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有钱了就会忍不住买买买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别看每一篇花费不多,积少成多,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至于为什么会有收录的稿件会比实际所需要多,真正从事过这一行就会知道,这种事是避免不了的。
    杂志和报刊手里实际储备的稿件数量,比想象中的要多一点,其中一部分会陆陆续续刊载,一部分失去了时效性,或者有更好的,只能束之高阁。
    “要不,将公司所有的小说杂文集中起来,单独开一档通俗小说杂志?”
    金尚想了想之后说道。
    “这不行的,小金总,国内同类型的期刊,不知道有多少,新创的大杂烩小说杂志根本没啥竞争力,有实力的大作家,也看不上咱们。”
    不止是王燕不同意,就连赵荣珍,也不是很赞同再开一档小说杂志发行的事。
    金尚想了想之后,也只好打消了这个想法。
    没有成名作家坐镇的小说杂志,街边卖二手书的小摊贩都不收。哪怕印出来,也没人买,最后多半是论斤卖给废品收购站。
    “要不,我将门户网站上的小说专区单独设置一个子网站吧,就叫‘今夕文库&,技术上的事,我让刘燕青和尹飞扬搞定,版面和内容,由赵主编和王主编分别出任总编和副总编,有什么不明白,直接来问我。”
    “您的意思是,让我们两人联合起来,运作一个网站?”
    “对!”
    很早之前,金尚就准备这么干了,一直以来,两位主要创收业务的负责人,都是在老板的指挥棒下亦步亦趋。
    能够跟上金尚的脚步,将事情干好,已经很不错了,但是,实事求是地说,在今夕文化现有的组织架构之下,她们两人已经升到顶了。
    按部就班地做好分内之事,已经不成问题,时间久了,她们肯定会要求更多。
    这次例会,金尚本人都没有说起,两人就主动提及了内部改革以及业务整顿的事,说明她们也是有想法的。
    金尚不怕手下的员工有野心,反正现在公司是一言堂状态,真有内乱,也可一言而决。
    “一个纯文学性质的网站,技术难度不是很大,你们可以先准备内容,然后很快就可以上线了。我让门户网站给‘今夕文库&引流,能不能留住读者,就看你们的本事了。”
    “那……小金总对这个‘今夕文库&的定位是什么?”
    王燕有些疑惑,这个可有可无的文学小说网站,似乎并不是当前公司需要的业务,只是报刊杂志放不下的文稿的“流放地”,有必要单独拎出来,作为独立业务让两名主编负责么?
    这会不会是小金总对她们两人的试探或者考验?
    不怪王燕考虑太多,京城居,大不易!
    有个还算靠谱的工作,公司业绩蒸蒸日上,自己也是很重要的高级干部,待遇丰厚,业务对口。
    来京城几个月,工资加上奖金,到手薪水已经超过了男朋友。
    有了更好的基础,两人因为工作调动而推迟了许久的结婚计划,也开始重新规划了,这个时候要是有个三长两短,收入少了一大截,那可就要人老命了。
    “长远来看,这个文学小说网站,赚钱不会很多,但是重要性不言而喻,就好比吃烧烤时的味碟,没有各种调料,也能吃,味道还行,有了更好。”
    看小说消遣这个事,对绝大部分普通百姓来说,都不是什么“刚需”,只有在有钱有闲的时候,才会找几本感兴趣类型读一读。
    而且,小说网站的竞争对手,除了同行之外,影视动漫,综艺歌舞,体育健身,乃至于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社交短视频,都是大敌。
    不太直观,且需要一定文化基础才会感兴趣的小说,哪怕是读起来轻松愉快的漫改轻小说,在阅读越来越碎片化的时代,注定了不是主流。
    但是,小说网站做大之后的引流效果和消费流水,又十分可观,再加上IP开发的价值,也算是文化产业一个很重要的补充。
    不能指望它有独挑大梁或者力挽狂澜之能,作为锦上添花,摇旗呐喊的配角,还是很合格的。
    “重要,但不是主线的意思么?”
    王燕了然地点点头,小说网站并不是个“发配”失意者的边缘业务,就说明金尚并没有卸磨杀驴的意思,赵荣珍和王燕两位主编也没有“失宠”,只是正常的业务线拓展。
    既然如此,就没什么好担心的。
    不管是《京西都市报》还是《知音杂谈》,手里大量的文稿小说,淹没在门户网站那么多新闻资讯的汪洋大海里,一点都不起眼,可要是单独拎出来的话,将品牌与口碑做起来,以后说不定也是个不错的地方。
    对王燕和赵荣珍来说,职位很难再有提升了,掌握的业务越多,管理的人手越多,也就意味着在公司内部的权利和说话的分量越重,这也是实质上的事业进步。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