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曹睿是亲自去过汉中的,而且是亲自率军击败了诸葛亮的第一次北伐出兵。蜀道之艰难丶关隘之险峻丶后勤之疲累,曹睿非常清楚。
在曹睿看来,郭淮也难以说出什麽来。
此番对话,不过是对郭淮综合策略的一个考量罢了,没指着郭淮就真能说出个奇策丶一下子把防守的诸葛亮打崩掉。
等了许久,郭淮终于站起拱手行礼:「陛下,臣已经想好了。」
「嗯,说说。」曹睿依旧淡然。
郭淮道:「陛下若是以臣攻蜀,眼下吴国平定,臣以为当汉中丶荆南两路进军,蜀国地狭而民少,大魏两路皆可以重兵进攻,蜀国定然分身乏术,可为大魏所乘。」
「然后呢?」曹睿抬眼问道,他并没从郭淮的话里听见什麽新鲜内容。
郭淮道:「若陛下以臣为关西主帅,按照关西形势,雍丶秦丶凉三州共可出动四万馀兵,臣请陛下从中军向关西再调三万左右,使兵力达到七万至八万。这等兵力,凭司隶丶河东和关西本地的军粮即可支应,不用费力再从中原调粮,以致国家过于耗费。」
「嗯。」曹睿努了努嘴。
郭淮的目光往前方略略看了一眼,而后继续说道:「待出兵之时,臣以为阳安关丶阴平等不应急攻,应使一支大军走米仓道入阆中,以此坏益州腹地,破蜀国全局之守备!」
「米仓道?」曹睿倒吸了一口气,直直看向郭淮,连上身都坐直了:「还真有你的,米仓道怎麽走?若你不说,朕都快忘了有米仓道这麽一处了!」
郭淮将皇帝的变化看在眼里,不紧不慢的说道:
「回陛下的话,从汉中及秦州攻蜀有三路可走。一为阳安关,二为阴平,三为从南郑向南穿过米仓山丶可直接到达汉昌丶阆中的米仓道。」
「自太和二年以来,大魏多次叩阳安关而不克,彼处地势险峻,与汉中之阳平关仿佛,臣也去过阳安关数次,着实难攻。而阴平处亦有蜀军城寨营垒蟠踞,且从下辨丶武街一路行军,粮草转运亦是艰难。」
「可若从米仓道走,只有道路险峻一个难处!」郭淮声音坚定了半分:「臣大略算过,就算蜀国能聚起十万兵来,留一万于内,北丶东两路各四万馀。大魏堂堂正正之师自雍凉而来,米仓道可出兵一万至两万为奇兵,以破全局!」
「与其大军在阴平丶在阳安关久攻不克,不若将这些转运的粮草丶军资丶人力用在米仓道上,以助大魏从此道入蜀!」
曹睿用手指捻了捻颌下胡须,想了几瞬,而后问道:
「以昔日张儁乂之能,率万馀人从南郑取巴西,在宕渠与张飞相持五十馀日,最终引数十骑败北而还。」
「郭卿不怕此事再重演一遍?」
郭淮躬身一礼:「大魏军队之强,非建安二十年可比。蜀军战力,亦与昔日不可比拟。」
「臣二十年来,凡遇战事,每每以张儁乂为楷模,昔日张儁乂之败臣尽数知情,若大军再从米仓道出,必不至于昔日重演。诸葛亮素来短于军略,屡屡败绩,此人定以阳安关丶阴平二处为重,而忽视米仓道!」
「陛下,蜀国如今并没有第二个张飞了!」
曹睿略略点头,朝着左右的裴潜丶王肃二人各自看了一眼,而后说道:「郭卿或许还不知道。昨日从荆南满将军处刚到的军情,说陆伯言此前率军于西陵处探得,蜀国已经占了西陵左近,伪帝孙登已经降了蜀国,率残部入蜀去了。」
「这……」郭淮一时惊诧,但很快便知晓了自己该说些什麽:「孙氏割据作乱,该得此报。此事乃吴丶蜀自乱,与大魏无损,并不影响大魏军略。」
「是啊。」曹睿也感慨道:「朕率军从猇亭离开的时候,也想过蜀国该如何去做。」
「以朕来看,蜀国上策是与吴国继续联合,以孙登为客将守西陵,为其支应粮草军需。中策是与孙登划清界限,各守边界。下策才是吞灭孙登。」
「朕原以为蜀国有了诸葛亮能明智一些,却没想到他们仍然这般不智。蜀国本就兵少丶才能之士短缺,谨守蜀地关隘才是正途。如今他们一面在白水驻军,一面在西陵驻军,相隔数千里,哪里能互相照应完全呢?无非又是与隆中对兵力二分相似的错处罢了。」
「蜀国将兵力布置拉的这般的长,郭卿走米仓道一路的计策倒也有几分胜算了。」
「郭卿。」
郭淮心头一凛,连忙应声:「臣在。」
曹睿道:「郭卿难得从雍凉回来。眼下关西应当无事,你三月再回去好了。」
「你稍后去枢密院,与刘丶徐二位枢密将你的此番言语细细说上一遍,与他们二人拟个大略的方案来。你儿子郭统在尚书台为郎,其馀几个儿子都在洛中,好生见一见他们。」
「待这些事情做完之后,朕准你再回太原老家一趟,祭祖丶见见故旧,衣锦还乡,随你自行决断。三月中旬再回洛阳,朕和中枢到时再给你一个决断。」
「郭卿,如此可好?」
「臣谢陛下恩典!」郭淮当即下拜:「陛下日理万机,尚能念起臣与臣家中几个不成器的儿子,此番恩德,臣实难报效万一……」
曹睿挥了挥手:「你且去吧。三日后朕要在南宫嘉德殿与洛中诸将饮宴,到时郭卿也要一并前来才是。」
「谢陛下!」郭淮再度行礼后,缓缓退走。
「米仓道,米仓道,米仓道……」看着郭淮的背影,曹睿嘴中轻轻重复着这几个字。
「裴卿,王卿,你们说到时攻蜀之时,朕要随在关西一路为好丶还是随在荆州一路为好?」
王肃想了想,答道:「蜀地乃是余寇,臣以为陛下应当如汉光武般坐镇长安即可,令诸将攻取即可。」
曹睿摇了摇头:「蜀地这地方……有些说法,即使忠贞之士入蜀,也难免会多些心思来的,朕并不想在这等战事中缺席。」
王肃微微低头,裴潜拱手道:「陛下之重比于山岳,陛下想将蜀军牵制在哪一处,就去哪一处好了。」
曹睿想了几瞬,笑着点头:「好,那朕去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