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九一章 南京,南京!

章节报错(免登陆)
正确、无广告内容,点击下载APP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卿卿性命。
    人欲巧策胜天穹,却怎奈天公弄阴晴?
    南宋时,《绍兴和议》,凭岳飞领将抗金,收复失地为先决条件,后才有之高宗赵构与秦桧主张和议。
    条约规内,南宋向金称了臣,划以淮河-大散关为界,南宋主动放弃北地领土。
    兼每年纳贡银二十五万两、绢二十五万匹,来换苟全,暂罢刀兵。
    二十年后,孝宗时,《隆兴和议》则在隆兴北伐失利之背景下,被迫重启议和。
    那次,南宋金改称了“皇帝”。
    岁贡减为银二十万两、绢二十万匹。
    苟延残喘,又进开禧朝,《嘉定和议》再签。
    南宋增岁币为银三十万两、绢三十万匹,另付犒军银三百万两。
    金宋之关系彻底改为“伯侄之国”,金为“伯”,宋为“侄”。
    若非后期北地蒙古强势崛起,金急转势北向,恐南宋亦早该亡去矣。
    经济代价、政治屈辱,从来换不得长治久安,蝇狗之姿,无非苟延残喘罢了。
    现如今,南觉不思以历为鉴,皆怀私利而忘公心,下场亦不会好看到哪儿去亦就是也。
    话来润五月初三那天,南京皇宫武英殿内,弘光帝忧愤郁结,口吐鲜血,观瞧情势,怕业已有了下世之光景。
    三小王爷逢巧赶至,亲兄弟二人不暇多言,朱慈?便草草陷进昏厥之中,于后,一连数日下不得床,气虚难言语。
    好在当日临既体弱不支前,曾金口玉言,应了内阁诸事。
    遂经安排,翌日,王之心亲遣锦衣卫西送诏令去往了九江萧军部。
    倪元璐乞降一节,则定就三天后,初六日,正冠携队出使,几条龙船,跨江北去。
    彼岸,详情原委略讲来,实际多铎主力呀,尽屠扬州以后,业于润五月初八,才看整兵马西南,来同右路军耿仲明部汇合。
    倪元璐一行被晒北岸两天,本意倪次辅还想,纵不能立竿见影,从速说动建人撤兵,但起码经此斡旋,为西线萧军争取时间,且据理力争,凭三寸舌,退敌营后撤三十里,还是有望办到的。
    可,怎料,其人万难猜出。
    空耗两日过去,待见了携军赶至敌魁多铎本人时,这清军的亲王,北兵之统帅,却竟毫不给他个南明老头子一点儿发挥空间。
    多铎年轻气盛啊,更兼拿了扬州来,后勤裕足得以充实。
    现下,南京就在眼前,兵锋正劲,到手的功劳,他又岂肯轻易罢手?
    于是,半分客气无可谈,上来帐下,一个照面功夫,倪次辅这南廷门面,两军间使,便就被他多铎一声令下,绑捆个结实,扔猪狗般,投去了随营牢帐之内。
    倪元璐,兼一同来使二十余人,尽皆就此被俘,只并为下令诛杀而已。
    初九,为蒙蔽南明驻江兵伍,以免夜长梦多,多铎分令诸将,决意一鼓作气,不给南明太多预备加防时间。
    当日入夜,建奴人,满汉左右两路先锋营共计五万余人,同时出击,分东西两向开始了大举抢渡长江。
    浩荡荡,北敌搅着江雾,强压南来。
    那阵仗骇人程度,宛似夜奔恶鬼团,瞧之无不令人胆寒,真真投鞭断流之势也。
    待到南京北长江南岸,滩前加驻之滁州兵发现人物踪迹,早就为时已晚矣。
    顿消,众炮齐发,火光刺破长夜。
    两军一经接触,便进白热局面。
    料知,那自滁州南撤而来的一万老弱残兵,定难彻底阻拦敌主力前锋营建奴军马。
    遂是日夜,南廷内阁诸员,及各部堂官,兼在京各级属官,纷作合议下,便开始仓皇着手弃城逃难。
    亥时初刻上(晚二十一点)。
    南岸前,滁州兵马加固阵线濒临崩溃,敌前锋营,左右两路,东西两面夹击。
    不得已,滁州兵马临时管带急令,着五千军士向南突围,仅剩不足三千,死守火炮阵地。
    亥时三刻,南突滁州兵先一步贯入南京城,合原城内守军五千,计不足万余,准备据城死守,以待援兵。
    可,将士报国,自有用命。
    奈何京中官僚惧死惜命哉?!
    乱糟糟,各自为政始,约就当夜子时刻上。
    内阁一干重臣,马士英、高弘图、李士淳、林增志、曾纪、林之万,兼各部属官京官,合计百余位,在首辅仇维祯催动领带下,竟大开宫门,裹挟弘光帝,王之心等一众内廷太监,晓以利害,由近卫军三千前后相护,月黑风
    高,赶顺南京南关出逃。
    元戎自许能推毂,文吏由来解死绥。
    后夜中,建先锋人马渡河尽半。
    滩前滞留滁州残兵炮阵,被清剿灭,不堪再抗。
    凌晨起,数万北军展开阵型,合围南京。
    直到此刻,被困城中守将兵官,才堪明析,竟是昨夜皇帝文臣,已然弃城落跑多时矣。
    恨不可支,亦心灰意冷,知此地不会再见援军也。
    此一消息一经传开,士气顿落靡靡。
    纵城高池后,兵固械足。
    但人心已丧,无可挽回。
    南京城,这前人经营数百年,二百年陪都,至此告完。
    守城兵勇在堪堪又抵两日过后,便也尽在内出哗变事下,倾覆归了建奴人之手。
    十二日上,北岸主力营盘囚牢中。
    倪元璐闻是南京失陷之消息,霎时顿感五内俱焚。
    此子一心求死,为保名节。
    当夜,便欲趁守备松弛之际,一条麻绳,吊死帐内。
    可,天不遂人愿呐。
    将死之刻,被看守发现,又是救了回来。
    倪自认国破家亡,屈辱不由身,百般不相配合。
    多铎得信,竟亦难晓是究竟存个什么心。
    还加派了看护,就是拒不让倪大人遂愿。
    不得已,倪元璐手脚绑缚,口塞麻草。
    唯剩绝食对抗一途罢矣。
    清兵前部渡江过,手忙脚乱南京落。
    自此黄粱一梦醒,半壁江山破。
    潇潇雨兮……………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
    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
    一旦归为臣房,沈腰潘鬓消磨。
    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
章节报错(免登陆)
正确、无广告内容,点击下载APP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