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九章 组局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要建造三国影视基地,没有大江大河,总觉得差了点什么。
    所以,最有可能的选择,就是在京城北方郊县,选个地方建造一个影视基地,南方靠近大江的地方,选址再建一个。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必强求违背现实条件,在北方重现江南水乡的美景。
    京城这地方,拍不了火烧赤壁,七擒孟获,南方也很难找到好地方重现千军万马,铁骑纵横的场景。
    “梅家二伯的意思是什么?”
    “有点兴趣。”
    “就这?”
    “已经不错了!就看对方如何衡量其中的利弊,愿不愿意出手了。当然,这一切还只是个初步计划,能不能成,不知道。”
    现在拿地搞什么旅游地产,长远来看,赚肯定是能赚的,就是资金回笼周期有点长。
    如果从一般居民住宅和商业地产入手,“滚雪球”速度要快一点,可以很快做大规模,影视基地沉淀的资金太多了,对讲究效率的资本来说,未必划算。
    但是,做生意,有时候并不能完全用赚不赚钱来考虑。
    投资足球俱乐部赚钱吗?
    用脚后跟想一想就知道了,那就是个赔钱买卖。
    可是,为什么还是有那么多有钱的大佬往里投钱?
    人傻钱多?
    真到了一定的层面,钱买得到的都不重要,花钱都买不到的才是好东西。
    一掷千金投资足球事业,和开发周期长,撬动的资金规模大,提供的就业岗位多,增加税收的旅游地产,有异曲同工之妙。
    真要是能借助建造影视基地,开发旅游地产的机会,顺势拿到几块京城的土地开发权,那就赚大了。
    首善之都,寸土寸金,那么多人争抢,给谁不是给?要是光看谁出的价高就归谁,那商场之事,就不会如此复杂了。
    围绕着有可能成型的影视基地,梅应年完全可以将其开发成产业集团在京城的支柱和名片之一,这可是可遇不可求的好事,要是错过了,还不知道有没有下一次。
    “你倒是敢想,人家只是让你提供一个粗略的计划,你把每一个涉及的产业都给安排得明明白白,是不是有点越俎代庖了……”
    “我就是吹个牛,成不成看他们,顺便介绍几个得力的合作方,有什么错?而且,这年头,有哪个大富豪会钱多了烧得慌,去京郊荒山野岭建什么影视城?京城土地抢不到,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西川,湖广有的是机会,干嘛在山窝窝里苦熬?”
    关键是,建了影视城,得有剧组租用,游客观光,周边别墅区,度假村有人买账才好,一般的地产公司,压根就没有影视圈的人脉和资源,这一行太过封闭,外行人贸然涉足,基本都是奥迪进来,奥利奥出去。
    而且,地产商们,其实也不喜欢影视圈这种“玄学氛围”太浓厚的行业,坑人坑得更加清新脱俗,但是好歹有评判标准的足球俱乐部,明显要更容易入手。
    行不行,上场比一比,输赢一目了然,不像影视剧,到底好不好,谁都说不清。
    “你说,我只是想要生造个IP,插个旗,为将来文娱引流做个准备,怎么突然就造了这么大一个局?”
    李萱没好气地瞪了金尚一眼,略有点不安地说道:
    “涉及到的人多了,利益相关方也多了,会不会牵扯咱们太多的精力?”
    “版权在我手里,别人要拍三国故事,咱管不着,可要是敢生搬硬套《三国演义》里面的桥段,那就法院见。”
    就好比有人拍王允潜结吕布,诛杀董卓的故事,没问题,可要是涉及到貂蝉和连环计方面的内容,那就不行了。
    与之同理,三英战吕布,温酒斩华雄,过五关斩六将,甘露寺刘备招亲,草船借箭,蒋干盗书,铁锁横江,借东风,走马荐诸葛等等,以前没有,小说《三国演义》里“首创”的经典,别人未经许可,不可使用。
    实事求是地说,将这些经典片段剥离,看干巴巴的《陈寿三国志》,有几个人看得进去?
    原原本本的历史故事,大部分都挺无趣的,而且阅读门槛很高,没一点文化基础,压根看不懂。
    未来文娱产业会有很大的发展,金尚是知道的,现在看起来是亏本买卖的影视基地,未来其实大有可为,只不过,想要深耕,还需要比较靠谱的合作方,没个业内熟人带着,压根玩不转。
    恰好,南家兄弟准备在这一行大干一场,只是苦于实力不足,还在积累人脉和资源中,如果梅应年这个大金主合作,应该能有一番作为。
    “生意……大多就是这么回事,资源互换,各取所需,有形的,无形的,有多大的价值,都要考虑清楚。”
    “这其中,咱们的实力,似乎最弱吧?”
    “这就是一个显而易见的误区了……”
    金尚伸手刮了刮李萱俏皮的小鼻子,让她脸上的忧虑之色减退,才笑呵呵地解释道,
    “我们是内容制造方,就像是开门迎客的面馆,不管店面装修得多么豪华敞亮,名气多么大,客人光顾,是为了吃面的,面好不好吃,比什么都重要。”
    “那……咱们是厨师?”
    “不,南家兄弟是厨师,咱们是提供食材,柴米油盐,各种配菜佐料的供应商。你去面馆吃面,有埋怨店铺环境不好,服务差劲,厨师油腻,汤面不好吃,有埋怨面粉不好,油盐不纯,佐料太水的么?”
    从一开始,今夕文化只是半只脚涉足文娱圈,提供必要的创意和IP罢了,暂时没想过走上前台,直面挑剔的影评人和摸不清口味的观众。
    现在的环境,对民营影视剧公司,并不是很友好,想要加大投入,将其作为内容输出的主要阵地之一,还需要过几年,看看市场容不容得下大制作文创产品,有没有版权运营的空间。
    这么大的国家,全国票房过千万的电影,就能排入当年前十,甚至前五的时代,能够靠商业片盈利的导演和影星就是炙手可热的香饽饽,立足未稳的今夕文化还不是入场的好时机。
    -----------------
    第二天上午十点钟,金尚看到了这一周的营收和支出简报。
    扣除网上售票部分,总体情况确实已经趋于稳定了。
    网吧营收增长乏力,打折和优惠的效果还在,但也不太明显了。
    报刊发行量小幅上涨,广告收入有显著增加,但开支随着青少年作文大赛和外语演讲评比宣传铺开,支出上涨了不少。
    报表最好看的还是《知音杂谈》的发行,在突破瓶颈后,本周再次上涨百分之五,利润增加百分之三十九。
    『看样子,未来很长一段时间,这一款被批评为格调不高的都市女性杂志,会是公司最主要,最稳定的现金流来源之一。』
    至于最大的开销,不用细看,金尚就知道是服务器和宽带费用,其支出比人工成本还要夸张。
    『基础运营服务商的高资费,真是拦路虎啊,好坏参半,虽然增加了公司成本,但也将一些想要浑水摸鱼的家伙捡漏的可能性排除了。』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