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742厂在苏江省吴锡市,它是共和国微电子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标志性企业。
    1978年的今天,它已经是龙国芯片生产的重要基地。
    它现在可以生产5微米制程的芯片,与世界先进制程差距并不大。毕竟,如今美国最先进的芯片制程也就3微米。
    不过,双方的生产效率却差了太多。
    比如现在的742厂每月只能生产几百片处理器芯片,可合格率仅有个位数!也就是良品率不到百分之一!
    可同时期的美日每月产量可达百万,良品率可达百分之八十到九十!
    这就导致了我们的生产成本太高、太高了!
    自己生产压根就不划算。
    哪怕我们能赶上老鹰国的先进制程,可成本太高,也会让企业望而却步。
    在七八十年代的时候,国内的半导体产业主要为军队、航天等部门提供芯片,所以可以不惜代价,产量和良品率要求也不高。
    但进入市场竞争时代之后,生产效率低下以及良率太低都大大拖累了国产芯片的销路。
    这也使得放开国门之后,我们的相关企业竞争乏力,逐渐在市场被边缘化了。
    还是那句话:你的技术或许不算差,但是,你的生产设备太差导致你效率低下成本高昂,这才是最致命的!
    王浩然如今要做的就是改善提升芯片生产线,大幅度提升芯片生产的效率!
    只要效率提上来了,那么,我们在芯片领域的短板也就差不多被弥补了。
    1978年的3月初的一天下午,王浩然从京城坐军方的飞机抵达了硕放机场。
    这个机场目前并没有对民用开放,起降的都是军机。
    下了飞机之后,一辆军绿色的212吉普已经在等着王浩然了。
    他坐车直奔742厂。
    一路上,王浩然观赏着路边的风景。
    可以这么说吧,现在的江南还没有21世纪的繁华,但自然风光还不错的样子。
    车子沿着运河前行,路边绿柳婆娑,野花俯拾皆是,微微的春风吹拂着,让王浩然的心情也越发的有点儿懒洋洋的愉悦。
    很快的,王浩然就被送到了742厂。
    这家重要的企业就紧挨着运河,厂子是老大哥援建的。
    整个企业的建筑群气势恢宏,,楼宇全都是西式古典样式。
    王浩然刚下车,就看见一个穿一身蓝色中山装的中年男子带着几个人大步走了过来。
    此人便是742厂的厂长张勇存。
    而跟在他身边的,也是这个厂的主要的技术骨干以及管理人员。
    高工吴极原来是西工大教研主任,刚刚加入742厂。
    总工刘中友是60年代机械专业毕业的,本来搞半导体是专业不对口的。
    但此人硬是靠着自己钻研半导体工艺,攻克了一道道的难关。
    比如,他负责的中功率开关晶体管和高频中功率晶体管还获得过国家大奖。
    张勇存一见到王浩然就紧紧地握住了王浩然的手摇了几摇,笑着说:“浩然同志,欢迎你来咱们厂指导工作啊!”
    王浩然赶忙说:“不,不!我是过来向你们学习的。”
    张勇存说:“你的大名可早就如雷贯耳了啊!”
    “我最佩服的是你搞的那个电路板生产线,太牛了!说真的,咱们也很需要那样的生产线!”
    王浩然微笑着说:“我今天过来,主要有两个事。”
    “第一个是向你们学习先进经验。第二个呢,想要看看能否改进提升一下集成电路的生产工艺。”
    寒暄了几句,张勇存就请王浩然到办公室坐下来先歇歇,稍后他会安排王浩然参观车间。
    其实,王浩然觉得自己一点都不累,他希望能够尽快安排自己参观车间。
    他想直观感受一下现在国内的芯片生产水平到底处于一个什么层次。
    但主人好客,他也只能是客随主便。
    于是,他就随着张勇存来到了办公室坐下。
    吴极和刘中友两个人作陪。
    大家聊着聊着,就说到了集成电路的技术层面上来了。
    吴极说,他目前正在研究从老鹰国购买的一款掩膜版的设计软件。
    之前的时候,做掩膜版都是靠手工,非常的难,而且很慢。
    现在,他们厂引进了一套设备,可以在个人计算机上设计掩膜版,然后再制造出来。
    不过,这套设备软硬件挺复杂的,如果没有老鹰国厂家的人帮忙调试,靠自己琢磨,很麻烦。
    “可即便我们自己搞很难,我们也不想请老鹰国的人过来帮忙调试,因为请他们的人过来,是要给钱的。一共要耗费6万美元的外汇。我们有点儿舍不得。”张勇存说。
    王浩然听了,心里一跳,觉得自己表现的时候到了。
    他就主动请缨说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