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章 见闻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丰厚的家底是一方面,“金手指”的加持也不可忽视。
    这年头,能拿出几百万让刚毕业的半大小子练手创业的,真不多。
    梅应年那么雄厚的资本,培养长子也是如此谨慎,轻易不敢让他拎太重的活。
    “你们年轻人玩的那些,我是搞不懂了。只不过,要谨记一点,飞得再高,要是不能落到实处,也是镜花水月,长久不了的。”
    “谢谢告诫!”
    “小金不错,懂得取舍之道。”
    李乐平也没太多好为人师的毛病,说了几句就不再深入,
    “上午不是太热,可以去附近转转,我去将萱萱叫起来,让她带着你去附近逛逛。本地没啥了不起的名胜古迹,就一个不知道复修了多少次的,传说中某代楚王的行宫,还有涢水湿地公园也挺凉快,博物馆今天应该开了。”
    说着的李乐平上楼,十几分钟后,在老爷爷的呵斥中,李萱穿着拖鞋,睡眼惺忪地下楼。
    “才九点多一点,今天可是星期六啊!”
    明明到家了,还不能舒舒服服睡个懒觉,女朋友的起床气不是一般的大。
    “怪我咯,快去洗漱,清醒清醒,趁着还有时间,去附近逛逛,我还没见过正儿八经的养殖场是啥样?”
    李萱家的养殖场,和姑妈家的牧场,做的是差不多的事,可却别还是相当大的。
    不久之后,金尚在李家的地库中,选了一辆不那么嚣张的小轿车,载着李萱在乡间水泥路上闲逛。
    李乐平所说的地方,也去看了一下,所谓的楚王宫,几乎就是个遗址,没啥可深入的;湿地公园也没进过太多开发,游人不多,冷冷清清,水面上吹来阵阵凉风,倒是有点惬意;至于本地博物馆,县级而已,能有多少藏品,可想而知。
    “开发旅游资源,任重而道远啊!”
    路上,金尚对李萱说道,
    “这里的好山好水其实不少,并不是没潜力,而是没名气,没投入……”
    实事求是地说,金尚觉得这里的自然风光,比京西那地方还要强一点,人工园林,到底比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差了一筹。
    可是,没钱开发,也是硬伤。
    连本省人都吸引不来,就更不用提外省知名度了。
    “毕竟是个比较穷的农业县。”
    李萱十分自然地回应道,
    “什么好山好水,那是大家都富裕之后,才考虑的事。这里已经算好的了,往西边走,越困难,鄂西咱们刚看过,那里除了开发旅游资源,也实在想不出有什么值得重视的领域了。”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至少,脚下这片土地,还有相对不错的农业基础,交通便利,外出打工也很顺畅。
    “你知道这些年,村民有钱了,第一件事是干什么?”
    “说说看?”
    “将村里的中小学重新修了一遍!大家都不傻,先把教育搞起来,子女有见识,才能保证后代基业长盛不衰。如若不是如此,我哪里能被京城师范大学录取?本县的高中,在全省也是排得上号的……”
    耕读传家,兴业兴学两不误,这两样稳了,再考虑其它。
    不得不说,乡民虽然朴素,不代表没有智慧。
    不过……
    “这里,还是不太有代表性,国内大部分地方,是比不上的,别说大学,能够保证几个孩子顺利读完初中就不错了。”
    这一点,金尚还是有点清醒认识的,不会将这里当做典型的乡下农村。
    临近中午,两人回家吃过午餐,又去李萱家里的养殖场看了看。
    和想象中的草原牧歌完全不一样,这就是个坐落在小山沟中的地方,鸡鸭都是关在笼子里的,牛羊被栓了起来,猪猡则喂养在四层小楼的格子间里。
    “就这?一旦爆发疫病,可不是一死一大片么?”
    “这是养殖场,不是牧场!”
    李萱理所当然地说道,
    “真要是放养,得多大的地方?整个县里的地全拿来用都不一定够。”
    “只能饲料搭配青储,养殖场就是这个样的啊!”
    正好,到了投喂时间,金尚看到一排奇怪的机器,在鸡鸭笼子前投食,养猪场则开始冲水,清洗格子间。
    顿时,一股难闻的味道蔓延开来。
    进来的时候,金尚和李萱在门岗还经过两三道消毒程序,配合里面穿着白大褂的养殖工人检查。
    在巨大的化粪池和堆肥厂,金尚还看到一个巨大的机器缓慢前行,往里面注入水分或者奇奇怪怪的液体。
    里面发酵的温度很高,增发的水汽云雾缭绕,将各种难闻的味道抛洒的在空中。
    “明白了吧?这东西,就不该放在离人类居住地近的地方,简直就是断子绝孙的生化武器。”
    带着过滤面具的金尚,都感到被熏得眼泪直流,真要是就这么毫无防备的靠近,被臭死恐怕不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