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0章 不能浪费食物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鳞片……。
    然后,撕咬头部后端的肉,很快看到了一段脊骨。下颚钳住脊骨,运起全身的力气,就像当初捕杀幼蟒一样,“咔~,咔~”,咬断脊骨。
    一段蟒头,一段蛇身随着小螳螂松开前肢而跌落到地面。
    整个过程小螳螂一气呵成,没有中途咀嚼吞咽肉食,休息。待到完成对蟒头的切割,小螳螂腹部剧烈的收缩,气门开合,补充阴凉的空气,很累。
    稍稍休息,小螳螂并拢捕捉足,再次捆住小了一半的蛇头,高高举起。
    后退着爬到最近的一株月季下面,一只足,一只足的攀上月季不算太粗糙的茎。爬到距离地面2个身长的地方,把蛇头插在一根尖刺上。
    蛇头微微晃了晃,固定住了。
    尖刺斜向上,蛇头也斜向上,大大的蛇眼朝着天空,倒映不出任何景物,完全失去了往日的神采。
    ‘成功了。’
    小螳螂回到地面,爬到那小段蛇身身边,不紧不慢的撕咬,咀嚼吞食肉食,刚刚的消耗让它又有了进食的欲望。
    这次进食不算长,地上的小段蛇身也还剩余不到3厘米的一小段,平铺在地面。
    抬起小三角脑袋,瞪向不远处的巨大蛇身,一对复眼看不出任何情绪,办法是有了,可这是一个大工程啊。
    ‘食物是不能浪费的。’
    小螳螂“四平八稳”的,向着幼蟒被切断的脖颈爬去。
    用触角,轻轻触碰幼蟒身上光滑的蛇鳞。
    ‘多么精致,多么优雅。’
    如此近距离的观察,小螳螂发出由衷的赞叹。
    幼蟒的鳞片,是由表皮层和真皮层这两层生成的。最外层是略带角质层的表皮层,蛇鳞呈现不同的形状或者图案,都是受表皮影响的。
    不同的蛇种表皮的形状,花纹是不同的,即使同一条蛇的蛇身上,不同的位置,蛇鳞的状态也是不一样的,蛇鳞是区分蛇种的重要方法之一。
    表皮表面坚韧,但相对粗糙。它可以很好的起到屏障作用,保护幼蟒免于一定的机械伤害。
    表皮是依附在真皮上生长,如鳞片状的表皮,是剥离不下来的。鳞片之间存在着形状不一的褶缝,这些褶缝大大增加了幼蟒匍匐爬行的韧性和皮肤强度。
    颈部后的蛇鳞,每片都有一厘米以上的宽度。小螳螂的小脑袋在蛇身上点动五下,停留在第六排的蛇鳞上。
    “嘶~,呼~”
    轻轻的吐了一肚子的气,小螳螂的一对下颚,开始沿着第五排蛇鳞的后端撕咬。
    咬破真皮,撕掉蛇肉,对准脊椎骨,开始撕咬,然后……
    咬,咬不断了,下颚在用力的时候,根部传来剧烈的疼痛。
    ‘唔~,唔~’
    ‘怎么回事’
    ‘是了,一天连续两次咬断蟒蛇的脊骨,这已经到了下颚的极限了。’
    (PS:嗯~,这里有夸张的嫌疑,要不我不知道一只普通的小螳螂怎么杀死那么大的蟒蛇了)
    短暂思考,放弃与幼蟒的脊骨较劲儿。
    沿着幼蟒蛇身径向的方向,咬断所有的蛇皮和蛇肉。沿着蛇身的腹部,继续撕掉蛇鳞。腹部与地面接触,鳞片更大,更厚实,颜色更淡一些,偏向灰白色。
    小螳螂已经吃过两段不算短的蛇身了,对蟒蛇的上半身骨骼构造有了清楚的了解了。
    如此操作,是因为小螳螂要给蟒蛇“拆肉剔骨”。
    小螳螂最锋利致命的下颚,今天很难再切断蟒蛇脊骨了,可是小螳螂要的是幼蟒身上的肉,为什么要和脊骨较劲儿呢?
    切断脊骨也不过是为了将蟒蛇切断儿便于移动蛇肉罢了。
    一段一段的给蟒蛇剔骨,一段一段的将蛇肉挂到月季枝的皮刺上。
    从蛇道的中段,到蛇道的中后段,月季枝皮刺上挂满了蛇肉。
    这些蛇肉大小不一,形状各异,有的可以称之为肉段。
    它们体积稍大,厚度可以达到5厘米左右,宽度5厘米,长度一般控制在10厘米以内。嗯~,因为再长,小螳螂就要搬不动了,就这样每段蛇肉也有小螳螂体重的2-3倍重。
    这些蛇肉段是靠近蛇身脊背部分的肉,是最好的肉,饱满,鲜红,肌肉纹理分明。
    稍微小一点的还有蛇肉块和蛇肉片,它们不同的形状是因为小螳螂沿着蛇身的走向切割造成的,小螳螂不会关心蛇肉的大小和形状的,它们最终都变成小螳螂腹中物,变成小螳螂的形状。
    月季枝上的蛇肉,挂的有高有低,高的大概有5个身长,矮的也要有1个身长(身长:“我现在16厘米。”)。
    太阳傍下山时,原本70多厘米的蛇身,仅剩不到30厘米的肉披着蛇皮,长在脊骨上了。
    前端一根裸露的脊骨,弯曲而略带粉白。
    脊骨上,每隔1厘米左右就有一对肋骨。肋骨很长,末端很锋锐。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