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这一年里,陆晨阳做了许多准备,偷袭、反间计、什么招数都用上了,他们甚至是占据上风的。
可是,鞑靼占据着雁回关天险,哪怕是闭城不出,陆晨阳都没有办法。
当初扎尔能攻破雁回关,还是因为定远侯出了昏招,在鞑靼佯装败退之后,开城追击,结果中了对方的埋伏,被人家包了饺子。
算了,不想提这事了。
每次想到陆晨阳心脏都疼。
扎尔不是定远侯那个废物,他是不可能犯这种错误的。
久攻不下,让陆晨阳心中有些焦躁。但他只能努力的安抚自己,他是主将,他不能焦急。
说实话,这是陆家军成立以来第一次僵持这么久,他们早就习惯了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军中的将士也有些泄气,觉得是不是他们不够厉害,所以才久攻不下。
陆大人英明神武、用兵如神,那肯定不是他们大人的问题。不是将军的问题,那就是士兵的问题。
原来雁回军的士兵听到这话,不禁瞪大了眼睛。
“你说的这是什么虎狼之词?这是雁回关,雁回关!我承认,以前我们雁回军确实也是很厉害,但是能镇守这么多年不丢,那也是因为雁回关的天险啊。你以为这雁回关这么好破?那个扎尔,就因为攻破了雁回关,直接被封王了。鞑靼从来没有封异姓王的先例,他是鞑靼有史以来第一位。”雁回军的老兵说道:“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不过是一年而已,这是很正常的。不过我相信,陆大人一定能夺回雁回关的。”
另外一个士兵也跟着说道:“如果陆大人做不到,就没人能做到了。”
突然有人小声说:“那镇国公世子呢?”
也能吧?
此时此刻的帅帐里,季平、祖兴为、谭峰、董哲都在等陆晨阳,他去看望伤兵还未回来。
季平看向谭峰,忍不住说道:“不然就用用那个办法吧,不然这么僵持不下也不是办法。”
其实他们不是没有攻破雁回关的办法,但是陆晨阳觉得这法子太过激进,而且很有可能牺牲大量士兵的性命,所以一直不肯同意。
不过季平认为,如果再僵持下去,说不定会牺牲更多士兵,何不一步到位?
现在的情况,常规的作战情况已经没有办法攻下雁回关了,就需要一些别的法子才行。
谭峰淡淡地说道:“大人有自己的想法,你别管。”
季平一阵无语,差点忘了,这位一向只听大人的。可是他觉得,忠心没错,但是怎么也得有点自己的想法吧?
“大人就是太心善,所以才不肯用那个法子。咱们作为下属也有规劝之责啊。”季平忍不住说道:“再拖下去,只会牺牲更多。这都打了一年了,我们也牺牲了不少兄弟。大人总说不是时候,我知道他是为了等钱先生。可是钱先生都走了一年多了,这谁知道现在什么情况了,万一……”万一钱越已经死了怎么办?这话他没敢说出口。
一年了,大大小小的战斗都已经数不过来了,全军上下也是身心俱疲。更多的是看不到希望,他们不知道什这场战争什么时候能结束。
谭峰终于看了他一眼:“你觉得你想的这些大人想不到吗?你觉得你比大人更聪明吗?”
季平忍不住一噎,有些无言以对。
谭峰轻哼了一声,说道:“大人肯定有自己的打算,你别多嘴,听命就行了。”
祖兴为深以为然地点头。
季平看着一脸老实的祖兴为突然悟了,这个山匪就比较会做人,平时什么都不说,陆大人指哪打哪,让干什么干什么,难怪最近大人对他越来越信任。
他心中警醒了不少,觉得自己刚刚真的是犯了蠢。
陆晨阳从外面走进来,看到他们,笑着说了一句:“久等了。这刚过完年,鞑子来势汹汹的,光顾着打仗,都没有时间好好说说话。”
这几天都打了好几场了。
扎尔的想法也很简单,想凭借着雁回关然后再一次攻入大乾。不过陆晨阳死死地把守着,根本不给他半点机会。
这一年多一来的僵持,明面上是不相上下,但对扎尔来说已经是落入下风了。
一直消耗着大批的粮草,却无法再从汉人手中掠夺,这已经让国内的人不满了。尤其是那些守旧派的人,认为扎尔无能。
扎尔从底层突然一跃成为鞑靼唯一一位异姓王,看不惯他的人很多。
所以这段时间,扎尔也很着急,开始频繁的发起进攻。
谭峰说道:“听说是鞑子那边去年冬天下了大雪,多地受了灾,扎尔这边一直打不开局面,压力也很大。”
打仗是个费钱的事,扎尔打了这么久,一直消耗着国力,在鞑靼国内也有很多争议。
所以陆晨阳当初钱越定的要里应外合的策略是对的。
陆晨阳点头,雪灾的事他也听说了,因为大乾也受了灾。
陆晨阳的管辖的各地还好,大乾其他的地方可是民不聊生。
开春之后,越来越多的灾民涌入比较安稳的几个州,其实都是陆晨阳治下的几个州。
其中宁州的人数是最多的,因为那里最近。
高铭为此事忙得脚不沾地,跟朝廷申请了好几次赈灾粮食,但是被批的却不多。
后来还是陆晨阳亲自写了几封信,给几个大粮商,请他们出面帮忙。然后由沈家、赵家、陈家、还有崔家带头,其他的商户也紧随其后,筹集了一批粮食分发给各地的衙门,来用于安置灾民。
但是这事也让天下百姓知道了,朝廷不作为,哪怕是换了个太子也没用。李氏皇室的名声越来越差,此消彼长,陆晨阳如今在民间的名声可谓是如日中天。
陆晨阳并不觉得高兴,因为又有百姓受苦了。
其实陆晨阳觉得这事真的不怪太子,相反,他很理解太子。
这一年的时间,太子从未拖欠过给边关的粮草,按时按量的送。
就连董哲都说,他从小在雁回军中长大,这是头一次。
太子筹集这些粮草已经是疲于奔命了,乾元帝的私库再多,也禁不起这么花。
各地的灾民那么多,都是管太子殿下要粮的,总要各地都给一点。所以给宁州就的不多了,至少在这件事上,陆晨阳觉得太子是无能,但不能说他无心。
大乾好歹还有一个陆晨阳能来安稳局面,鞑靼可没有,所以鞑靼现在的情况很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