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使心里在意得不得了,也只能装作不在意,迎着道白三人踏上门口的七阶台阶,两扇红漆大门大开,穿过三进的院落,来到老宅的后院。
和六年前道白来时相比,这座宅院外围扩建了一圈,不过内里变化并不大。因为安排了一些仆人常年打扫,宅院里很是干净,一家人搬进来,立刻就能开伙摆宴。
两个健仆扛了锄头,掘开了天井角落的地,把埋在下头的两坛清德黄小心翼翼取出来,这两坛酒,当年只有陈道渌来时,陈之才舍得拿出来招待,陈道渌没留下,陈之就把两坛酒存到了今天,一直都没舍得拿出来。
道白经过时,陈洪特意指给了他看那两坛酒:“白哥儿,这两坛清德黄,父亲存了快二十年了,比你年纪都大哩。这么些年始终没舍得拿出来,今天你归家,他可是特意交代开坛给你尝一尝。”
这讨好的意味十分明显了,六年前道白虽然上山修道了,但在归来峰上依旧没有任何根基,他必须继续对父亲陈之无比孝顺,才能在宗族里保持一个好名声。
但现在,道白已经在陈家站稳了脚跟,四伯陈求法是他在归来峰最大的后盾,下菰城和落梅峰的两次表现,也让道白在老祖陈君谋那里得到了初步的认可,陈家的修士们对道白的为人和能力都有了认同,道白也就不需要再像以前那样,用孝顺来争取别人对自己的好印象了。
所以,几个月前他在乌程县同父兄见面时,不再像六年前那样一见面就对陈之大礼参拜,只是保持了基本的礼仪。甚至他可以逼迫父兄解放奴婢、分发田地,而陈之陈洪面对这样的逼迫,只能生闷气,却不敢和道白强项硬顶。
如果说六年前的道白是“潜龙勿用”,现在他便是“见龙在田”,陈之已经要像对待陈道渌一样对待这个儿子了。
不过熟读《感应篇》的道白没忘记,“见龙在田”、“飞龙在天”之后,就是“亢龙有悔”,物极必反,乾卦走到了极点,便是太阳化太阴,盛极而衰。
所以,哪怕他对陈之、陈洪这对父兄做的一些傻事很是烦恼,但他还是得尊重两人。
“父亲厚爱,儿感激不尽。”
说完,他又扭头瞅向了厨房,老宅的厨房仍在天井前的隔断那儿,道白往后院走去拜会父母的路上,闻到了厨房的油香,不由的停下了脚步。
因为早早得到了陈之的言语,老宅的仆人们早早就筹备起小寒的家宴,天刚亮后厨就宰鸡杀猪,整饬起鸡鸭鱼肉来。
嫂子张氏记得道白最爱吃老豆腐,让人去买了豆腐,亲自下厨,就和六年前一模一样。
“哟,白哥儿回来了呀!上回在县里看你吃得不痛快,今天啊还是嫂子来,给你做顿好吃的,你爱吃那几样,梅菜扣肉、腌笃鲜、油焖笋、粉蒸肉,还有你最爱的老豆腐,一样不少,你敞开了吃!”
道白一时有些恍然,父亲陈之和哥哥陈洪对自己的讨好,多半是带着些用心的,但嫂子张氏对自己的好,那是完完全全出自本心,没有丝毫的杂念,简直就和亲生的姐姐一样。这个家门里,除了嫂子,就只有道白的生母徐氏会对他这么好了。
想到这里,道白三两下脱了道袍,撩起袖子,走进厨房。
“嫂子这么辛苦,我怎么好意思光吃不做事,让弟弟来给你打下手。”
张氏愣住,别说道白这样的修道者了,就是陈洪这样的凡人,有哪个大老爷们肯下厨打下手的?
“使不得使不得,白哥儿你去看老爷太太他们就好,这儿我来就是。”
“老爷太太当然是要见的,可都到这儿了,哪里有让嫂子一个人忙活而不帮忙的道理。”
道白从帮厨手里接过活计,开始剥起了冬笋。外头的陈洪正想劝,道紫和怜月也跟着走了进去。
“我也来帮嫂子!”
“大奶奶,揉面的事情让我来吧。”
陈洪和张氏这对夫妻愣住,一时间都不晓得该如何应对了。
道白一边剥笋,一边和嫂子闲聊。
“老爷和太太近来都好吧?”
“好着呢,这些年家里过得宽裕,二老自然没不好的。你也晓得,老爷最喜欢吃四明汤团,今年不惜多花些钱,专程遣人去甬上县买呢!”
“才哥儿怎么样了?上次回家匆忙,身上也没带什么像样的东西,正好手头闲余的灵岩石,我雕个小物件给他,算补上之前的见面礼吧。”
张氏农家女儿出身,性情比较粗放,不像那些门户出身的小姐那样格外讲规矩,道白这么说,她也就放下要劝说的那些话语,笑着应道:“白哥儿可真是有心了,这孩子现在贪玩得很,你意思意思便是了,不用太过客气。”
陈洪一听妻子这么说话,赶紧抢过话头:“白哥儿,你那什么石头,是修道要用的宝贝,给个毛头孩子作甚,自己留着便是,休浪费了。”
被陈洪这么一讲,张氏才会了意,连忙应着丈夫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