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差事来了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年不吃顿饺子?」
    徐鹏举先是颔首:「说的有道理。」
    片刻后他察觉到不对:「谁家年年死老头,谁家一百年才吃一顿饺子?你说反了吧。」
    林十三自己也乐了:「是说反了。」
    二人正说着话。徐鹏举的鱼漂也微微一歪。
    他眼疾手快,一扬杆,提起来大失所望。中鱼是中鱼了,可惜是条几钱沉的小麦穗。还没他小指头粗呢。
    老头又开始揶揄:「潶呦。国公老爷调的鱼不小啊!回家能沌一锅汤了。」
    徐鹏举道:「老子回家让厨子给这鱼裹上大粪炸着吃也不干你事。」
    人运如鱼运。运不会一直差下去。
    过了大约半个时辰,重金打下去的窝料发窝了。
    徐鹏举和林十三开始连杆,你一条我一条。都是半斤重的大板鲫。偶尔还能上条一斤的小鲤子。
    徐鹏举脸上绽放出孩童般的笑容:「噫!好!我又中了!」
    二人钓到晌午头。国公府的仆人前来送饭。
    仆人打开食盒,将几碟精致小菜放在一张小方桌上。
    徐鹏举吩咐仆人:「把酱肉拨一半儿,给旁边那个老棺材瓤子送去。再给他几张饼。」
    林十三给徐鹏举斟了酒。
    徐鹏举一饮而尽:「别说,你这窝料方子还真管用。以后咱们得常在一处钓鱼。」
    就在此时,孙越火急火燎跑了过来。
     孙越拱手道:「属下见过国公爷。」
    徐鹏举微微颔首。
    孙越又道:「林千户,你家里来亲戚了。」
    这是一句暗语。
    林十三心领神会:「啊?我二姑父这麽快就来了?国公爷,我家里来了亲戚,得失陪了。」
    徐鹏举道:「成。你有事你先走,横竖窝子已经发起来了。没你我也能钓满满一桶。」
    转头徐鹏举又吩咐仆人:「告诉厨房那几个蠢货。把做鲫鱼的调料都预备好。今晚阖府上下吃鲫鱼。」
    林十三扛着鱼竿,孙越帮他拎着鱼桶,回到了大长干街的新宅。
    林十三的这座新宅是一座宽敞的四合院。虽不及京城福寿街的宅子体面,但也比狗瘠薄胡同老宅要大上一倍。
    四合院的中央有个大水缸。林十三将鱼桶里的鲫鱼倒进水缸里养着。
    随后他进了堂屋。
    堂屋里坐着两个人。一个是北镇抚司的暗杀高手,百户薛阎王。
    薛阎王带着四个北司总旗队潜伏到了南京城,不以真实身份示人。
    老薛粗通医术,乾脆在新街口开了一家药铺,挂灯笼行医。专治妇科疑难杂症。
    另一个则是南镇抚司试百户,沈惟敬。
    沈惟敬是前些年陆炳派到杭州,协助胡宗宪抗倭的。前年王江泾之战,胡宗宪亲临前线督战。混战中竟与大队人马失散,落了单。
    是沈惟敬拼死将胡宗宪救出重围。
    他在杭州城内的掩护身份是杭州商会的布商目。
    小沈跟林十三是老相识。之前同船下过江南。
    林十三开门见山,问沈惟敬:「胡部堂那边遇到麻烦事了?」
    沈惟敬颔首:「浙江都司衙门里出了内奸。内奸把戚将军麾下浙兵的兵员详册丶火器配置丶鸳鸯阵法全部记录了下来。交给了一个倭寇暗桩。」
    「内奸败露被捉时,那暗桩已离开了杭州。」
    「据内奸供述,倭寇的情报网十分隐秘。传送情报的线路,并不是向东直奔沿海。」
    「而是送到南京。他们在此有一个情报转递窝子。江南各处军情都是先汇集到南京的窝子里。再由南京经盐城传递给海上的倭寇。」
    林十三皱眉:「倭寇的情报转递窝子在南京城里?」
    沈惟敬颔首:「我是骑着驿站加急快马到的南京。掐算时日,身怀浙兵情报的暗桩应尚未到达南京。」
    「得林千户出手,捣毁那情报转递窝子。再张网待捕,将暗桩捉住。」
    「若浙兵情报被倭寇得到,后果不堪设想。」
    林十三问:「可有线索?」
    沈惟敬道:「内奸供认,那情报转递窝子就在秦淮河上。其馀他也不知。」
    林十三道:「秦淮河上?秦淮河上花船多。倭寇暗桩莫不是以花船为掩护,转移情报?」
    一旁的孙越一拍脑瓜:「我明白啦!」
    林十三问:「你明白什麽了?」
    孙越笑道:「师父。这秦淮河我没白逛!我听一个当红的姐儿说过,秦淮河上的红姑娘常被买外牌。」
    「所谓买外牌,是外地豪客富商花大价钱,将她们请到江南各地。陪吃丶陪喝丶陪淫诗做对。」
    「这样一来,红姑娘有合理的理由离开南京,到沿海各地去,给倭寇送情报。」
    林十三赞许的说:「别说,你这秦淮河的确没白逛。」
    「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