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裴潜点头:「臣知晓。前汉武帝遣路博德丶杨仆平定南越之乱,分珠崖州为珠崖郡丶儋耳郡,因彼处夷人反叛频仍,前汉元帝时废除珠崖郡之制。未废除之时,珠崖郡辖瞫都丶珠崖丶苟中丶紫贝丶临振丶玳瑁丶山南七县之地。」
曹睿道:「既然孙权有过这种尝试,朕就将珠崖州之地改为大魏的珠崖郡,与吴国区划不同。仍然设置瞫都丶珠崖丶苟中丶紫贝丶临振丶玳瑁丶山南七县之地,令交州刺史慢慢收复此地。」
「珠崖郡坐落海上,以珠崖州为中心出海,可以迅捷抵达交州最南的交趾丶九真丶日南三郡,此地不得不控。说实话,朕有意让仲恭暂时驻守于交州数年,让他一并将珠崖郡收复了便是。」
「就让司马叔达去珠崖郡当太守吧。」
「陛下圣明,臣领旨。」裴潜拱手应声。
曹睿点了点头:「第三件事呢?」
裴潜拱手说道:「臣第三件事乃是臣的一个冒昧之策,此前从未有过,还请陛下先恕臣冒昧之罪。」
「说来。」曹睿淡淡应道:「别提什麽冒昧不冒昧的,朕要看你说了些什麽才是。」
裴潜轻声说道:「此前陛下曾与臣等有过言语,伐吴之后,有三件政事上的要务要做,为田土丶赋税和教化。」
「依照陛下的圣训,扬州南三郡丶江州丶湘州丶交州都是新归之地,应当先在这些州郡细细厘定田土丶度田分田而防止兼并,以及推行县学丶郡学丶州学等教化之事。」
「臣以为,无论是扬州之南三郡,抑或是江州丶湘州丶交州三州都离洛阳过于遥远,通信来往极为不便。此皆新附之地,推行并改善吏治任重道远,而且若以寻常州刺史丶郡太守的设置来做未免有些乏力,远离了中枢监管,官吏又粗疏……恕臣直言,这些事情即使在中原执行都颇为艰难,更遑论新归附的这些南方州郡了。」
曹睿挑眉问道:「所以呢?」
裴潜站起身来,躬身一礼:「臣有一策。」
「此前陛下长久在外,陛下所在之处为行在,尚书台丶枢密院皆于行在处理政事,上下交通极为便利快捷。陛下即将北归,南方各郡各州之事或将迟缓起来。不若在大江中游丶武汉之地仿照行在之尚书台,设一行尚书台坐镇于此,监督扬州南三郡丶江州丶湘州丶交州的度田丶赋税和教化一事!」
曹睿皱了皱眉头,裴潜的这个说法他从未听过,行尚书台……
不过转瞬过后,曹睿双眼微睁,低声说道:「行尚书台……行台?」
裴潜有些诧异:「行尚书台或许也可称为行台!」
曹睿又问:「岂有分数州之地的行台?」
裴潜拱手:「回禀陛下,臣以为此行台当只监督管理度田丶赋税和教化三件事情!不涉及军事,不涉及行政,只监督与审查,或许也可训练官吏!」
「陛下曾说,田制丶赋税乃是天下万民谋生之本,是大魏天下得以存续之本。江南新归,正好以此地来改革!既是改革,当认真推动方可。陛下,洛阳实在太过遥远了。」
「你……裴卿,你既然有如此想法,可有担任此行台之人选?」曹睿反问。
裴潜正色答道:「陛下,司空曾于兖州等处监督减赋丶分田一事,于中枢群臣之中经验最丰,执政之能又格外出众,且其体魄又在中枢群臣中最佳,可担此重任。臣冒昧以为,或许应令司空担任此行尚书台之职,为大魏分忧,为陛下分忧!」
曹睿没有回应,而是开口问道:「裴卿还有其他事情要说吗?」
「臣没有了。」裴潜拱手。
「裴卿且回去吧,另外将刘晔给朕唤来。」曹睿淡淡说道:「至于你说的这个行台之事,朕要再思量几日方可决定。」
「臣遵旨,陛下早些休息。」裴潜站起行礼,小步退出了卧房之外。
曹睿挥了挥手,而后继续躺下。
若是将司马懿藉此缘由外放,倒是有些过于使他劳累了,不过裴潜说的也有几分道理,若无强有力的监督,南方数州做好此事还不知要多久才行,若司马懿做不好此事,其馀之人也没什麽指望。
可若是让司马懿为此行尚书台之主官,副手该选择谁来做?(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