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八章 新气象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物力,高效完成任务就行了。”
    又不是后台技术岗,做办公室的营销和线上推广,还不需要刚踏出学校没多少久的年轻人挑大梁。
    如果真是什么不得了的人才,金尚还得担心怎么安排才能留下,二三流的年轻大学生,刚刚好。
    ——
    再一次来到李萱的老家,金尚已经在周围邻居中有点存在感了,亲戚大多也知道这一号人,不会像过去那样,像看珍稀动物一样。
    准岳父家里人都还康健,就是上了年纪的李乐平受不得凉,大冷天的,精神有点不太好。
    尤其是今年,格外湿冷,哪怕温度不是特别低,但体表感觉极难受。
    “报纸上说,厄尔尼洛现象和拉尼娜现象交替出现,全球气候异常,这两年天气就不太稳定。专家说继非洲干旱粮食欠收后,西太平洋地区可能会迎来大范围降雨……”
    闲下来的老李特别喜欢瞎侃,尤其是金尚在的时候,有说不完的话题。
    大概也是家里人没人和他说这些,总和镇子上的老头扯淡,也有点不带劲。
    “也就是说,江汉流域有可能会迎来水患咯?”
    “年年都在谈,早点将中上游的几个水利枢纽建好,大概就轻松多了,不用每年为这个事劳神费力。”
    “应该快了吧!”
    这种大事,金尚说了也不算,所以就没怎么操心。
    “十几年前就在规划,一直吵不出个结果!对了,要是大坝建好了,会不会对生态造成影响?”
    “这个……应该难免吧!”
    希望这辈子能多设置几个回游通道,让长江里的鲟鱼不至于找不到繁殖地而灭绝。
    江豚现在还能偶尔有目击者,白鱀豚已经一年出现一次都难了。
    至于最濒危的白鲟,今后每一次浮出水面被人看见,都有可能是最后的绝唱了。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名气没那么大的本地水生动物,同样岌岌可危。
    人类近百年的发展太快了,野生动植物的被动进化过程压根适应不了如此激烈的环境变化。
    说起这个话题,李乐平也不由得一阵唏嘘。
    “我还年轻的时候,也跑过船,亲自看过拖网渔船怎么在长江里捕捞,当真是有点……太急了。”
    虽说那时候也有人意识到要保护珍稀动植物,可你要是把其他鱼虾都捞完了,什么鲟鱼和江豚之类的缺少食物,不一样会有生存危机么?
    当然了,这个问题要后一步解决,目前的当务之急是怎么驯服这条每隔几年就要闹一次大动静的“黄金水道”。
    水利设施的建设势在必行,虽说有可能会出现负面作用,但是,那些珍稀动植物是国宝,人更是无价之宝,过好小日子之后,有余力再来考虑更加长远的事情也不迟。
    “本地有一些小水电建设计划,你觉得我家要不要参与?”
    “看需求吧!华中地区的能源自给率还挺高的,如果没有自发自用的需求,其实没有必要往这个领域发展。”
    “我也是这么想的,咱家没有这样的人才,完全没有经验,承担不起太大的风险。”
    以农牧副食为主的乡镇家族企业,对电能的需求并不大,干这个并不合适,而且,能源企业要是不能做大做强,天花板其实也挺低。
    “在熟悉的领域深耕,再往周边发展吧,随意跨行,不太好。”
    别人可没有金尚这样的“金手指”,判断不了风险,一旦投资失败,损失太大了。
    “嗯!借助电商平台,我们这也搞了个特色食品品牌矩阵,从酒水饮料,罐头食品到地方推广,效果其实还可以。虽然认可度不高,但也能卖得出去。”
    这大概是学金尚和二姑父张华的商业布局。
    在研发产品做推广的同时,控制产地产量,并加强品牌建设。
    李乐平虽然已经不直接管事了,对家里的生意,还是挺关心的。
    “建大型养猪场的事,确定了么?”
    “太贵了,从前期投入到最终投放市场,总共要花十几个亿,压根负担不起,目前还是以农户散养,收购后集中售卖为主。”
    做个中间商,赚点差价,比直接下场搅动市场容易多了,风险也小很多。
    “慢慢来吧!今年的牛肉,蔬果和茶油运往长三角和京畿,不是也赚了不少?过个两三年,积累点资本,再找银行贷款,差不多就够了。”
    “再说吧!我是觉得这个能成,但……家里其他人有没有这个魄力,就不好说了。”
    “也是!”
    如果让李家人咬咬牙,凑个几千万上亿,还是很有希望的。
    投资一下子翻了十倍,那就不好说了。
    其实现在也挺好,用不着承担市场变换的风险,一家人过得也很不错。
    更何况,这么多钱,放在这种小地方,也容易出事。
    爷孙两人天南海北地聊了很多,有家长里短,有国际局势,也有生意上的,总之,还算合得来。
    天寒地冻,也不好到处闲逛,且大过年的,走亲访友之余,大家也各有各的事,挺忙的。
    金尚和李萱在云梦老家待了两天半,初五下午就回京城了。
    然后优哉游哉地过了三天清闲日子,金时、梅杏红和冼桂珍才携着小金凤回家。
    一转眼,就到了初八开业的日子。
    金尚难得去公司总部和各个分公司问候并发红包。
    上班第一天,总体到岗率才刚接近六成。
    不是管理不到位或者员工懈怠,而是交通不太方便,很多返乡过年的买不到进京的车票,不得不推迟行程。
    今年的春运出行和返回的人数越来越多了,证明各个地方提供的岗位其实很有限,年轻人不得不去大城市寻找机会。
    第一天上班,倒也没什么紧要的工作。
    唯有今夕商城和线下综合电器电脑商城的工作量很大。
    网络推广营销就不说了,离新学期开学已经不到十天了,寒假接近尾声,正是学生们购买新年“大礼包”的时候。
    尤其是大学生,家里相对富裕的,会为自家孩子准备一点好东西。
    比如mp3播放器,笔记本电脑什么的,小孩子的最好礼物,莫过于一款venus3游戏主机以及最新的游戏卡带。
    至于和飞信联络,以及加快数据中心建设,提前让风电场并网的事,急也急不来。
    倒是几件个人私事,让金尚有些意外。
    “你也准备要结婚了?”
    金尚好奇地看着魏双萍正儿八经地送过来的休假申请。
    刚上班没多久,刘燕青就乐呵呵地说自己准备在下个月暖和一点办婚礼。
    一次次相亲,让刘燕青都开始怀疑,自己到底能不能找到一个合适的女朋友,结果去年初,倒是遇到一个有意思了,两人断断续续聊了好久,再次见面,倒是显得很和睦,于是趁着春节互相见了父母,敲定了婚事。
    已经是过了二十七,快二十八的青年了,确实该考虑成家立业的事。
    金尚其实也听说过一点。
    就是魏双萍这事一点征兆也没有,突然就有了意中人?
    “也算是巧合,无心插柳吧……”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