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大江向东,艨艟向西,相背而行。
孙权所在的四艘艨艟自知不敌,上下士卒竭力划桨,又抛出船中压仓之物和多馀物件,使得船速更加快了起来。
孙权身后魏国水军之中,陆逊持着望远镜朝着远方渐渐变小的四艘船只皱起了眉头,随即下令横海将军桓嘉在此镇压局势,领着乐綝部和本部弓遵部的船队追逐而去。艨艟在前,楼船丶斗舰在后,渐渐在江中拉出前后数里的距离来。
吴人逃亡心切,魏将焦心立功,双方都不曾放松。终究是由于船只更好丶人数更多,临近傍晚之时渐渐被魏军船只追近。
半日的战事和两个时辰的逃亡,即使孙权本人在战事中不曾挥刃,思虑交加,也已疲惫万分。
转过一处大江弯折之处,四艘艨艟继续行向西南,进入一处开阔的江面。
西面天空中赤红色的一轮大日映在水中,江中水波竟一时如血色般显着红光,而江水东面的石壁上竟也显得赤红而模糊了起来。
站在船首丶心中焦急的孙权经过一整个下午的逃亡,突见江中这般景致,一时朝西边的开阔地域看去,竟有些看得痴了。
孙权虽然明白这是一种自然现象,清晨下了暴雨,半日阴云,又向西行了这麽远,该有晚霞也不奇怪。但自然的伟力还是使他心中晃然。瞳孔之中映着赤色的云霞,孙权呆立了许久,方才转过头来,朝着指挥此船的百人将望去:
「此是何地?」
大吴皇帝就在他的船中,对于一个小小的百人将来说,心中自然惶恐而不安。孙权上船以来,只下了全力向上游奔逃这一个命令,再无他语。百人将听了孙权此语,小心应道:
「陛下是在问末将?」
「是。」孙权应声。
逃亡途中,尊卑有分,礼数却也不得讲究太多了。百人将诧异的看着孙权的面孔,皇帝居然连这个地方都忘记了吗?于是开口小心回应道:
「陛下,此乃赤壁。」
这是赤壁吗?孙权一时失神。
前段时间孙权在夏口大肆追封,从孙氏肇立基业以来的所有良将都追赐了爵位,而那些或是熟悉丶或是模糊的身影在现在又一次随着『赤壁』二字显现在孙权脑海之中,似就在他面前一般。
人群最中一人,雅量卓然,昂然注视,雄姿英发,不是周公瑾又是何人?
赤壁……周郎……
孙权压抑了一整日的情感终于临近决口,胸中淤塞之感让他几近欲狂,想说什麽,却说出不来,只是一味的抚着胸口不语。
百人将难得与皇帝说上了话,见皇帝似乎不难相处,心中疑虑又多,于是接着问道:
「陛下,我们今日逃了这麽久,全将军丶孙将军丶张将军今日能生还吗?」
孙权双颊紧绷,微微摇头。
作为低级军官,关心主将死活是合理之事,孙权即使心中再难,人在舟中,还是不能为此而苛责部下的。
「陛……陛下,军中都流传扬州已经都被魏人所夺,张将军一直都对我们否认此事。今日船只又离了夏口,末将和军中弟兄们都想知道,扬州是不是都被魏人夺了?」
孙权眼神有些飘忽不定,依旧望着江中泛着红色的波浪和江畔赤色岩壁,只是略略点头以作回应。
话说到这个份上,包括孙权左近的亲卫也都一时围上来听。当看到大吴皇帝陛下亲自承认了夏口或将全军战殁丶扬州尽数不在,悲戚之意一时蔓延开来,众人或是呆立丶或是靠着栏杆作疲累状,甚至还有几名颇为年轻丶面孔二十岁上下的甲士抹起了眼泪来,其中一人也顾不得什麽身份差异了,泣声开口问道:
「陛下,我父母丶新妇都在芜湖,军中传言芜湖被魏人屠了,不知是也不是?」
众人齐齐朝着孙权望去,他们都拿身边的这个皇帝陛下作为依靠,而这个大吴皇帝,此刻看着赤壁景色,一时全无心气,甚至畏惧到连与这些士卒目光都不敢对视的程度,装做没有听见一般,依旧朝远方望着,闭口不言。
这是吴国中军,除了几个二十馀岁的年轻人外,馀下多是军中积年的老卒,胜仗丶败仗都打过的那种,甚至有些老卒已经从军了二十年。此刻见孙权如此形状,如何还不知皇帝这是心气全无,颓态尽显?
另一边,魏军船队。
「传我将令,打旗语,命左右各艨艟突击包围敌船。」乐綝皱眉朝着不远处江上的吴军船只指去:「追了半日,本将倒要看看这几艘吴船里都是什麽人物,竟跑了这般远。」
「遵令!」亲卫点头应下,而后来到船顶挥舞旗帜,左近十馀艘艨艟按照旗语从两侧朝着吴船包围而去,而吴船依旧努力,速度仍然渐渐缓慢下来。
战了一日,士卒尽皆疲累,船只上人数更少的吴军终于丧失了机动性的优势。
「陛下,魏船来围,如今该当如何?」方才那位百人将又急忙来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