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盖子中间留出拳头大小的一个空洞后,把盖子和笼子合在一起,就组成了完整的鱼笼。
刘易伸拳头进去试了下,确认在握紧拳头的情况下收不回手,这才满意地将第一个鱼笼放在一边,开始做第二个。
接连做了五个鱼笼之后,刘易从河里捞出许多螺丝,用石头将它们碾了个稀碎,和黄泥混在一起,捏成小球,分别往里面撒了几个。
等鱼笼里都布上饵料之后,刘易把它们拖进水里,再用大块石头压住固定好位置,剩下的,就只需要等到饭点的时候,把它们在捞起来,检查收获即可。
鱼笼好就好在可以无人值守式的获取猎物,省心省事。
等忙完鱼笼的活计,太阳已经升到头顶,如果不抓紧一些,晚上又要挨凉风吹了。
于是刘易也不再钓鱼,顶着肚子里的饥饿开始编织洞穴墙壁用的材料。
讲道理,如果将小腿粗的树木裁成统一的形状,然后彼此连接成外墙,那么保温效果肯定是很好。
木材作为一种多空隙的材料,能够有效的保留屋内的温热空气。
但是建一栋漂亮的小木屋,需要砍伐几十根完整的树木,然后再进行精细的加工,这可不是一天能干好的。
刘易今晚就想有墙壁挡风。
于是他选择了另一套方案:用细木头编织成木网,再在木网上抹上黄泥,接着再叠一层木网,再抹上黄泥,形成一个木结构黄泥墙。
最后在墙上再覆盖上植物的枝叶后,就能将洞穴变成一个既隐蔽又保温的避身之所。
这个方案的要点在于作为填充物的黄泥,必须细腻并且干湿均匀,不能含有太多有机杂质,否则很容易因为密度不均最后垮掉。
刘易在靠近河滩的森林边缘,用矿工锄刨出一个深坑,将夹杂着树叶杂草的浮土扒到一旁后,抠出底层的黄土,又接来河水将它们拌在一起。
为了保证搅拌均匀,刘易甚至直接穿上全身甲,踩进土里用体重将黄泥踩匀。
整个过程循环几次之后,作为墙体填充材料的黄泥也准备妥当,下一步就是以木网为支撑开始砌墙。
花了一下午时间将土墙建好后,刘易躺在洞穴里,透过提前留好的小洞向外看去,观察着窗外静谧的风景,感受着内外隔绝的安全感,心里十分满意。
等到黄昏将至,刘易把河里的鱼笼捞起来检查一番,令他失望的是,五个鱼笼却只掏出七条小鱼。
虽然勉强能够饱腹,但是绝对存不下余粮。
看来鱼笼这个方案,不是很实用。
要不,去海边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