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二章 冷与热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饼子太小,哪怕自己一个人全吃了,也就那么回事,不值一提。
    得让社会各界对互联网行业的期望拔高,更多的政策和资本倾斜,众人合力,将饼造大,才能真正推动撬动更大的基本盘。
    至于会不会因为竞争而导致今夕文化运营成本大增,发展速度受限?
    这不是个问题!
    都不是傻子,拦是拦不住的,还不如掌握主动权,吸引更多的人来开荒。反正短期内没有盈利的可能,九成九的互联网创业公司,活不过三年,大浪淘沙,剩下的才是真金。
    其它行业暂且不论,轻资产运营的互联网企业,拥有“金手指”的穿越者,兼具先发优势,就这还干不过本地土著,还是早点转行,老老实实得了。
    『这么赚钱,增长速度这么快的行业,人傻钱多,速来啊!』
    方向不出错,保持规模优势,忽悠更多资本冲锋陷阵开路,这样其实更加符合今夕文化的长远规划。
    会议结束之后,金尚和几名赶过来攀谈的人寒暄了几句,叫上孙大器、杨琦和杨丘平,找了个不太显眼的小馆子,啤酒毛豆花生米,就着烤肉,一边吃一边聊。
    “孙老哥,那个问数据问题的,是哪里的大佛?”
    “计财司的,还蛮有名的,有可能调去银行或者财政吧……”
    “哪个银行?”
    “还能有第二个?”
    孙大器吐着酒气,伸手指了指天,
    “我在这里待了这么久,都没能说上几次话。今天倒是难得套近乎的机会……”
    相处了久了,金尚越发觉得,孙大器倒还真是个性情中人,做事还是相对沉稳的,可是,真熟识了,吹牛也是没把门的那种。
    在外奔波,做生意,能说是相当出众的才能,可不知道什么时候要闭嘴,就容易惹祸。
    好在现在的老孙事业才刚起步,还没有飘的资本,辛苦一两年的黄页生意,眼看就要易手了。
    “孙老哥,以后就在这干了?”
    “先待两年再说吧!以前就想着赚几个钱改善生活,和部里的人来往多了,觉得这一行大有可为。现在倒是觉得很庆幸,当初出国走马观花,看过老外的一些互联网理念,就以为抓住了致富密码,回来瞎捣鼓,没有血本无归,当真运气不错。”
    “福祸相依嘛!现在也不错,不管是继续在体制内打拼,还是再次下海,都可以。”
    金尚举杯和孙大器碰了一下,豪爽地喝了一大口。
    眼界不同了,格局也不一样,说实话,现在的孙大器,还真未必看得上黄页生意,即便它每年能带来几十上百万的收入。
    顺水推舟,套现离场,可能更符合他的心意。
    “自从认识了你们,我就感觉人生走上了不同的路,自己应该能活成另外的样子,老老实实当老师,靠翻译赚钱,其实也还好,但……似乎差了点什么。”
    “不甘平庸啊,孙老哥。见惯了京城的灯红酒绿,你还愿意回去当一个钱塘江边上的教书匠吗?”
    “二十年后,说不定愿意,现在嘛……”
    孙大器笑着摇摇头,
    “小金,三水网络那边,等实质性业务转移开始,就得麻烦你了……”
    “放心吧,贵公司的大才,只要愿意来,随时都可以。”
    “有你这句话,我就放心了。当初信誓旦旦带着他们北上闯荡,夸下了海口,要是连个吃饭的家伙都保不住,那就太丢人了。”
    孙大器的公司,最后的结局多半是沦为附庸,或者主业被掏空。
    三水网络的那些员工,不是所有人都会吃上公家饭的,而且,也不是所有人都愿意受那个束缚。
    如果不能尽快在京城找到工作,就只能回老家了。
    以今夕文化如今的实力,全盘接手都不难,但是,没有必要。
    说了一些琐事后,几人又谈起了关于电子邮箱的话题。
    技术方面的探讨都是次要的,关键是在信息安全,运营模式,适配国人使用习惯等方面,金尚和杨丘平,杨琦等人,似乎有些分歧。
    杨丘平的计划,是开发一款邮箱管理系统,为所有愿意开展电子邮箱服务的公司提供技术支持。
    金尚则想开发属于自己的电子邮箱,集成到今夕文化的一系列服务中。
    如果租用第三方的成熟产品,那就没什么意义了。
    电子邮箱不是核心业务,但重要性也不低,至少这个阶段,是互联网公司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之一。
    “杨博士,您的电子邮箱系统,现在开发到哪个地步了?”
    “基础框架已经完成了,剩下的,就是纯粹投入,用人力和物力完善了!”
    “有点麻烦啊!”
    金尚琢磨了一会,后遗憾地叹道,
    “不是我掌握欲望过于强烈,而是要和公司的整体运营计划相匹配。”
    电子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