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调整航线,向信号源前进。不要加速,保持匀速航行。”
“为什么?”副官不解。
“因为我们不能吓到他们。”她轻声道,“有些灵魂,已经孤独太久了。”
与此同时,昆仑山的小屋里,苏婉忽然抬起头,望向窗外的星空。
“你也感觉到了?”林昭问。
她点头:“有人回来了……或者,有人正要出发。”
林昭走到窗边,推开木窗。寒风涌入,吹动心灯的火焰剧烈摇曳,却未熄灭。他仰头望着银河,仿佛看见无数光点在闪烁,像是在对话,又像是在歌唱。
“你说,宇宙中还有多少像我们一样的人?”他问。
“很多。”苏婉走到他身边,靠在他肩上,“每一个愿意说‘我在’的地方,就会有桥梁生长。哪怕隔着亿万光年,只要有人听见,就不算孤独。”
林昭握住她的手,低声说:“那我们就一直点着这盏灯。”
就在此时,地面传来轻微震动。
远处,昆仑祭坛方向,那棵能量古树的虚影再次浮现,枝叶舒展,铃花盛开。紧接着,全球三十六个静心营同时响起一阵清越的钟声??非人为敲响,而是大地自身发出的共鸣。
老妇人在灵都主控室中睁开眼,看着全息屏上跃动的数据,嘴角浮现出一丝笑意。
【全球共感网络稳定性:99.9%】
【异常情绪波动:归零】
【新增节点识别:+1(位置:南纬54°,东经172°??太平洋深处)】
“第八岛?”她喃喃,“竟然在这种时候觉醒……”
她没有下令调查,也没有通知林昭。只是轻轻敲了一下鼓。
咚。
一声鼓响,传遍世界。
而在南太平洋某处,一座从未标注在地图上的环礁之下,珊瑚礁缓慢裂开,露出一座石质神殿。殿中矗立七根石柱,每根柱上刻着不同文明的文字,最终汇聚成一句:
>“当你听见回声,请回答:我在。”
神殿中央,一尊石像缓缓睁开了眼睛。那面容,竟与林昭有七分相似。
同一时刻,林昭心头猛然一跳,仿佛被什么遥远的存在注视着。他回头看向屋内,发现那盏心灯的光芒忽然变强,投射在墙上的影子,竟分裂成两道??一道是他,另一道,则是一个披着斗篷的陌生人。
“有人在模仿你的频率。”苏婉皱眉,“但不是恶意……更像是……继承。”
林昭凝视着那道影子,忽然明白了什么。
“桥建好了。”他说,“但现在,它开始自己延伸了。”
苏婉握住他的手:“这意味着,我们不再是最特别的人。而是……第一批醒来的人。”
林昭笑了。他关上窗户,回到炉火旁,为苏婉添了一件毛毯。然后他取出一枚旧式录音笔??那是三年前西藏事件后他唯一保留的遗物。他按下播放键,里面传出一段沙哑的声音,是他自己的,却又带着某种不属于此世的回响:
>“如果有一天,你听到这段录音,请记住:我不是一个人完成这一切的。我背后站着千万个愿意相信‘连接’的人。而你,正在成为下一个我。”
录音结束,屋内陷入短暂寂静。
苏婉轻声问:“你什么时候录的?”
“我不知道。”林昭摇头,“但我记得,那天我做了个梦,梦见未来的某个我,穿越时间,把这句话交给了我。”
苏婉看着他,忽然笑了:“所以,真正的时间闭环,从来不是命运,而是选择。每一次有人选择说出‘我在’,时间就会拐一个弯,让光照进来。”
林昭点头。
他知道,这场战斗远未结束。回声计划虽被平息,但人类对“完美社会”的执念不会消亡;静默区虽已建立,但仍有国家试图利用共感技术操控民意;甚至那艘“我在号”,也可能在某一天面临道德抉择??是否该将共感网络扩展至外星文明?
但他不再恐惧。
因为他明白,真正的力量不在权限,不在能力,而在那些微小却坚定的选择:
一个母亲对孩子说“我在”;
一个陌生人扶起跌倒的老人时说“我在”;
一名科学家在销毁危险实验前说“我在”;
一位战士在放下武器时说“我在”。
这些声音汇聚起来,便是桥梁的地基。
几天后,林昭和苏婉离开了小屋,踏上新的旅程。他们没有宣布目的地,也没有携带任何装备。只有一盏心灯,挂在行囊外,随风轻晃。
沿途所经之处,村庄的孩子们会自发围拢过来,拉着他们的手,闭眼冥想。几分钟后,总有孩子睁开眼,笑着说:“我梦见了一个发光的人,他说谢谢我。”
消息传开,人们称他们为“引灯者”。
而在火星基地,陈雨晴收到了一封加密信件,来自联合国伦理委员会。内容只有一句话:
>“第七号回声者苏醒,记忆恢复中。其最后遗言为:‘告诉林昭,我终于哭了。’”
她看完,久久伫立在舷窗前。
远处,地球如一颗蓝宝石悬浮在黑暗中,静静旋转。
她举起右手,贴在玻璃上,轻声说:
“我在。”
同一秒,昆仑山顶,那棵能量古树的铃花齐齐震颤,洒下一地星光。
太平洋深处,石像嘴角微扬,低语如风:
“我也在。”
宇宙无言,却已回响连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