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3章 东西相顾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满宠闻言却喟叹一声:「陛下圣断,臣的想法也差不多。」
    「扬州丶荆州两处,从眼下的形势来看已无大碍了。孙权失去了进攻支点,陈司徒又在濡须筑城成功,从此就可以依着城池与吴军对耗了。」
    「臣惟一担忧的就是陈仓那边。」
    曹睿微微挑眉:「粮草?」
    满宠点头:「粮草!」
    曹睿却似乎并不忧心,从容的摇了摇头:「尽人事而听天命,这话放在战事上也同样适用。」
    「秦州各军的粮草状况已成定局,从河南调运是来不及了,也无法再从关中屯田和百姓那里强征粮食,现在是太和年间,又不是兴平年间。」
    满宠嘴角微微抽动了一下,吞咽了一下口水,强行压住了想要说话的欲望。
    脑海里却浮现起了一张故人的面孔:程昱程仲德。
    陛下怎麽言辞这般锋利!
    兴平年间关于粮草的事情还有什麽?满宠只能想起兖州乏粮之时征粮的所作所为。那时满宠还是一位满怀赈济天下志向的年轻官员,刚被曹操徵辟为从事,却在得知程昱将本县同乡做成肉脯之时,几乎将胆汁都呕了出来。
    曹睿没有关注满宠的面部表情,而是又接着说道:
    「论将领,大魏在关西有大将军丶张征西丶郭征蜀丶陆护羌四人。论军力,朕又将羽林右军万骑给大将军派去了。论信任,朕也已让卫师傅去做了关中护军。」
    曹睿终于转过头来:「平心而论,满将军,朕该做的事情都已经做了,只差带着全部中军亲去秦州了。但彼处粮草又无法尽数供应,朕一个人去,又能比大将军丶比张儁乂丶比陆伯言指挥的更好吗?」
    刘晔此时进言道:「陛下所言极是,若这次诸葛亮依旧无功而返,那吴蜀二国的衰弱形势将再难避免。」
    「是啊。」曹睿长叹一声:「朕也想积累国力,也想与民休息,不是朕要战,而是孙权与诸葛亮侵攻过甚。」
    「朕与你们就等着大将军在关西的战果吧。」
    「定会报捷。」刘晔轻声说道。
    几人就这般边走边谈,直到走入了书房之中。曹睿在桌案后或停或写,半个时辰后,才将那封给孙权的书信拟好,而后又盖上了自己的私印。
    「刘卿,且近前来。」
    刘晔闻言会意,上前替曹睿将书信迭起装入信封之中。
    曹睿缓缓说道:「朕前几日让曹泰给孙权的那封信,内里写着劝降孙权的话。」
    「按着当下襄阳的形势,若孙权执意在襄阳外屯兵守着,朕还能敬他志向几分。可他乘夜将军队撤回江北,为自己寻得一个稳妥到不能再稳妥的位子,朕也就不得不看低他三分了。」
    刘晔收起信件,双手持着此信走回了座位之中。见满宠等人盯着刘晔手中的信看,曹睿也继续说道:
    「这封信算是朕与孙权最后一封信了,此后朕将不再写信与他。朕与他明白说了,他在江东丶在武昌愿意做什麽就做什麽,执意僭越朕也不再拦他。只望来日清算之时,他和富春孙氏能够承担的起这般代价。」
    「刘卿,发出去吧。」
    「臣遵旨。」刘晔神情严肃的应道。
    ……
    秦州,武都郡。
    随着魏延与诸葛亮两军距离的不断拉近,通信时间也缩短到了数个时辰,在当下的下辨战场与分割为东西两部的魏军比起来,可谓如臂使指一般。
    等到张合率军抵达狭山以东十里之时,魏延已经在此等候数日了。
    张合也不再近前,而是就近寻了一处山势和水源都佳的地方,在此安放营寨。
    「斥候已经探过了?」张合端坐军帐正中,平静问道。
    陈凭知道张合素来的行事风格,拱手应答:「禀张公,已经探查两遍了,并无危险。」
    张合点了点头,侧身看向陆逊丶李严二人:「我欲领亲军去前线查看地势,伯言丶正方也随我同去。」
    「是。」
    「遵命。」
    战场上的每处细节,都可以决定数万大军的生死胜败。对于一个优秀的指挥官来说,亲身近前查看地理山势乃是再寻常不过的基本功。
    百名骑士护卫着三人,抵近了蜀军营前三里之处。
    早有斥候寻得了便于观察的高处,张合一行也随即缓步上前。说寻得似乎也不贴切,此处地面之上还有着些许战斗过的痕迹,兵器甲胄都已作为战利品带回,但盖了一层薄雪的地面之上,血迹总是难掩的,此处应是斥候从蜀军手中抢下的。
    三人朝着西侧望去,远远见得蜀军营寨,竟也同时盯着不语。
    李严差些,但也是个知兵之人。张合和陆逊的军略就更不必说,可面对着蜀军这种防守的地势,却也一时犯起了难。
    狭山以狭为名,地势的特点自不必多说。从西面通往东侧下辨的主路皆是山中谷地,谷地再向前就要经过一处山脊,而蜀军此处的营寨,就依托着山势而建,坐落在山脊的最高处。并以此为中心,似张开两只臂膀一般,延伸到两侧的山上。
    野战最怕仰攻,在秦州的山地上仰攻蜀军已经修好的防线,更是一件难上加难的事情。若对面是什麽寻常的三流将领,借着士气全军压上,或可沮敌士气一鼓而下。
    但对面是魏延,魏延手中的八千士卒更是诸葛亮手中的精锐。
    若不顾形势强行使士卒进攻,无异于在此无故抛洒性命。
    李严默不作声,张合也不说话,陆逊只好轻咳一声,打破了此处的寂静。
    「张将军。」陆逊缓缓问道:「此处地理我虽不尽知,但我也明白冬日仰攻并不可取。能否绕过此处狭山,寻一其他通路,绕后而攻魏延之背?」
    张合瞥了陆逊一眼,确认了陆逊并没有开玩笑之后,说出了自己心中所想的答案:
    「若是绕的远了,就算魏延不动,后面诸葛亮也可调兵来歼灭此部。若是绕的近了,敌军必然发觉,并无意义。」
    「那便是要强攻了。」陆逊摊手说道:「大将军昨日已有明令,命我等十日之内拿下狭山,择机向东推进。」
    「纵火如何?此处山势树林茂密,虽说火势一起难以控制,却也并无更好的法子了。」
    张合丶李严同时看向了陆逊。
    对于这种山林之中的仰攻作战,陆逊可谓是三人之中最有经验的一个。昔日在夷陵之时,陆逊面对依托山势结营的刘备,就是用火势来使已经疲惫的蜀军溃散的。对于焚烧森林一事,陆逊已经有了一套非常标准的实践流程。
    判断风向丶准备引火物什丶择机纵火丶纵火之后怎麽进攻丶如何趁乱寻敌……
    陆逊有着这个时代最丰富的实战经验。
    但很快,这个提议还是被张合给否决了。
    「不能纵火。」张合沉声说道:「伯言,我知晓你善此道,但纵火一看天时二看地利,火势一起容易,何时再退就难说了。若是大火多日不下,逼退了蜀军不说,将我们与大将军道路隔绝又当如何?」
    「此事太过冒险,我不能应。」
    陆逊幽幽说道:「那就只好强攻了。张将军,不如今日先派两千人试一试蜀军的成色?到时再定军略不迟。」
    「好,我去与阴渐下令。」张合应道。(本章完)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