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多了,想走就走的旅行,不用考虑太多意外因素了。
谈生意嘛,很多老板喜欢一边打高尔夫,一边说事,可惜金尚没这个爱好,真要找个私密的地方,讨论一些不方便在公开场合说的话题,就可以驾驶着游艇,开到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海上。
“不说这些了……”
摆摆手,制止了没什么意思的话题,李乐平问道,
“今年春节,你和萱萱回不回来?”
“大年三十在京城过,初二来云梦吧。那个时候,估计私人飞机也到了,很方便。”
“也行!说起来,你家里人还没来过,今年能不能聚一聚?”
金尚为难地答道:
“恐怕够呛,我大姑父那边调动工作,差不多要脱敏了,好多年没去看过,祖母和父亲可能要过去瞧瞧。”
“大姑那边啊……”
李乐平琢磨了一会,对金兰芝一家,还是有点印象的。
“也好,那明年再说吧。”
“行!”
老是李家人去京城拜访,没见金尚的长辈来看看亲家故乡的好山好水,一两年不凑巧也就算了,总不来,外人还要猜想是不是京城高门大户看不上乡里土豪咧。
“祖母是个闲不住的人,家里又添了个还在襁褓中的小弟弟,想走远都有点麻烦,待小金风再大一点,身子骨强健了,估计就能到处走动了。”
“大老远来一趟,先歇一歇,待会带你四处看看。”
吃过午饭,小睡一会,喝了点茶,李乐平领着金尚去看看家里的境况。
李景华接了个电话,似乎有点急事,临时出去了,金尚则随着老爷子走街串巷,明明可以直达的地方,偏要七弯八拐,到处和人打招呼,顺便介绍一表人才的孙女婿,花了一个多小时,才出了小镇子,来到一片点缀着小片农田的丘陵地带。
“这里……就是最近开辟的油菜和油茶田。”
“这么大地方?”
“小县城比不了大都市,寸土寸金的地方,可弄不到这么大的种植区。这地方,种主粮吧,小年轻受不了那个苦,而且收益太低了,各种宣传的致富经,有几分真,你我都知道,不成气候,还是要规模化种植养殖,科学加工,才有点前途……”
顿了顿后,李乐平继续说道,
“过去我们家基本以高糖作物,高产水果种植为主,也不是卖粮食,而是用来酿造酒水,做成罐头或者土特产卖掉。虽然利润不高,总量起来了,也比较赚钱,丰年能有个三五千万利润顶天,灾年也能有五六百万,保本不难。不过嘛……”
养活一大家子,也不容易。
可见老丈人家确实是有点家业的土豪,多年来的积蓄,也有不少,但不敢瞎用,就怕出个什么事,要用大钱。
祖上传下来的祖业不能丢,繁衍生息,人丁兴旺,裹步不前肯定是坐吃山空的结局。
主要还是种地越来越不赚钱,年轻人都去大城市闯荡了,只有逢年过节才回来,这对三四线小县城的打击还是有点大的。
如何让这片土地留住他们的子孙,可是让老一辈伤透了脑筋的难题。
最好的办法,自然是提高土地产出,让大家不用背井离乡外出打工,也能养活一大家子,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
“酒水副食的利润很高,可这玩意的竞争压力太大了,尤其是现在……”
“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虾吃土。地方上容不下太多杂牌,最后会整合成一个超级品牌,稳住本地市场,否则……”
就要被外来知名品牌或者国际大厂给兼并了。
危机感,是李乐平一直不愿意对后人说太多家业上发展的原因之一。
这已经不是管理手段,商业眼光和勤奋与否的问题了,而是大势如此,割地自守的小商户,尤其是没有上升通道的地方土豪,抵御风险能力不强,很容易在激烈的竞争中倒下。
自金尚暗示可以试着从油料作物入手开始,李乐平和曹恒开始安排转型,从油菜和油茶种植加工开始,经过两年多的准备和调整,今年终于开始大量出产菜籽油和茶籽油了。
前段时间,金尚旗下的船队,将大量本地消纳不了的菜籽油,茶籽油运往长三角和京畿销售了。前者虽然便宜,生产量极大,后者在食用油市场极受追捧,价格节节攀升,已经在高级油料销售市场站稳了脚跟。
除此之外,菜粕和茶粕也是很好的饲料原材料,直接喂牲畜肯定不行,这玩意有弱毒性,吃多了不好,可经过发酵,科学调配并控制用量后,就可以入豆粕一样,成为精饲料的组成之一,极大降低成本。
云梦等地的茶叶产出量也极高,但消耗能力却有限,每年有很多陈茶堆在仓库,然后白白腐烂变质丢掉。
有鉴于此,金尚在京城投资了一家茶饮料开发公司,以配方授权的方式,在云梦开了一家大型瓶装红茶绿厂,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