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王雄却淡然的摇了摇头:「卫仆射,就算交趾丶九真丶日南这几郡丁口再多,也算不得什麽,人多与兵多并不相干,兵多与战力多寡也并不相干。」
「在下昔日在凉州做刺史时,河西胡人作乱,兵有数万骑之多,隐隐为大魏边患。可一朝斩杀贼首之后,其馀部众并不能抵御大魏骁锐,皆作鸟兽溃散。」
卫臻的眉头皱得更深了:「若交州形势再危,这个责任谁能承担?」
王雄解释道:「七郡之地已经叛了四郡,最差还能如何?或许真如蒋刺史方才所言,应当相信交州一二,相信毌丘仲恭之语。」
卫臻深深看了王雄一眼,而后朝着曹睿拱手:「请陛下圣裁。」
王雄也是同样行礼:「请陛下圣裁。」
位置坐得高些,看东西往往更深丶更容易。
朝中臣子都说卫臻是宰相气度丶持重任事,但这是客气的说法,若换个修辞,则是有了些许专权的意味,事事都求皇帝用自己之言。
曹睿对此倒是没有纠正过半分。大多数情况卫臻的坚持都是对的,少些情况曹睿也能自己纠正,卫臻大多时间是在执行曹睿自己的意志。
不过,在曹睿看来,右仆射的权柄还是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卫臻的个人态度。
倒不是说卫臻做事不好丶或者有了其他心思,而是卫臻将朝中事情的担子更加压在了自己肩上,对于自己认为正确丶但同僚们表示怀疑或者反对的事情,比以往更加用力的去争取。
曹睿笑了一笑:「你们二人先都坐下。朕倒是有几分看法。」
「交州在汉末也乱过许久,但乱的主要是北面的南海丶苍梧丶合浦丶郁林四郡,户口减少,相比之下倒是交趾郡的户口更多些,在前后汉之时交趾郡本就是交州户口最多的地方。」
「但王侍中方才所说,朕倒是以为极对。就算仲恭有一万人,对面是交州叛臣和孙登馀党,这些人就算能聚起三万丶五万兵,又能有何战力呢?」
卫臻愈加恳切的说道:「启禀陛下,交州亦是大魏疆土,百姓祸福系于朝廷决策,臣恳请陛下为交州百姓计,遣兵南下速速平定,以防夜长梦多。」
曹睿道:「卫师傅就认为仲恭一定打不赢吗?」
卫臻略略低头,没有多言。只言片语之间,卫臻已经完全明白了皇帝的立场。
这已经不是交州叛变与否的问题,而是涉及毌丘俭的前途与声望的问题。
他卫臻在太和年间屡屡重用拔擢以至人臣实职之首,不就是凭藉着昔日在陛下潜邸教授过陛下政事丶以『卫师傅』三个字屡屡重用,从未受到过阻碍。
毌丘俭也是陛下嫡系!
老实来说,朝中历来是对毌丘俭作为主帅和封疆大吏的能力有些持怀疑态度的。
昔日伐吴之时,毌丘俭一路在江东的战果并不甚大,还是凭藉征讨山越获了功劳。讨山越,吴国都能压着打,更别说大魏军队了,朝中有人认为毌丘俭是凭藉陛下亲信强行被送上公爵之位的。而后收复湘州四郡顺风顺水,交州也是望风而降。
此番交州叛了四郡,他这个交州刺史难辞其咎,罢官夺职都是正常范围。若毌丘俭要等着荆南兵来再打赢叛军,这也基本上给毌丘俭的政治生命划定上限了。
曹睿当然不能允许这种情况发生。
一方面是相信毌丘俭,另一方面也是在测试毌丘俭的成色丶测试他能否真的表现出卓然之才丶可以担负国家重任。
曹睿淡淡说道:「朕还是赞同王侍中和蒋刺史二人的看法。孙登昔日在江陵丶西陵那般局势都毫无作为,到了交州就能摇身一变丶割据成患了?」
「荆南的兵力不动,依旧为明年伐蜀做着准备,交州之事由交州自行平定!就这样决定!」
「陛下英明。」众人齐齐起身行礼。
……
众人散去之后,有职务之人各自返回官署。曹真无所事事,司马懿在洛中的公务也已办完丶现在算是休假时间,蒋济也无事,三人走到一起去,来到曹真在洛阳的府上闲聊。
蒋济还是会做人的,令随员从自己家中取出来洛阳时所带的包裹,取了一大包来到曹真府上。府上侍者接了此包裹后,由蒋济在曹真面前亲自打开。
「子通,此为何物?」曹真走到桌案前凑近了看。
司马懿也背着手走了过来。
蒋济笑道:「殿下有所不知,此物为茶叶。」
「我前年来洛阳时带了许多扬州风物觐见陛下之时,陛下向我询问了此物,还细细描述了一番此物形状,以及制作的方法。去年我命人做了一些,并未成功,今年又试了一次,方才制成陛下所描述的茶叶。得了两百馀斤,给陛下进了一百斤最好的,其馀我都带来洛阳分与众人。」
「泡在沸水之中,待其渐温后可以饮用,口感殊异,且有回甘。」
说到这里,蒋济也转脸对着司马懿笑笑:「当然,仲达那里的茶叶我也备好了。」
司马懿微微颔首:「看起来是某种树叶一般?从何处所得?」
蒋济道:「在吴郡的钱塘县寻得。也不知是何人与陛下说了此物,我也是令人仔细寻了许久方才寻到。」
司马懿并不在意:「或许是那些吴国降臣说的。」
曹真也不太在乎:「我回河间去问问诸葛恪,他也是吴国旧臣,或许知道此物。」
蒋济招呼侍者泡了三杯茶水,几人尝着此物,继续聊着,不久就说到了自己后嗣之事。
曹真放下茶水,捋须说道:「离开洛阳这两年多,我膝下多了三个孙子。昭伯生了两个丶昭叔生了一个。」
「听闻仲达的次子也为你诞下孙子了?」
「是。」司马懿略略点头,而后叹道:「只不过我家子元只有女儿,离洛阳多年,也不肯将家室带到交州,至今也没有儿子。」
蒋济在旁笑道:「你们还不知晓吧,我从扬州来,夏侯太初上月刚刚生了一子。」
「我那外甥有后了?可喜可贺!」曹真笑道。(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