发或者四发宽体客机的天然经济性优势。
    我认为我们可以重点放在双发宽体是客机上。就未来的航空业发展来说,市场,远程和洲际是等双发宽体机的天下?
    洲际航行不一定非是飞到枢纽城市。也可以直接飞往那些二线城市,这样的直达航线,反而更受市场的欢迎。
    而且,飞机越大,其上座率也就越不高,毕竟那麽多座位摆在那里,你想把客人给填满了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考虑到这些因素我认为我们还是应该研制双发远程宽体客机。」
    接着,李毅安笑着说道。
    「而这款飞机就是我们进行市场竞争的杀手鐧。我们可以利用这种可以飞洲际任务的双发宽体远程客机给波音公司最致命的一击。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