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1章 太子的反应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乾元帝还嘲讽了一下太子:“朕还以为,太子来见朕是为了让朕退位,没想到太子还有国事要与朕商议。朕没有什么看法,太子自己看着办就是了。”
    太子:“……”
    其实乾元帝说的也没错。
    扯远了。
    乾元帝没有看法,但太子得有。他太明白和谈这件事背后所代表的重大意义,他甚至想要亲自远赴雁回关参与和谈。
    他还没做好决定,镇国公就来了。
    太子点了点头,然后心里生出了一个想法:“舅舅可是有意去和谈?”他兴致勃勃地说道:“若是舅舅有意,倒是个好人选。”
    镇国公摇了摇头:“我不去,我哪有这个脸。当初我打了败仗,皇上疑心我通敌叛国,这虽说是无稽之谈,但我战败却是事实。这和谈我不去。”
    对自己要求高的人,背负的东西也多。对镇国公来说,打了败仗就是耻辱,他就没有脸再回雁回关,人家定勇侯都把雁回关守丢了,还照样活的没心没肺。
    反正镇国公自认,他是不配去和谈的。他打了败仗,人家陆晨阳夺回了雁回关,活捉了扎尔,他这个被扎尔打败的手下败将去主持和谈?他没有这么大的脸。
    太子殿下的私心是希望镇国公去的,镇国公在雁回军中的声望最盛,由他出面,也能收拢一下雁回军的军心。
    他现在可知道,如今雁回军的将士们对陆晨阳奉若神明,对他恭敬有加,俨然一副以陆晨阳马首是瞻的模样。
    太子殿下想要镇国公回去挽回一下雁回军那三心二意的心。
    既然镇国公不愿意,太子也不好勉强他。他的父亲形同虚设,身为舅舅的镇国公给了他对父亲所有的期待。
    太子便问道:“那舅舅的意思是……”
    镇国公道:“我不行,但是承潇可以。让他去和谈吧,”他望着太子,目光幽深带着些许的伤感:“燕家太多人死在了雁回关,如今它终于回归和平,就算不是燕家人带来的,也好歹让燕家人参与其中,就当是我厚着脸皮了。”
    太子殿下:“……”
    太子觉得有些头疼,他对燕行没有意见,可是让燕行去,跟让陆晨阳做主有什么区别?还指望他那个好兄弟反驳陆晨阳不成?那就是陆晨阳的一个应声虫,陆晨阳说什么是什么。
    他派燕行去干嘛?给陆晨阳喊对对对吗?
    可是看着镇国公期许的目光,太子又说不出反驳的话。
    太子想到自己书房里刚收到的燕行寄来的信,就磨了磨牙,什么好兄弟,全都是冤家,有这样的兄弟真是他的福气!
    太子轻叹了一口气:“好,就如舅舅所言。”
    镇国公眼睛一红,缓缓地点了点头。
    收回雁回关、与鞑靼和谈、平息雁回关的战乱,对镇国公来说,实在是太重要了。
    和谈一事刻不容缓,关于和谈地点,按照太子殿下的想法是要回京城来谈,让鞑靼派使臣过来,大家好好聊聊。
    如此一来,陆晨阳也得回来了。
    不知道为什么,太子觉得在京城是他的主场,他更有底气一点。
    陆晨阳则是属意雁回关,他觉得这个雁回关承受了太多年的战火,和谈条约在这里签订意义更重大。
    最后……当然是陆晨阳胜出啦。
    权臣说话就是有重量。
    于是燕行和和谈使团就要出发去雁回关。
    这次和谈使团,燕行为首,但陆晨阳作为尚书令,又是促成和谈之人,他当然也不能置身事外。除此之外,太子殿下还是派出了自己的太子太傅魏光、他的侍卫统领罗飞参与其中,至少这次和谈中怎么也要有太子的影子。
    使团出发之前,太子殿下还将魏光和罗飞叫到书房里叮嘱了一番。
    太子道:“不要与陆晨阳正面冲突,现在他的风头正盛,你们没有胜算。但也不能太过软弱,让他轻视朝廷。”他叹了一口气:“老师,我知道此事难为,但孤除了你们,也无别的可信任之人了。”
    魏光身为太子太傅是从小就教导他的,这些年将他当成自己的孙子一样。他都五十多了,还要长途跋涉,他也知道太子无人可用,也知他如今处境艰难,所以还是主动提出要走这一趟。
    魏光点了点头,对此事颇为有些不在意的模样:“殿下,和谈一事,以陆晨阳的强势,绝不会让旁人插手,我们就算到了雁回关,也影响不到和谈条件。”所以他们只是代表了太子充场面罢了,别叫太子脸上难看,其实发挥不到什么作用。
    太子知道他说的有道理,脸色有些难看:“老师所言不错,只是如今……”他苦笑了一声:“孤还有别的机会吗?”
    魏光又道:“殿下,现在陆晨阳正是如日中天的时候,现在民间只知陆大人而不知朝廷,这对殿下很不利。陆晨阳先是文治出头,后是在战场上名声大噪。殿下可看出来了?这权利是掌握在军功之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