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章 分划中军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董昭赞同道:「中军本就是骑军更多。以内制外,正是要以中军巍然不动之势镇压四方。」
    「陛下深谋远虑,臣万万不及也。」
    曹睿摆了摆手:「朕即使再不懂军略,两次大战全程跟下来,该知道的也就都知道了。」
    「如今朕要重新分划中军,正要借西阁之力。需要一得力之人丶将这件事推行下去。」
    董昭笑着看向皇帝:「是不是此人需要铁面无私丶从不结党?最好还懂军略丶能担得起日后军国重任?」
    曹睿若有所思的瞄了董昭一眼:「是这样。董公有人选了?」
    董昭哈哈一笑:「陛下睿断,臣确实想起了一人。除了此人,臣再也想不到其他人选了。」
    曹睿也露出笑容,用手指了指东南方向。
    董昭拱手道:「臣推荐前将军满宠满伯宁入西阁为任!」
    原文在六#9@书/吧看!
    曹睿点头:「那好!朕就准了董公所请,下午便让中书诏满宠回朝!」
    「满宠在豫州所统之兵,何人可以继之?」
    董昭道:「右将军朱盖或可。」
    曹睿点头:「董公之言极为妥当!」
    董昭提醒道:「虽说中军重新划分,但中护军一职却仍然空缺。」
    「中护军主天下武官典选,各都督麾下的校尉丶司马,以及各州郡的都尉,都由中护军主持选拔。」
    「桓范去职,目前中护军一职空缺,当找人补上。否则无以应对全局。」
    曹睿叹道:「略阳的事情军报中写的清楚,想必董公也都知晓了。」
    「当日张翼意图刺朕,众人心中尽皆不安。桓范在帐中请罪,朕也就顺势将他外放到了安定郡。」
    「若细细论起来,桓范乃是无心之失,朕心中并没有真怪罪他。也是时候将桓范叫回洛阳了。」
    董昭点头道:「陛下现在亲领中军,又拔擢毌丘俭为中领军。桓范籍贯与陛下同郡,在当下的朝中实属难得。」
    曹睿道:「皇帝也没办法不靠乡党宗亲,又何况其他人呢?」
    董昭也叹道:「陛下说得是啊!就像吴质与臣同乡,虽然其人名声不佳,但臣与吴质也不得不常常来往。毕竟洛中为官之人,并无几个出身于济阴郡的。」
    曹睿笑道:「没有济阴郡的,来个山阳郡的可好?左右都是兖州乡党。」
    董昭心中悚然一惊。
    方才说话之时只图嘴快,却将这一茬给忘了!
    满宠籍贯山阳郡,与自己济阴郡乃是邻郡。济阴丶山阳两郡都面积不大,定陶和昌邑的距离也并不远,与同郡并无多大差异。
    刚刚推荐了满宠,皇帝会不会相疑呢?
    董昭刚要解释,却被曹睿笑着叫住了:「朕知道董公想要解释什麽,朕不在乎。」
    擦了一下额头上并不存在的汗珠后,董昭尴尬应道:「陛下圣明,臣绝无半点私心。」
    曹睿哈哈一笑:「好了,朕还有最后一事要问你。」
    「赵俨此人堪用吗?他现在为陈群的军师,若朕召陈群回来,以赵俨督荆州如何?」
    董昭微微一愣,随后脱口而出:「赵俨资历并不太够。虽然他与颍川郡中的辛毗丶陈群丶杜袭一齐知名,号为辛丶陈丶杜丶赵。」
    「但陈群家世更高,与其他三人并不能等同。」
    曹睿笑着接话道:「辛侍中曾为大将军军师丶杜袭现为大将军军师,而赵俨现为骠骑将军军师。」
    「颍川名士,怎麽就惯做军师呢?朕听董公的意思,赵俨似乎并不足以督荆州?」
    董昭正色道:「臣不怕得罪人,在陛下的面前实话实说。如今都督一方的是大将军和大司马,赵俨又何德何能呢?」
    「陛下可以使赵俨监荆州诸军事。比都督弱了一层,所做之事并无本质上的差别。」
    曹睿赞同道:「这个安排不错。陈群回来,赵俨补上。朕再让夏侯儒返回荆州统军。」
    董昭道:「赵俨此人在荆州乃是专人专用,用在荆州合适丶别处就未必了。」
    曹睿明白,董昭是知晓自己对颍川人的观感的。如此说法,恐怕也有迎合自己心思的用意。
    但不管怎麽说,总归于国事无损。
    曹睿本想再与董昭讨论一下三名侍中的人选,聊到这里已经没有兴致了,于是起身准备回到书房中去。
    「董公随朕一起来书房吧。此番众将叙功之事,一并议个结果出来。」
    「遵旨。」董昭伸手向前:「请陛下先行。」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