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五章 得失之间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候,也轮不到咱们来插足啊!难道说,这要空手而归了吗?』
    从实际考察来看,当地大大小小的船舶配件公司和修船企业极多,渔人码头到处都是。
    也是,这里的渔业极其繁荣,渔船的保有量不少,维修也是相当大的市场。只不过,这种程度,难以整合不说,光靠本地发展,十年也难成气候,所以,才会接下北船机电抛下的橄榄枝。
    可惜的是,实际情况,和金尚预料的有些差距。
    『调整战略方向吧,将小型船艇和修船业务转移过来,大型船舶建造基地,还是留在胶澳,黄岛区的深水良港也不错,配套齐全,交通便利,而且深耕多年,办事也方便。』
    事业的重心南移是大势所趋,但也不能太操之过急。
    上赶着不是买卖,先期投入就要几个亿,别说现在,二十年后也不是个小数目,不能因为眼前一点蝇头小利就迷了双眼。
    『还是手里的牌太少啊,要是世界五百强大企业来投资,哪里会被丢到那些旮旯里面?』
    重视,但又不是特别重视,这就是当地的作为给金尚的实际感觉。
    明了当地的态度后,再看看洪仁全收集的竞争对手的信息,更是佐证了这一观点。
    『说白了,还是更加照顾本地人,好地方都是为当地人留的。』
    有了这个觉悟后,金尚心中的失望自然是难以消除,不过,也不全是坏事,关于小灵通的试点,以及今夕商城的入驻,还是比较顺利的,没有竞争对手,全世界都找不到同行搅局,自然就没什么波折。
    将减小投资规模,放缓重心南移的速度的决定通知洪仁全后,金尚也长舒了一口气。
    “金总做了决定,我明天就这么谈。这样一来,我也放心了。说实话,急匆匆南下布局,也未尝没有我即将退休,想要为厂里做最后一件事的心思。不过嘛,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将附加值高的工程船和小型船艇船艇的制造,以及修船业务挪到南边,是再好不过了,这边的人力成本明显更低。至于批量制造的大型船,北方也还凑合,毕竟当地的配套企业要更加齐全,采购物流的成本低廉……”
    各有优势,就看取舍了。
    主要还是看城市的发展是否符合期待。
    甬东发展速度更快,但上限有点低,可以作为桥头堡,不能倚为根基。胶澳倒是马马虎虎,未来有望突破为人口超千万的特大城市,潜力肯定是不缺的,作为旗下业务除了京城之外的北方副中心,勉强够了。
    “底子薄,别人稍微热情些,就有点沉不住气。既然别人不够诚心,咱们也不藏着掖着了,以厂子为由,尽量多圈地,实在不行,迁一两个发展前途有限的设备制造厂过来也无妨,修造船利润微薄,机电设备倒是挺赚钱的,保住甬东基本盘就够了,剩下的精力,以发展副业,拓宽公司其他业务在当地的存在感为主。”
    “好!”
    干练的洪仁全没怎么琢磨,立刻就同意了,估计他也是在几番磋商后,没有得到想要的成果后,已经意识到这个结局了。
    不满意,但勉强可以接受,就这样了。
    计议已定,上了年纪的洪仁全,自然不会和小年轻一样喜欢熬夜,回去准备睡觉,金尚则叫上其他人,去附近的酒吧坐一坐,谈天说地,小酌几杯。
    稍微有点醉意的梅文辉比较矜持,似乎很适应这样的生活,倒是平时比较腼腆的张云鹰,微醺的他还有点话多。
    “难得来南边走走看看,这海边的风景,到底和内陆的大湖有点不一样,就是太潮了一点,有点气闷。”
    “气候差异嘛,我去东北,也有些不习惯,皮肤不做防护,容易被风吹得开裂,鼻子喉咙干燥难受。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像华中地区又不一样,夏天闷热难耐,冬天非常湿冷,不管是南方人还是北方人,都觉得难受。”
    受全球气候影响,国内几乎是北半球同纬度区域最冷的地方了,气候多变复杂,东南西北差异极大。
    “我跟你说,阿尚,极端的寒冷,明显比极端的炎热要难熬,对日常生活的影响更大。尤其是老年人,北方苦寒的严冬,最好还是待在家里,相比之下,南方沿海地带,哪怕是高温天,体感温度也要低一点,好受一些。将来啊,这边的养老地产肯定不会差。”
    “应该吧!话说,你家里是搞农牧副食的,琢磨这些干什么,这是梅家表哥的业务范围吧?”
    被点名的梅文辉笑着摆摆手。
    “还没到那一步,先站稳脚跟再说,毕竟是‘客场,还处在刷存在感的阶段。”
    “也是,房地产起势还有几年,不着急。”
    北船机电南下发展不尽如人意,也证明了企业贸然进入一个陌生的地方发展,不仅困难,风险也大,实力不足的时候,贸然扩张,不太合适。
    几家亲戚和一众合作伙伴组成的商业团体,已经有点影响力了,可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